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社會福利院 潘迪
為期五天的“2017年老年心理輔導專業技能實務培訓班”結束了,真心感嘆是一次“走心”的培訓之旅,至今回想還是令人戀戀不舍。五天很短暫,打開了老年心理學的一扇窗,更難得的收獲匪淺。
心懷感恩。本次授課內容涵蓋老年心理輔導專業技能基礎知識、老年心理評估、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與技術、情緒放松和抽離、團體治療、老年心理輔導基本技術和常見問題的識別與輔導等。原來以為是理論化、枯燥的知識點,老師們結合鮮活的案例和生動的教學,進行打破、揉碎和整合,我們都覺得心理學是那么親切和有趣。本次培訓安排的授課老師都是心理學領域的領軍人物或是資深專家,從課堂的互動和效果來看,老師是“真金白銀”,學員是“求知若渴”。真心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用心。
愛要技巧。從第一天劉松懷老師給我們鋪開老年心理培訓畫卷伊始,所有的心理學課程都貫穿著一條主線,“愛也需要技巧”,否則愛也會打折扣,愛會被阻礙,只有知道如何“愛”,我們的養老工作開展才能事倍功半。梁老師講述的理性情緒治療、ABC治療模擬練習、情緒放松和抽離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三線放松法、四角放松法、唉聲嘆氣法、情緒具象化的抽離。有原理、有方法、有探討、有實務、有空想、有套路、有治療呈現,告訴我們如何質疑,轉換思考角度,學會積極生活,記住快樂的情緒。不僅收獲了實用的知識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強大的愛的力量。
共情同理。心理咨詢最重要的是說出或共情當事人此時此刻當下的感受,傾聽、鏡映或重復當事人的語言。聲音語調都是極有學問的,快樂共鳴或斷斷續續的低沉回應。通過本次培訓告訴我們怎么和我們的服務對象去更好地建立關系和溝通。特別是應對單位突發事件,面對家屬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反應和措施。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需要很綜合的專業素養,心理學原理貫穿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學會共創。杜老師再一次給我們新的理念啟發: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除了問題導向之外,還可以共創模式。每個人都是可以視為我的專家,團體治療、團體輔導或是團體活動的開展,就是不同主題下圍繞目標的增能。我們既要覺察他人情緒,還要覺察自己的情緒,在團隊里扶持共創增能,在不斷的練習中、在挫敗碰壁中去摸索,因為學習無止境。
這是一次難忘的“接地氣”的培訓之旅!感謝緣分,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友誼,收獲了來自心靈的啟迪和震撼。作為一個養老行業的從業人員,要做好工作需要不斷充電并不斷增能。而這次的老年心理學實務培訓給了我們一條自我完善和自我探尋的求問之路徑。帶著目標繼續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快樂生活!用老師們都在說的同一句話,記住快樂的情緒,善待自己,善待別人,知足而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