遵義醫學院第五附屬(珠海)醫院(519100)周悅歡
分娩疼痛是指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子宮收縮而產生的疼痛感,其可貫穿整個分娩過程,影響分娩的進行,部分產婦由于疼痛而被迫選擇剖宮產,導致住院時間延長,產后恢復緩慢。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加強產婦的鎮痛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1月將分娩鎮痛儀應用到產婦分娩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214例在我院分娩的孕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22~33歲,平均(26.84±1.06)歲,孕周37~41周,平均(39.35±0.27)周;初產婦129例,經產婦85例;所有孕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妊娠,盆腔結構正常,符合陰道分娩的指征,無妊娠并發癥、流產史或精神類疾病。將上述21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107例,兩組年齡、孕周等情況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出現規律宮縮時送入產房,且在進入第一產程活躍期,子宮口擴張≥3cm,WHO疼痛分級標準評分為中-重度時,開始進行疼痛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分娩鎮痛護理,主要包括指導產婦控制呼吸、體位指導、心理護理、疼痛教育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分娩鎮痛儀。具體操作如下:選用凡樂生PO-9632多動能電療綜合治療儀,①告知產婦分娩鎮痛儀的作用、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項;②在產婦出現規律宮縮時開始使用儀器,安裝電池,關閉強度控制鈕,連接各導線;③清潔治療位置(即T8~S5范圍內),將傳導貼片分別貼于患者背部T10~L1、S1~S4處(即肚臍假想線上下4cm);④開啟電源,選擇“TENS-C”模式,設置治療時間參數為“8--”,確認無誤后開始治療;⑤調節電流:逐級增加電流,詢問產婦是否有不適感,直到產婦舒適、可耐受為止;⑥在第一產程結束時,停止使用儀器,取下貼片,并協助患者擺放舒適體位。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經陰道分娩、剖宮產),并記錄兩組產婦第一、第二產程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經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經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研究組經陰道分娩89例(83.18%),剖宮產18例(16.82%);對照組經陰道分娩67例(62.62%),剖宮產40例(37.38%)。兩組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比較 研究組第一產程時間為(5.13±0.48)h、第二產程時間為(42.64±1.52)min,均明顯短于對照組(7.95±0.73)h、(60.05±5.46)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分娩鎮痛儀是一種可刺激機體自身釋放阿片肽物質實現分娩鎮痛的新儀器,具有起效迅速、持續鎮痛等優點,已逐漸應用于臨床分娩中。它通過刺激性作用來阻斷產道以及子宮的中樞神經疼痛信息傳導,進而將產婦在分娩中的劇烈疼痛感降至其可忍受的范圍內,達到明顯的分娩鎮痛效果[1]。相關研究報道[2],應用分娩鎮痛儀不僅能夠有效減輕產婦分娩疼痛,緩解產婦的心理壓力,使其保持較好的生產體力,還可以避免大量使用鎮痛藥物,從而減少對產婦運動神經的影響,避免了分娩中相關肌群的抑制,有效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研究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陰道分娩率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了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用分娩鎮痛儀能夠有效縮短第一、第二產程時間,降低剖宮產率,提高產婦分娩質量,可在產科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