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巍
摘 要:音樂學院的復合型培養模式,不僅對音樂學院學生的教育和長遠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從教育源頭上影響了音樂學院學生的就業模態。在復合型培養模式下,音樂學院學生的就業具有了崗位范圍更廣、適應能力更強、就業前景更廣闊的新特點。復合型培養模式的教育特征是形成這一就業新模態的直接原因,而要延續和發展這一就業新模態,需要從音樂學院復合型培養模式的革新入手,對其進行根源上的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音樂學院;復合型;培養模式;就業;新模態
音樂學院所推行的復合型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單一型培養模式的桎梏,將學生放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陣地上;并且,通過復合型培養模式下的教育培養,其致力于將學生打造成更加適應現代社會、更加適應目前紛繁復雜的就業形勢的綜合性音樂人才。區別于以往的音樂本位的教育方式,復合型培養模式中的多方向、寬口徑、泛領域的教育特點,使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形成了與之相關的新模態。
1 音樂學院復合型培養模式下形成的就業新模態
在復合型培養模式下,音樂學院學生在近幾年的就業上形成了新的模態,主要包括崗位范圍更廣、適應能力更強、就業前景更廣闊等幾個特征。相較于傳統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就業情況,這三項特征從總體上說是進步的、更具發展空間的。下面筆者就詳細闡述這三種新模態及其特征和意義。
在復合型培養模式下,音樂學院畢業生的崗位范圍更廣了。音樂學院所培養出的學生不僅僅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素養,并且在復合型教育背景下,其所積累的其他素質、所培養的其他方面的興趣點,都成為其擇業、就業的重要考察因素。總而言之,復合型培養模式下的音樂學院學生在崗位的選擇上具有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所選范圍變寬、所能勝任的崗位變多,并且隨著復合型培養模式的不斷完善,這種特征會愈發明顯。
除此之外,學生的適應能力更強了,這要從兩方面來分析。首先,目前市場上與音樂相關的崗位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單純的音樂素養并不足以滿足一個崗位的人才需求。因此,復合型培養模式下的音樂學生在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時,也同樣有了更強的適應能力。其次,對其他崗位來說,一些與音樂相關性較低的崗位更加需要此種培養模式下的人才。在復合型培養模式下,學生有更多的渠道去獲得更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識,因此更具備其他崗位的適應能力。
相較而言,復合型培養模式下的音樂學院學生也具有更加廣闊的就業前景。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復合型人才,復合型培養模式下的音樂學院學生恰好滿足此種社會需求,從生源上就具有了較高的就業競爭力。培養模式的革新會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使學生的就業前景更加廣闊。具體表現為:學生的就業率提升、學生日后的發展前景更加良好。
2 復合型培養模式影響音樂學院就業模態的原因
上文提到復合型培養模式令音樂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形成了新模態,總體來說,這種培養模式所形成的新模態是趨向利好的,更加穩定、優質的就業模態。如果回過頭來對形成這一模態的背后動因進行思考,那么我們就不得不重新認識一下復合型培養模式所帶來的音樂學院教育方面的革新與改變。正是這些深層次的教育層面上的原因,促使音樂學院學生的就業形成了新的模態;而分析這些原因的過程,便是我們挖掘這種復合型教育模式亮點與潛能的過程。
首先,復合型培養模式所具有的開放性是形成這種就業模態的必要保證。區別于以往音樂學院的教育培養模式,復合型培養模式不再只關注于音樂學院學生在音樂層面的專業造詣,而是將教育領域變得開放、教育口徑變寬、教育理念變得更加靈活、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化。復合型教育模式旨在培養以音樂為中心,具有一定綜合能力與較高學習能力、較強適應能力的新型復合型人才。這種教育理念所具有的開放性,使復合型培養模式具有得天獨厚的理論優勢,而形成這種較為成功的就業新模態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此。
其次,復合型的課程設置與教學設計師形成就業新模態的基礎。一種教育落到實處來說,便是每一堂課程的前期、中期、后期的教學,與每一種教學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它們共同構建了整個教育模式的骨骼和框架,對教育模式產生著基礎性的影響。音樂學院的復合型教育模式,在課程設置中體現出以音樂知識培養為核心、以音樂素養與人文素養的養成為基礎、以其他知識層面的涉獵為外圍的體系,從而保證了復合型課程設置的層次和質量。在授課過程中,更多地出現了開放性課堂、學生本位課堂等全新的授課方式和授課理念,其同時也更有效地支持了這一課程體系。
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了這種就業新模態的出現。復合型培養模式并非簡單作用的結果,而是多種教育元素相結合的產物,它們共同為這種就業模態的生成提供了基礎和土壤。
3 未來就業新模態的發展動態及發展方式
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教育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努力。因此,復合型培養模式在音樂學院中的應用顯然還處于一個發展和上升的階段,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其所形成的就業新模態也仍然處于一個發展變化的時期。這就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研究其發展方式與未來的發展動態。
首先,要繼續堅持開放性的理念,繼續保留目前的豐碩成果。復合型的教育模式是需要始終堅持和不斷完善的,作為其核心的教育理念自然應得到堅持和發展。在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將復合型的發展方式繼續發展下去,才能穩定目前形成的就業新模態,才能更好地維護和發展這一新模態。
其次,要認清形勢,緊跟時代步伐,應對各種挑戰。教育改革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復合型培養模式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和教育思路,同樣需要認清形勢、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種就業新模態就會隨之產生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應對新問題,若不做改動,故步自封,就會前功盡棄。對此,音樂學院需要積極應對各方面挑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這一良好的就業新模態得到鞏固和發展,使音樂學院復合型培養模式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4 結語
音樂學院的復合型培養模式,不僅對音樂學院學生的教育和長遠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從教育源頭上影響了音樂學院學生的就業模態。在復合型培養模式下,音樂學院學生的就業具有了崗位范圍更廣、適應能力更強、就業前景更廣闊的新特點。復合型培養模式的教育特征是形成這一新模態的直接原因,要延續和發展這一就業新模態,需要從音樂學院復合型培養模式的革新入手,進行根源上的發展和完善。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不僅對復合型音樂教育有著一定的影響和意義,并且為高校解決就業問題提供了一種從根源上入手解決的辦法。即從教育層面進行重新思考、定位與引導,從而更好地將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國內人才輸送出去,體現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胡建華.中國大學課程體系改革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