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盼盼
“工匠精神”最核心的就是提升產品品質,企業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精益求精地將產品做好
“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當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及工匠精神時,引發了不少代表委員的共鳴。
在全國人大代表、張裕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周洪江看來,“工匠精神”最核心的就是提升產品品質,企業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精益求精地將產品做好。
很多人在感嘆中國為什么沒有“百年品牌”的時候,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家企業,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山東煙臺創辦“張裕釀酒公司”。自此,張裕在一個白酒大國,開了葡萄釀酒的先河,也打響了葡萄釀酒行業的第一張品牌。
現如今,張裕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百年品牌”,更是一家國際領先的葡萄酒運營商。但在周洪江的口中,張裕依然在探索前行,“張裕葡萄酒產業已經運作成熟,但以葡萄為原料的另一酒種白蘭地在國內并未打開局面,作為占據全球最高烈酒份額一席之地的白蘭地,將是張裕的下一個發力點”。張裕的產業始終圍繞著葡萄釀酒,就是這種“匠心”才造就了張裕強大的生命力。
在各種“快公司”涌現的環境下,張裕卻選擇“慢下來”,在“堅守主業”的基礎上長遠考慮,打造葡萄釀酒的優質產業鏈。從葡萄種植開始,在全國主要產區布局30萬畝釀酒葡萄基地,再到全國乃至全球各地建設酒莊,收購國外優質酒莊和工廠,并發展了葡萄酒和白蘭地“兩個輪子一起轉”的主營業務。
內外結合,培養高水準工匠
品牌的一切根基還是產品品質。在周洪江看來,保證產品品質要緊抓人才。張裕內部有一批世界級水平的釀酒師、品酒師,而榮獲“中國釀酒大師”稱號中唯一的白蘭地釀酒師在張裕工作了近30年。
為持續保持專業團隊的高水平,每年張裕還會定期派人到法國、西班牙等葡萄釀酒領先的國家交流學習。
此外,張裕也在酒類學術研究領域發力,并在去年和西北農業大學聯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針對中國葡萄酒的關鍵要素進行研究。“秉持工匠精神,需要時間,需要堅持,沒有捷徑可走。”周洪江表示。
近幾年,受保稅貿易的影響,消費者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進口酒水。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紅葡萄酒進口總量6.38億升,增幅15%,而國產葡萄酒11.4億升,降幅1%。
面臨消費市場的國際化、多元化、年輕化的趨勢, 周洪江說,實際上這幾年我們也看到市場的變化,例如幾個歐元的廉價進口紅酒很多,但不一定進口的就是好的,在中低端的價格區間內,張裕的產品品質是有競爭力的。
另外,張裕除了在中高端產品上進行布局,同時也尋找其他酒種的增長點。一百年前,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膺金獎的白蘭地就出自張裕,這種度數更高的烈性酒,就是張裕的下一個重要戰略產品。
周洪江向記者透露,在即將舉辦的成都糖酒會上,將有一款定位于中端的白蘭地產品發布,價格在200-300元區間,“這是市場上白蘭地酒類的空缺價格區間,將迎合更多消費升級的需求。當然在品質上也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