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作為茶的故鄉,飲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保留著以茶代禮的習俗。中國的種茶、飲茶的技術加上中國獨特的文化形成了特有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化層面。茶樹的管理是保證茶葉質量的關鍵因素,茶葉的生產與發展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僅滿足了國人的需求,還遠銷國外,傳播了中國的茶文化。茶樹的修剪作為管理茶樹的一門技術是茶園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
[關鍵詞]茶樹;修剪技術;茶園管理;應用;展望
1 茶園管理中茶樹修剪技術的意義
在茶園管理工作中,茶樹修剪作為重要的一項,對茶樹的生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主要的茶樹修剪技術板塊有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五種。其中,定型修剪主要培養樹冠骨架,促進了茶樹分枝,對樹冠起到了擴大的作用;輕修剪在整理樹冠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主要發揮的作用是更新和壯大樹冠。不同品種的茶樹具有獨特的生長發育特點,生長環境也存在差異,針對不同的茶樹要合理運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和技術,才可以達到增產和高效的目的。
2 茶樹修剪技術的應用
茶樹修剪技術在茶樹管理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一套體系,什么生長階段修剪、使用哪種技術進行修剪,都有一系列規范,下面將做詳細介紹。
2.1 修剪階段
不同的茶樹具有不同的生長特點,修剪期也不盡相同,當然在不同修剪期所采用的修剪技術也不同。比如:幼齡茶樹應該采用定型修剪的方式,由于幼齡茶樹比較脆弱,所以一般采用“以采代剪”的方法,在最后階段采用持續反復打頂采摘的方式使樹冠生長。茶樹壯年時包括兩種修剪方式,其中一個是深修剪,深修剪是指當樹冠表面出現很多枝葉,芽葉瘦小,茶葉產量明顯下降時要進行深修剪,由于這一時期茶樹生長較慢,應當合理施肥,使其恢復生長。另一個是輕修剪,輕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調整樹冠的形狀,促進茶樹體內的營養物質能夠合理分配,使得側枝能夠良好生長,增加茶葉的采摘面,方便茶葉成熟后的采摘工作。輕修剪比較好的一方面在于采取了冬剪和春茶后修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春茶后修剪是指對于一些茶樹種類搭配比較好,養分充足,長勢較好而且勞動力充裕的地區,為了增加春茶的產量會選擇在春茶采摘后進行輕修剪。而對于茶樹種類單一,茶園地域較廣,開采期比較集中的茶園會指定采摘計劃,采用冬剪和春茶后修剪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的進行采茶工作,這樣做有利于及時采摘,保證茶葉品質,減輕工作量。茶葉成熟后茶樹進入衰老階段,這一階段茶樹的修剪分為重修剪和臺刈。重修剪比較適合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樹,這種茶樹的樹齡不一定長,但其還存有一定的生長能力,此時可以對其進行更新,使其恢復強壯。臺刈比較適合十分衰老的茶樹,可在距離地面15厘米左右剪去全部枝干,讓其重新生長,恢復期生長能力。
2.2 茶園的管理
茶園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在茶樹修剪之前或之后對茶樹的管理工作。不同的茶樹有不同的生長特點,所需要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等也不同,為了茶樹在進行修剪工作后能正常的生長需要對茶樹進行管理,提高茶葉產量,促進經濟收益。
對于茶園的管理,首先,要注重對土壤的管理,土壤是茶樹賴以生存的環境,要保證土壤中的水和養分充足,足以維持茶樹的生長,在修剪之前或之后注意施肥,促進新生嫩芽的生長,防止土壤的老化。其次,在采摘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將茶葉一次性采光,要實行采摘與保留相結合的方式,不能破壞茶樹生長和發展的規律,使茶樹過度衰弱,影響后續茶葉的質量和產量。對于高度參差不齊的茶樹植物,要進行不同高度的修剪。然后是對病蟲害的防治,作為植物生長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工作,管理人員應更加留意這一問題。
3 茶樹修剪技術在茶園管理中的展望
隨著茶文化的興起,我國也總結出了一套茶樹管理的方法,其中茶樹修剪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雖然茶樹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茶樹修剪技術一定會不斷更新與發展,創造出一套適合我國茶樹的修剪技術和茶園管理方式。隨著人們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的追求,我國的茶文化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關注,茶樹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發展,種植規模和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獲取了更高的經濟收益。
4 小結
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樹修剪技術在茶園管理中的應用與展望,茶樹修剪在不同的茶葉生長階段應采用不同的修剪技術,修剪過程中應配合管理工作,發揮茶園管理的重要作用,只有做好茶樹修剪工作才能更好的擴大茶產業,促進我國茶產業的發展,從而發展我國經濟,促進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陸忠典;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4年01期.
[2]胡健,何增富,詹國祥,等;茶樹修剪采摘機械的現狀及展望[J];農業裝備技術;2011年05期.
[3]朱晨,趙珊珊,常笑君;茶樹修剪技術在茶園管理中的應用于展望[J];園藝與種苗;2015年04期.
[4]吳玉平,葉建軍;茶樹修剪技術在茶園管理中的應用于展望[J];南方農業;2016年09期.
作者簡介:閔全華,女,39歲,大專,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助理農藝師,研究項目:茶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