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蕊
摘要:舞蹈啦啦操雖然早已有之,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進入21世紀之后舞蹈啦啦操才開始流行,并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群學習。而舞蹈啦啦操是一種集合了美學、力量、舞蹈、運動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它運用多種舞蹈元素的動作組合,結合轉體、跳步、平衡和柔韌等難度動作,不僅有舞蹈的過渡性連接技巧和不同的舞蹈風格特點,更有健美運動的力量美,體操的速度、力度與運動負荷,學習舞蹈啦啦操并不容易。近年來,人們開始將表象訓練引進舞蹈啦啦操的訓練教學中,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總結出了表象訓練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優勢,表象訓練不僅能輔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記憶模型,更能加快學生掌握舞蹈啦啦操的技術要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舞蹈啦啦操 教學 表象訓練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253-02
一、前言
舞蹈啦啦操(以下簡稱啦啦操)作為一種運動和舞蹈結合的體育項目,它是在音樂的襯托下,隊員通過相互協作展示的[1]。啦啦操代表了積極向上的運動精神,代表了青春洋溢的活力。同時,啦啦操和舞蹈舞步有明顯的區別,啦啦操更加的注重運動和力量美,而舞蹈舞步更加的注重動作的連貫性[2]。但總之,啦啦操和舞蹈兩者皆體現了美學和運動的統一。近年來,特別是隨著廣場舞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注重通過運動舞蹈來保持健康,而啦啦操因其青春活力的特點吸引了不少年輕群體關注,特別是高校學生人群,他們成為啦啦操的主要訓練人群。但在啦啦操訓練過程中,如何才能讓隊員快速掌握啦啦操的要領和相關舞蹈動作,是啦啦操教師苦惱的問題之一。隨著啦啦操的發展,近年來在啦啦操的教學訓練中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即表象訓練。表象訓練又稱意念訓練,想象訓練等,它指的是學習者通過有意識的、積極利用感覺對腦海中過去經驗進行重現或再創造的過程[3]。運動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在訓練某種舞蹈動作過程中可以通過表象訓練來掌握80%的運動技巧,剩下的20%可以通過教練的輔助來完成[4],由此可知,表象訓練在啦啦操訓練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和前人文獻,簡述表象訓練在啦啦操訓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二、表象訓練在啦啦操訓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表象訓練的運用原則
在分析表象訓練在啦啦操訓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之前,應明白表象訓練的運用原則。表現訓練雖然能輔助學習者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記憶模型,但它并不能完全的代替教師的指導作用,只能作為輔助教學方法。在啦啦操教學中運用表象訓練,也并非指單獨的運用表象訓練教學方法,而是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均可以采用。因此,表現訓練運用在啦啦操教學中,應堅持輔助性、多樣性原則[5]。
(二)表象訓練在啦啦操訓練教學中的運用
1.精講示范,奠定表象訓練基礎
上述已提表象訓練旨在通過有意識地、積極地利用感覺對腦海中過去經驗進行重現或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句話中,“有意識”、“腦海”和“重現”是主要關鍵詞[6],學習者進行表象訓練的前提是已經在腦海中形成了相關的舞蹈動作和舞蹈技巧,因此,為了后期的“重現”學習,指導老師在授課中必須注重精講示范。在啦啦操的訓練教學中,指導老師必須堅持精講為先示范為后、精講和示范結合的原則。指導老師先向學生講解啦啦操的定義,動作要領以及相關的動作技巧,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簡單的記憶雛形。講解完畢之后向學生展示示范簡單的啦啦操基本動作,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初步的動作模型。之后,教師以精講結合相關的啦啦操動作,一邊示范一邊講解,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明確的、規范的、生動的舞蹈動作,這樣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記憶,也便于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表象。如在啦啦操的四個八拍教學中,指導老師先簡單向學生闡述啦啦操四個八拍含義,讓學生形成簡單的記憶,而后以精講結合相關動作,指導教師將相關舞蹈動作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加深記憶。
記憶的形成通過感官的聽、看、讀、寫[7],在以上提到的精講示范中,必須提出的一點是,指導老師要正確使用精練的語言向學生講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正確規范的表象記憶。啦啦操是一種綜合了美學、力量、力度以及耐力的運動,它注重舞蹈動作的多變和靈活,也注重隊員之間的合作協調,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講解內容的科學性,講解方式的藝術性和技巧性。采用邏輯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表達,可以加快學生建立記憶模型。而采用繁雜、模糊的語言表達,不僅不利于學生記憶,更降低了教學質量。
2.氛圍營造,加深表現訓練記憶
和語言學習一樣,啦啦操基本動作的訓練教學也需要注重環境氛圍,具體的環境和氛圍可以讓學習者身臨其境,從而加深記憶。因此,在啦啦操基本動作訓練教學過程中,指導老師要為學習者打造相關的環境氛圍,讓學習者在具體的啦啦操環境中學習,從而輔助他們加深表象記憶。例如在具體動作訓練中,指導老師要播放相關的音樂,將練習室打造成舞臺效果,營造啦啦操舞蹈氛圍,讓學生融入場景氛圍中。教師在此場景中進行授課,熱情或歡快的音樂節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通過身臨其境的授課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講解內容和講解動作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而將音樂引進啦啦操的教學中可以有兩種方式。其一,指導老師可以借助音樂讓學生在具體氛圍中跟著老師練習啦啦操動作;其二,指導老師可以讓學生靜坐,給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節奏的影響下,回憶相匹配的舞步動作,從而加深表象記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教學方式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的,且先后分明。音樂受教為先,音樂聽教為后。
如在學習啦啦操的四個八拍舞步動作中,啦啦操指導老師先借助音樂營造具體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讓學生跟隨自己練習舞蹈動作,初步建立啦啦操運動的記憶模型,等學生已經熟悉本套舞蹈動作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音樂聽教。指導老師讓學生靜坐閉眼,播放四個八拍的啦啦操動作音樂,指導老師結合音樂,向學生講述一遍四個八拍的動作技巧和動作順序,引導學生想象相關的舞蹈動作,形成畫面感。指導老師講述之后,留下時間讓學生自己想象舞蹈動作,加深記憶。[8]
3.明確目標,梳理表象訓練記憶
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一個確定的目標,只有學習目標明確,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也才能有所成效。而在學習啦啦操中也不例外,指導老師在授課前,需要對教學內容制訂教學計劃,根據教學進度制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也才能便于幫助學生梳理表象訓練記憶。例如在學習啦啦操的初級階段,教師制定目標為理解啦啦操定義,區別啦啦操和正規舞蹈的區別。指導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向學生詳細的闡述啦啦操的含義,分析啦啦操舞步和舞蹈的舞步的區別與聯系,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示范等直觀的舞蹈動作和啦啦操舞步動作,讓學生區分兩者,在腦海中建立基礎的視覺表象。隨著啦啦操舞蹈動作的加深,教師制定不同階段的目標,由淺入深的輔助學生加深記憶,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梳理表象記憶,也才能有順序、有邏輯的將表象記憶重現,從而掌握啦啦操的舞蹈動作和精髓。而以上提及的相關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不應當由教師保管,而是在啦啦操訓練教室中粘貼出來,讓學生及時清楚學習進度。除此之外,教師也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特點,輔助他們制定自己的啦啦操訓練計劃和訓練目標,以方便課后表象訓練學習。除了輔助學生制訂訓練計劃和訓練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訓練中看到的、聽到的信息轉化為記憶,結合訓練計劃和訓練進程,將記憶轉化為運動信息,通過運動的形式展示出來。
4.借助科技,鞏固表象訓練記憶
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科技設備已經引進了教學課堂中,傳統中的教師帶教的方式雖然依然適用于今天,但在某些時候,也應當借助科技設備來輔助學生學習。而將多媒體技術設備引進啦啦操訓練教學中,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更有利于鞏固學生的表象記憶。例如在學習二個八拍中,教師選帶教學生一次,讓學生簡單記憶啦啦操二個八拍的舞蹈動作,等學生熟練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從視頻中發現自己錯誤的地方,糾正后鞏固表象記憶。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跟著視頻學習,多次訓練舞蹈動作,以熟練為止。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建立清晰的、準確的動作模型,在靜坐回憶中,學生可以將看過的視頻重現在腦海中,也就加快了學習進度。但在借助視頻鞏固表象記憶前,必須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多媒體只能作為輔助設備,教師帶教是主要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視頻確實能自學啦啦操運動,但沒有教師的指導和講述,學生難以學習啦啦操的精髓,出現錯誤也沒有人可以指正。第二,多媒體視頻播放的時間應當適量,如一節課堂40分鐘,多媒體視頻帶教時間應當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不能讓多媒體視頻完全的代替教師的作用。而這兩個原則,概括來說,即指明了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只為了鞏固學生的表象記憶。
三、結語
以上筆者簡單介紹了表象訓練在啦啦操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但需提出的一點是,啦啦操除了有正規舞蹈動作的連貫性,更有常規體育項目的運動美,而要掌握啦啦操精髓和具體的舞蹈技巧,并非一夕完成,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加學習。因此,在啦啦操教學中采用表象訓練的方式,教師需要制訂訓練計劃,根據訓練計劃制定階段性目標,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特點輔助學生制定自己的訓練計劃和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梳理表象記憶和落實表象記憶,學生也才能通過表象訓練的方式提高啦啦操運動。
參考文獻:
[1]張亞楠.健美操與啦啦操的異同[J].拳擊與格斗,2015,8(24):33.
[2]自由體操與技巧啦啦操相似性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6,32(9):169-170.
[3]吳雄英.淺談舞蹈啦啦操與舞蹈的異同[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0(15):209-230.
[4]張海英.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3,3(15):212-213.
[5]張欣.淺談啦啦操教學訓練中的表象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4,5(4):36-37.
[6]劉云.表象訓練法在啦啦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6,32(18):85.
[7]高校啦啦操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4):84-85.
[8]蘇麗.啦啦操教學訓練中的表現訓練研究[J].新校園,2016,10(7):73.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