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楊繼軍


酒泉洋蔥是酒泉的一個值得驕傲的品牌。作為酒泉本地人,我們對酒泉洋蔥了解多少呢?傳言,酒泉洋蔥特別耐儲存是因為打了農藥。這傳言是不是真的,只要檢測一下農藥殘留量就知道了,當然這也是學生所期待的。如果檢測不到農藥殘留,或檢測到的含量極低,通過洗滌就能除去的,那就是安全的,學生就可以放心做洋蔥泡菜。
洋蔥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有辛辣味,和大蒜一樣辣胃,大蒜能制作成糖蒜,糖蒜不會辣胃。那洋蔥制作成泡菜,辣味會不會也減退了呢?
1 洋蔥中農殘留的檢測
1.1 檢測原理和檢測方法
1.1.1 儀器
農藥殘毒速測儀是根據國家標準方法速測卡(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于果、蔬、茶、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于酒樓、食堂、家庭果蔬和茶加工前的安全檢測。
1.1.2 原理
利用速測卡中的膽堿酯酶(白色藥片)可催化靛粉乙酸酯(紅色藥片)水解為乙酸與靛粉(藍色),由于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膽堿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后的顯色發生改變。因此,根據顯色的不同,即可判斷樣品中是否含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
1.1.3 方法
撕去洋蔥最外層的干皮,撕下外層洋蔥,將其分為兩半,將洗脫液滴2滴至其中一半洋蔥的表面,用另一半表面在洗脫液處摩擦至2 min,再將洗脫液與速測卡上的白色藥片接觸,使藥片完全被浸泡。反應3 min后,將白色與紅色藥片對折,用拇指和食指捏緊。約3 min后,觀察藍色的深淺,判斷毒性的大小。再做一組對照,直接將水滴至白色藥片,對折后與紅色藥片反應,觀察對照組的藍色深淺。
1.2 檢測思路
1.2.1 檢測不洗的洋蔥
將買來的同一批次的洋蔥隨機選取6個,每組1個洋蔥。將外皮撕去,剝開外層,切成14小塊,每組7人,7張卡片。通過簡易檢測,將獲得42人檢測的數據。校本課程的老師也測,簡易測得的有10張卡片,儀器測得的卡片有6張,共計58張。數據顯示,無毒的有43片,占74%;有輕微毒的有15片,占26%;未檢出毒性的樣品(表1)。
1.2.2 檢測洗過的洋蔥
隨機選取6個洋蔥,每組1個洋蔥,將外皮撕去,剝開外層,切成若干小塊,稱量5 g,放入20 mL已經標記的洗滌容器內。加入洗滌的液體10 mL,用力搖晃1 min,將最后一次洗滌的液體滴在白色藥片上,放入儀器,等待顏色變化,記錄毒性大小。
1.3 檢測結果
共收到54張卡片,顏色統計結果顯示,用清水和果蔬洗滌劑洗滌,毒性全無,用鹽水洗滌去毒效果不明顯(表2)。用果蔬洗滌劑洗時,還需要將洗滌劑洗去,比較費水,建議用清水沖洗3次。
1.4 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1) 同一個洋蔥共檢測7次,結果中既有輕微毒又無毒,說明農藥殘留分布不均勻,或者檢測不嚴謹。要洗滌的洋蔥也是重新選取的,在洗滌之前沒有檢測其毒性的有無。
(2) 檢測的結果只反映這一袋子里的洋蔥的農殘留情況,對于其他洋蔥不做評判,不做揣測。
(3) 按照正常情況,農藥噴灑在洋蔥表面,所以只檢測了洋蔥最外層的可食用部分,沒有檢測內層的農藥殘留情況。
2 洋蔥泡菜的制作
(1) 選取3個合格的體積為5 L的玻璃泡菜壇,洗凈,開水燙過,標記為Ⅰ號壇(洋蔥壇)、Ⅱ號壇(包菜白菜壇)、Ⅲ號壇(洋蔥包菜混合壇)。
(2) 準備蔬菜:選取黃皮洋蔥,剝去外皮,從中間切開,一定用清水沖洗3遍,晾曬1 d。再選取幾個約500 g的包菜和白菜,洗凈,從中間切開,開水燙過之后晾曬。然后稱量。
(3) 制作泡菜鹽水:每壇內加入4 L清水,花椒35粒,袋鹽70 g,煮沸,冷卻。
(4) 裝壇:將稱量好的洋蔥分別加入到Ⅰ號壇和Ⅲ號壇內,Ⅱ號壇內加入稱量好的包菜和白菜,3個壇內都加入9個完整的紅色干辣椒,3塊鮮姜。
(5) 接種:給三壇分別加入250 mL的陳泡菜水。加蓋,沿內添水,實驗室的溫度約為20 ℃。
3 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的實驗
關于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可采用亞硝酸鹽試紙,簡單易行。原理和標準比色法的一樣,在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鈉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形成玫瑰紅染料。亞硝酸鹽試紙條遇見亞硝酸鹽變玫瑰紅,根據紅色的深淺,對照比色卡,可知其含量。
3.1 實驗結果
(1) 從第二天開始,測亞硝酸鹽的含量并記錄,了解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
(2) 稱量泡菜5 g,用破碎料理機將泡菜打碎,再用兩層紗布擰擠,出汁,然后將亞硝酸鹽試紙條伸進培養皿里的泡菜汁中,檢測結果見表4。
3.2 實驗結果分析
(1) Ⅰ號、Ⅲ號壇的洋蔥汁中未檢出亞硝酸鹽,Ⅱ、Ⅲ號壇內的包菜汁和白菜汁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推移逐漸降低。Ⅲ號壇中的包菜白菜汁比Ⅱ號壇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降低。
(2) 洋蔥有降低亞硝酸鹽含量的作用,洋蔥泡菜是值得推薦的好食物。
(3) 最佳食用泡菜中包菜和白菜的時間是第八天,脆而不酸,亞硝酸鹽含量為零,確定安全。第十天食用或飲用洋蔥泡菜或洋蔥泡菜汁,酸甜不刺激。
4 學生的收獲
4.1 享受探究帶來的快樂
在制作洋蔥泡菜的環節,設置全洋蔥壇、半洋蔥壇、無洋蔥壇,這樣可以使學生不僅享受洋蔥泡菜和其他蔬菜的泡菜美味,也能深入了解洋蔥的抗菌功效。學生既學會了制作泡菜的方法,又進一步了解了洋蔥的健康力量。
4.2 農藥殘留檢測帶給學生的震動
學生在檢測洋蔥農藥殘留的過程中,最怕看到的顏色就是白色,當看到淺藍色時也是唏噓不已。學生們的想法是一樣的,都希望洋蔥中不含農藥殘留。結果顯示大多數洋蔥是安全無毒的,學生對洋蔥有著極大的好感。有的學生還帶來家里的西蘭花和菜花,檢測的結果都是輕微毒,心情頓時又沉重起來。無奈之余,學生對洗滌方法表現出興趣,在這個環節的檢測中,態度是空前的認真。
4.3 熟練掌握了與生活有關的技能
在泡菜制作過程中,從配置鹽水、準備蔬菜、裝壇、密封、檢測亞硝酸鹽,到制表、打印、記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全過程都是學生以小組形式獨立完成,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提高。通過對洋蔥中農藥殘留的檢測、結果的統計分析、清洗方法的探究等,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評判、對健康的關注都會隨著技能的掌握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