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眾所周知,魔都絕大多數的路名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地名,比如東北角的路名,就透著東北氣息:齊齊哈爾路、大連路、沈陽路……但是魔都還有些路名,乍聽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外咸瓜弄”“居家橋”“九畝地”“大柏樹”……你知道它們都是什么來歷嗎?最近,微信公眾號“東方明珠移動電視”對這些奇怪的路名進行了追根溯源,一起來看看吧!
“里/外咸瓜街”、
地點
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平行相伴,南端至復興東路,北端至東門路。現在外咸瓜街還在,里咸瓜街則已完全消失。
來歷
看到這個名字肯定會問:“咸瓜是什么東西?”難道是賣醬瓜的?哈哈,其實它是“咸魚”的意思。這里曾是上海海貨集貿市場,而且多為寧波人,寧波話“咸魚”為“咸瓜”,久而久之,這條路就叫“咸瓜街”了。
“居家橋”
地點
在浦東新區西部,黃浦江南岸。
來歷
本來這個地方名叫“介壽橋”,入夜后附近的墳地總是磷火(舊稱鬼火)熒熒,于是就被稱為“鬼家橋”。形成村落后,再叫“鬼家橋”實在不妥,上海話“鬼”和“居”諧音,于是就成了居家橋。
“九畝地”
地點
位于上海老城廂,在露香園路、大境路交會處附近一帶,至今上海老城廂的居民依然把這塊區域稱為九畝地。
來歷
原為大族顧家的露香園的一部分。露香園荒廢后,園內的青蓮座改為青蓮庵。清嘉慶年間,青蓮庵左前辟為小演武場,占地約九畝,俗稱九畝地。原來不是種菜的,是練兵習武的。著名的大世界游樂場最初就誕生在九畝地。紡織始祖黃道婆也在此出道。
“香花橋”
地點
在長寧區的東南部,泛指分別與新華路和法華鎮路相連的香花橋路兩側一帶。這個地名是當初因“李涇”上的香花橋而得名。
來歷
據歷史記載,當年這里遍植牡丹,有數十個品種,竟有“小洛陽”之稱。附近還建有一個以種植牡丹著稱的草堂,也叫做“香花草堂”,原址就在今天的法華鎮路521號附近。北宋由惠禪和尚修建了法華寺,人們把進寺廟的票據稱為“香花券”,估計也和寺廟門前有“香花橋”有關。
“提籃橋”
地點
位于虹口區東南部。
來歷
說到提籃橋,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估計就是這座“遠東第一監獄”提籃橋監獄。但是關于提籃橋這個地名,你了解嗎?歷來說法眾多,有的說常有香客提著盛放香燭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拜佛而得名。也有個說法是瞿藍兩姓共建了一座橋,本來叫瞿藍橋,結果“拷貝走樣”成了提籃橋。
“大柏樹”
地點
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跨虹口、楊浦二區境界,是現在逸a仙路、汶水東路、中山北一路、曲陽路、邯鄲路交會處四周的區片地名。
來歷
原來這個地方沒有地名,當年日本人占領上海以后,這一帶駐扎了大量日軍,還修建了江灣機場。日軍給這個地方起了個名字叫“大八寺”(也叫大八字)。20世紀80年代,上海曾就這個地名有損民族尊嚴的問題引發爭議,最后改成了諧音“大柏樹”,和真正的柏樹一點關系也沒有。
“土山灣”
地點
在徐匯區中部,泛指漕溪北路與蒲匯塘路交會處周圍一帶。
來歷
土山灣曾經是上海的一個重要地標,因林則徐疏浚肇嘉浜、蒲匯塘,堆泥灣處而得名。這里還是中國西洋畫的發源地,造就了一代畫界宗師徐悲鴻。2010年6月,土山灣博物館建成并對外開放,鎮館之寶為孤兒院杰作——黃楊木雕牌樓。
“古羊路”
地點
長寧、閔行二區的界路之一,東起自宋園路,西止于虹許路(中環路段),中間經過張虹路、姚虹路、伊犁南路、古北路等馬路,全長約2400米左右。
來歷
最初聽到“古羊”兩個字,還以為這邊出土過什么文物,但事實并非如此。現在長寧區這一塊,凡新辟的馬路,一般都以貴州省的地名作為路名。現在估計貴州縣級以上的地名已經用完了,開始用鎮級的了,而古羊就是貴州長順縣的一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