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
摘 要:播音主持人是新聞信息發現和分類整理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作為媒體的重要環節,具有連接受眾與媒體的職能。近些年,信息傳播模式出現重大變革,其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讓播音主持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怎樣在新媒體環境下為播音主持行業培養更多人才,以符合時代進步的要求,是播音主持界與教育界應該重視的研究課題。因此,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面臨的挑戰和出路,具有現實與理論的雙重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播音主持;出路
0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逐漸被新媒體替代,播音主持人不得不順應時代潮流,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網絡節目具有視角獨特、內容新穎、語言辛辣、創新力強等特點,博得許多人的喜愛。所以,要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增強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聽、收視率,就必須培養出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較高的播音主持人才。
1 新媒體環境下培養播音主持人的要求
新媒體的發展改變了信息傳播與社會生活的方式。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現,社會公眾參與輿論傳播的積極性提高,人們也更理性地去看待傳播內容與傳播者。
第一,播音主持人從信息內容的轉述者向生產者轉變。一些播音主持人除是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者外,還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參與者。他們原本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所以其微博、微信的關注度通常較高。播音主持人的工作與微博、微信等平臺聯系起來,對傳統媒體發布與傳播信息有一定的影響。新媒體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與播音主持可見度,也對播音主持人的整體素質與專業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新媒體環境下,不同媒體逐步融合。智能手機、電腦等新媒體的誕生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面對覆蓋面廣、互動性強、傳播快速的新媒體,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必須改變傳播方式。很多電視節目主動尋求與網絡的合作,既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二次傳播,也將微博、微信等網絡互動技術引入節目,提高觀眾的參與度。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既要較強的業務能力,又要了解新媒體平臺,擁有全媒體觀念,了解新媒體的傳播技術與相關知識。
2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培養面臨的困惑
目前,我國有300余所高校開辦播音主持專業,招生人數不斷增加。但部分高校培養的人才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2.1 培養目標較小,缺乏完善的課程設置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高校以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為基礎設置教學目標,培養適合在電視、廣播傳媒企業從事新聞傳播、播音主持等工作的人才,其培養目標較小,不利于提升播音主持工作者的應變能力與適應能力。另外,各高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課程設置重視訓練學生語言表達、播音發聲、普通話語音等方面,但忽視提升學生的新聞素養??傊?,與快速發展的新媒體相比較,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呈現出雷同、狹窄與陳舊等特點。
2.2 沒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教學
播音主持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可否獲得實踐機會,對人才培養有重要影響?,F階段,部分高校為獲得更多經濟利益而設置播音主持專業,但因為教師資源、教學經費等問題,出現缺乏實踐教學的現象。部分高校硬件設施較少,導致學生缺少在鏡頭前、話筒前播音主持的機會;部分高校盡管建立了實驗室,但硬件、軟件設施和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實際工作有明顯差距;部分實踐教學沒有進行全面規劃,體現出較強的隨意性;部分高校只在校內進行實踐教學,沒有和媒體相對接??偠灾?,大部分播音主持專業難以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對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有很大影響。
3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培養的新出路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要分析播音主持怎樣借助此環境建立專業實踐體系,全面增強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培養出滿足新媒體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3.1 增強學生新聞意識與新聞敏感度
現階段,播音主持教學忽視了學生新聞素養的培養,要對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進行調整,有效增強學生的新聞意識與新聞敏感度。首先,培養學生新聞意識與新聞敏感度一定要以學習理論知識為前提,所以高校要拓展、健全新聞傳播方面的課程體系,讓該專業的學生明確定位自己的學業與今后工作的內容。其次,要鼓勵與引導學生參與學校網站、校電視臺、校廣播站、校報等校內媒體的采訪、編輯與播報工作,要重視提升學生采編播等技能,要增強學生的新聞意識、分辨社會問題和傳播信息內容的能力。最后,在教學中要重視擴寬學生思維,重視提升傳播主體應該擁有的受眾意識、導向意識、創新意識與角色意識,讓其從不同層面與視角提升新聞價值。
3.2 完善課堂教學,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為滿足新媒體的發展要求,為傳媒業培養更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高校要在教學中完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地位。在使用示范演示法的過程中,可以同時選擇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研究,有效調動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自主性。在使用項目教學法時,為學生提供節目選題或名稱,讓學生制定節目類型和報導角度,從前期的節目設計、采訪、編寫,到后期的制作、完善與主持,都由小組自行完成,此過程中教師扮演顧問角色。通過制作節目,充分提升學生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節目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3.3 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的實踐教學
在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實踐教學是特別重要的,所以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建立多元、開放、完善的實踐體系。新媒體技術的進步,讓參與播音主持學習的學生擁有更真實、快捷、方便的實踐平臺。如學生能借助自媒體將自己的學習與實踐成果上傳到網絡平臺,建立網絡電臺、網絡廣播、網絡頻道等,此類實踐操作程序簡單又形式多樣,學生能夠與其他人在網絡上實現互動,并得到及時的信息反饋。
4 結語
在新媒體環境下,提升播音主持人才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是特別迫切和重要的。在培養優秀播音主持人的過程中,要關注目前遇到的問題與困惑,了解自身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增強學生新聞意識與新聞敏感度、完善課堂教學并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的實踐教學等策略,逐步研究與發展,才能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提升學生的能力,使之成為滿足新時代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關楊.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思路研究[J].新聞傳播,2011(09):43+46.
[2] 李玥.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創新培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204.
[3] 劉寧.新媒體語境下播音發聲學教學理念的重構[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6(05):76-79.
[4] 王鋼.新形勢下播音主持專業的特征與發展[J].藝術科技,2014(0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