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薇
摘 要:現代主義藝術思潮與中國當代舞蹈的碰撞,為中國當代舞蹈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當代舞蹈藝術創作者在接受現代主義藝術思想的同時,要保持本民族特色,既不能夠排斥,也不能夠照抄照搬,要將現代主義藝術思潮與本民族文化有機融合,走出一條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創作之路。
關鍵詞:現代主義藝術思潮;中國當代舞蹈;碰撞;融合
現代主義藝術思潮,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對于我國的文化藝術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當代舞蹈在與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的碰撞與融合中也要學會批判的吸收,雖然在創作手法上現代主義藝術思潮是進步的、先進的,但如果對其核心思想把握不好,也很難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本文針對現代主義藝術思潮對中國當代舞蹈的影響,簡要探討了現代主義藝術思潮與中國當代舞蹈的碰撞與融合。
1 現代主義思潮的形成與發展
現代主義思潮與傳統文化截然不同,現代主義思潮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具有很強的進步性和創新性。現代主義思潮興起于19世紀晚期,到了20世紀,現代主義思潮已經遍及全世界。現代主義代表了一個時代,是時代精神文明的體現,現代主義的思想根源在于19世紀末西方現代哲學的形成與演化。西方現代哲學不僅對藝術家的世界觀、人生觀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藝術家的創作也影響深遠。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意識形態、思想觀念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認識水平迅速提高,開始重建新價值觀、新概念,而現代主義作為一股強大的思潮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現代主義藝術家們在西方現代哲學的影響下出現了諸多的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流派、象征主義流派、表現主義流派等,這些現代主義藝術流派、藝術思潮最大的特點就是反傳統。對于現代主義藝術家來說,他們強調從人的內心世界出發,強調主體的作用、自由的表現,當然,現代主義雖然比較重視主觀,但他們也不排斥模仿。現代主義藝術家對于生活的情感喜歡通過暗示的手法來引發人們思考,他們習慣于在藝術創作上對客觀現實進行再創造,在藝術描述中無限夸大以“我”為中心,通過變形、夸張來突出自由,通過對客觀外部形態的夸張引發人們的思考。
2 現代主義藝術思潮對舞蹈家創作思想的影響
隨著現代主義思潮的形成與發展,在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舞蹈藝術也在不斷創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依莎多拉·鄧肯作為現代舞之母,在現代舞創作中融入了自己對現代主義的理解和認識,使現代舞擺脫了傳統舞蹈思想的束縛,變為一門新興舞蹈藝術,影響著舞蹈藝術的發展。l9世紀末,中世紀以來的思想觀念被徹底打破,人們急切地想要解放身體、重塑自由,打破傳統觀念對人性及人身體的束縛,在工業革命的喧囂聲中,人們心靈深處急切呼喚自由、民主,藝術家們開始回歸自然,積極探索回歸古代文化、回歸田園,而這些都需要革命來完成,用感性的真實和人性的力量去尋找最質樸的“根”。在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產生之前,許多西方舞蹈家設計舞蹈動作時只能按照芭蕾的程式,自己的創造力和天性很難得到有效的彰顯,而現代舞的出現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得到了徹底改變。比如鄧肯倡導的“現代舞”擺脫了芭蕾的束縛,鄧肯認為研究人體的運動是學習舞蹈的根本法則,身體的體操動作要與人的心靈相一致,如果肉體和心靈不能夠統一,殘酷的肌肉訓練就會讓人產生一種痛苦的感覺。所以,創作現代舞要做到以人為本,身體的動作和心靈要合二為一,鄧肯的舞蹈變革使得舞蹈創作重新樹立了人文主義的新舞蹈觀念,在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的影響下,舞蹈藝術不再是沒有自我張力的藝術,舞蹈藝術不僅可以彰顯人類個性,還可以表達人類思想,舞蹈藝術真正變為有著深刻內容的高尚藝術,而不僅僅是一種供人娛樂或欣賞的藝術。可以說,現代主義藝術思潮影響著文化藝術的創作。
3 現代主義藝術思潮與中國當代舞蹈的碰撞與融合
現代舞的發展狀態與水平,不僅標志著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文化藝術的開放程度,還標志著該國家、民族和地區接納、吸收與融合世界文化的水平。我國著名舞蹈家吳曉邦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經將現代舞的發展理念率先引入并身體力行。隨著社會、時代的變遷以及歷史、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現代舞才逐漸興盛起來。隨著國際文化交流不斷深入,現代主義思潮對于中國現代舞的創作影響越來越大,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現代舞團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如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廣州現代舞團等越來越多的引起人們關注。中國的現代舞創作也開始使用意識流手法、象征主義手法等現代主義創作手法。現代主義創作常用的手法就是意識流,以人的潛意識為表現對象,人所要表現的主觀自我、人的內心世界不是通過塑造外物形象象征,而是用“內心獨自”“自由聯想”“感官印象”等手法描寫心靈深處的活動。這種意識流的手法不需要用理性加以整理、綜合,完全是自然主義的,這種手法直接影響著中國現代舞創作。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臺灣云門舞集的《紅樓夢》。創作者力圖用現代主義的解讀方式表現中國名著的文化精神,去解讀傳統文化名著的美學內涵,林懷民用象征的手法喻示人生,拋開了戲劇性的故事敘述,將原著人物所經歷的繁華和衰敗、曲折的情節凝練成四季交替的概念。他淡化了人物形象,用象征性的表現手法展現人物本體的情感。小說中衣著華麗的富貴公子賈寶玉,在舞蹈中變成了僅穿綠色短褲的少年,人物形象與衣冠端正、道貌岸然的賈府的老爺們形成鮮明對比。“云門”以現代主義的表達方式,將原著中的精神實質予以集中呈現,反雷同的創作方法與現實主義藝術思想的融入,對中國現代舞創作影響深遠。
當然,在創作手法上現代主義藝術思潮是進步的、先進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夠簡單地采用拿來主義,許多東西物極必反,只有運用得當才會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中國當代舞蹈創作不僅要把握好主觀個性的尺度,更要把握好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現代主義藝術思潮與中國當代舞蹈的碰撞與融合中編出符合現代審美意念與民族神韻集一體的優秀作品。作為舞蹈作品的核心人物,舞蹈編導的世界觀、藝術傾向對于當代舞蹈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代著名舞蹈編導王玫的一系列優秀作品中,如《也許要飛翔》《雷和雨》,能夠發現現代主義對她的影響。王玫的代表作《雷和雨》舞蹈的構圖非常好,在這個作品中,王玫運用心理變化打破空間和時間,在劇中人物的互相推搡中將作品的意圖表達出來。作品中不拘于客觀描述,從原著出發但不局限于原著,她借助作品的人物動作表現喚起觀眾內心的情感,使觀眾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4 結語
現代主義藝術思潮與中國當代舞蹈的碰撞與融合,為中國當代的舞蹈注入了活力,使得舞蹈編導在創作形式上不斷創新,在吸收、接納現實主義思想的同時,理解現代舞蘊含的深層哲理,以便走出一條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創作之路。
參考文獻:
[1] 鄭予順.淺析現代舞欣賞的角度[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7).
[2] 盛寧.對“現代主義”在中國影響的再思考[J].文學評論,2012(01).
[3] 高建平.美學與藝術向日常生活的回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
[4] 金浩,新世紀中國舞蹈文化的流變[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5] 仝妍.關于我國當代舞蹈發展的“現代性”思考[J].藝術百家,2014(02).
[6] 王玉蘭.論現代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的現代化[J].藝術研究,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