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路遠,黃有亮
(東南大學建設與房地產系,南京 210096)
邏輯框架法在公共改造項目社會評價中的應用
——以南京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為例
楊路遠,黃有亮
(東南大學建設與房地產系,南京 210096)
公共項目的社會評價是貫穿工程項目整個生命期的重要組成。利用邏輯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進行社會評價,屬于在工程管理專業領域應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介紹邏輯框架法的起源和邏輯框架法在公共項目社會評價中的具體過程,并以南京市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作為實際案例,說明邏輯框架法在社會評價中的應用,最后提出兩點在邏輯框架法的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邏輯框架法;社會評價;公共項目
按照方法應用的領域分類,社會評價的方法可以分為通用和專業方法;按照是否采用數學模型作為工具,可以分為定性、定量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1]。邏輯框架法作為在工程管理領域的定性評價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利用框圖分析,將所研究的工程項目對象進行邏輯化的梳理,明確工程項目的投入、產出、直接目標和宏觀目標之間的關系,即:如果具備了某些條件,就會產生某種結果。通過邏輯框架法的梳理,能夠為項目管理人員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決策做出參考依據,更好地進行項目運營。
在工程項目的具體管理工作(如前期項目規劃、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目標動態管理、項目后評價)邏輯框架法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濱江風光帶渡口改造項目為例,介紹邏輯框架法在公共工程項目的社會評價中的應用。
邏輯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一種分析工具,通過分析公共項目的一系列相關變化過程,從而明確公共項目的目標及其相關聯的假設條件[2]。在公共項目建設的各階段,通過邏輯框架法可以基于邏輯框架模型,通過清晰的流程圖來描繪在復雜項目中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如圖1所示)。這種分析模式讓管理人員能夠結構化、邏輯化地開展項目管理工作。

圖1 一般項目工作邏輯模型

表1 邏輯框架法的目標模式

圖2 社會評價邏輯框架格式
邏輯框架法的核心概念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種條件,“那么”就會產生某種結果,這些條件包括目標內在的影響因素和實現目標所需的外部條件。對項目管理而言,目標包括宏觀目標、具體目標、產出成果和投入活動四個層次,從而形成一個邏輯框架法的4×4的矩陣基本模式(如表1所示)。
通過投入活動實現一定的產出成果,通過產出成果的累計完成某個具體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具體目標來實現宏觀目標的達成,由此形成邏輯框架法的基本思路。
(一)公共項目利益群體分析
所謂公共項目利益群體,指受到項目產出影響或可能影響的個人或單位,包括直接的或間接的、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3]。
一方面,公共項目的利益群體分析需要確定項目活動所有的受影響者,分析他們各自在項目活動中發揮的作用,分析他們受到的影響大小,從而找出項目的最高目標和主要受益群體[4]。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益群體分析時把握“多數人的利益”的原則,通過協調使各利益群體的意見能夠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要考慮到項目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這些因素是決定公共項目時候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且產生的影響通常是持續時間長、影響深遠的,因此在前期研究報告里就應該納入考慮范疇。
(二)邏輯框架的建立
在明確主要利益群體之后,利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明確各利益群體的訴求。在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可以依托于該工作,來確定公共項目的各層目標。之后,根據所確定的各層目標來分析完成公共項目目標的內部要素和外部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部條件是項目不可控制因素,所以確定驗證指標時要在合理預測外部條件的基礎上著力分析其內部要素,即通過項目管理可以保證達到的直接目的[5]。以此類推,從宏觀目標到直接目標,從直接目標到產出,從產出到投入和活動,最終形成一組邏輯上遞進的績效指標標準,完成公共項目指標邏輯層次的構建(如圖2所示)。
因為所建立的邏輯框架將成為公共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績效評判引導,因此邏輯框架的建立并不能一次成型,而是需要不斷循環地修改調整,進行反復的分析之后才能最終確定。
前文闡述了邏輯框架法引入到社會評價中,在此基礎上,以南京市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為例來進一步探討邏輯框架法在社會評價中的應用。
(一)工程概述及基本建設內容
南京的長江岸線擁有著眾多的歷史遺跡以及自然山林,為了讓這些自然的、歷史的人文風貌景致展現出來,最大限度地尊重原生態,同時給市民游客營造親近長江的環境,按照南京市總體規劃將全面加強岸線上下游、長江兩岸、濱江風光帶及風光帶兩岸城市設計及其整合,高水平規劃建設濱江百里風光帶,使之成為濱江門戶地、市民休憩地、游客目的地。
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為南京濱江風光帶建設的一部分,共涉及輪渡碼頭10個,其中正常運營的客渡碼頭有7處,除寧浦航線(中山碼頭和浦口碼頭另案處理外),其余是旗桿、棉花堤、紅衛、有恒、燕子磯5處小碼頭渡口。這5處渡口所覆蓋的區域廣闊,但現有渡口建筑外觀均已陳舊,內部配套設施損壞嚴重,無法滿足日益加大的民眾的交通運輸壓力。根據南京市濱江風光帶的規劃建設要求,作為濱江風光帶的配套設施,綜合濱江旅游、水上觀光、客渡服務等多項功能,按照集驛站與渡口為一體的設計理念,對這5個渡口進行改造并提檔升級。
(二)工程項目利益群體分析
南京市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是一個涉及區域廣,影響人口多的工程,具有廣泛和深刻的社會意義。與工程密切相關的主要利益群體分析(如表2所示)。
從利益群體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表2 南京市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中的利益群體分析
1.工程涉及到多個群體的利益,包括從省政府到區域相關部門,以及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江心洲地區的渡口附近居民等眾多群體,需要綜合進行考慮分析。
2.工程項目涉及到的各個利益群體能對工程項目本身所產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這些利益群體處于社會的不同階層,群體規模不盡相同,能夠擁有的權利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此外,在一方行使權力對項目產生影響時,受制于群體內部人員的組成,所產生的效果將會有明顯的差異。
3.從各個利益群體擁有的權力大小分析,間接群體基本為項目管理部門,這部分利益群體的特點是對項目影響大,所擁有的權力也較大;部分直接利益群體則因為擁有的權力較小,對項目能產生的影響與其受影響程度不對稱。因此,在渡口整治改造工程項目中,需要多關注間接利益群體的聲音。
4.在本項目中,五個小渡口附近居住人口作為項目最直接的受影響者,工程將對他們現有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從另一個方面講,項目失敗或者項目實施后效果不理想,那對他們的負影響及其產生的后果將是相當巨大的,所以項目的成功與否應以這些主要群體生活狀況的改善作為重要考核指標。
(三)工程項目邏輯框架的構建
1.項目投入和活動層次。項目投入和活動層次包括四個方面:資金投入、人力投入、項目組織管理、相關政策。以此設立項目投入資金評價、項目工期評價、管理制度規范評價三個驗證標準,這些指標信息可以從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開工報告以及當地政府相關政策文件中獲得驗證。
2.項目產出成果層次。項目產出主要包括新建渡口建筑的建成、相適應的綠化和環境整治的完成、配套服務設施的建成,應從建設項目是否按期完成、綠化和環境整治工程如期完成以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如期完成三個方面進行評價,這些指標信息可以從工程監理報告、工程進度報告、項目竣工驗收報告和項目完成后的照片等資料中獲得驗證。
3.項目具體目標層次。項目以綜合濱江旅游、水上觀光、客渡服務等多項功能以及對現有渡口條件進行提檔為項目具體目的,并設立以下驗證標準:是否綜合濱江旅游、水上觀光、客渡服務等多項功能以及對現有渡口條件進行提檔情況。這些指標信息主要從對渡口周邊民眾的回訪、項目竣工驗收報告中獲取。
4.項目宏觀目標層次。項目宏觀目標包括實現南京的“擁江發展”“跨江發展”,對江心洲經濟結構進行調整,促進江心洲經濟發展,以及為濱江風光帶建設提供先決條件。驗證指標包括濱江地區的GDP增長指標、江心洲地區人民的年收入和生活條件變化、江心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和濱江風光帶的建設進度情況等四個方面,驗證指標檢驗方法為項目前后比較情況、統計資料、實地調查整理(如表3所示)。

表3 南京市濱江風光帶渡口整治改造項目建設邏輯框架
(一)驗證指標的選取
在對各層次目標的驗證指標進行篩選之前,首先應該針對各層次目標的內容進行分析。宏觀目標的確定和指標的選擇一般要與國家發展目標相聯系,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規劃等的要求。具體目標這個層次的目標由項目實施機構和獨立的評價機構來確定,目標的實現由項目本身的因素來確定。對于項目的產出,一般要提供可計量的直接結果,要直截了當地指出項目所完成的實際工程,或改善機構制度、政策法規等。而最底層的投入和活動,所選取指標應為投入的資源和時間等。
不論在哪個層次上,所選取的指標應該都應該是項目的內部因素,是項目本身可控的。同時,指標要盡可能的直觀、可量化,這樣才易于客觀驗證方法的開展。
(二)重要假設條件及外部條件的選擇
重要假設條件及外部條件需要和通過項目管理可以保證達到的條件區分開。在以前常見的分類中這種區分并不明顯,例如經常將“項目如期開工”“建立完善高效項目組織管理”“項目管理人員來源確定并能夠發揮作用”“項目按要求竣工完成”等納入這個范疇,但是實際上,這些因素都是項目自身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進行控制來達成的條件,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重要假設條件及外部條件。
一般來說,對于普通的建設工程項目,重要假設條件和外部條件所考慮的方向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政策方面(現有政策是否會有重大的變動,新政策是否會有影響……);第二,普通民眾的影響方面(民眾的游行反對,要求停工、補償……);第三,自然環境條件方面(極端氣候的出現……);第四,市場方面(相關材料、設施價格大幅變動……)。這四個方面的共同點,即這些因素都是項目本身不可控的。
公共項目的社會影響分析與評價是項目評價的深入與發展,也是從過去項目成功與失敗得出的經驗教訓。通過運用邏輯框架法對公共項目進行分析,能夠清晰地得到項目投入、產出和項目目標之間的關系,形成合乎邏輯的項目策劃方案,可以明確存在問題的因果關系,能為決策者提供客觀、科學的信息,使得項目在后期運營能夠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同時也可為同類項目的社會影響評價提供邏輯分析參考。
[1]黃有亮.工程經濟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115.
[2]李俊玲,王劍波,羅春燕.邏輯框架法在移民安置后評價中的應用——以長江三峽工程重慶庫區涪陵區移民安置為例[J].水利經濟,2013,(2):68-70.
[3]易弘蕾.大型公共項目可持續性的評價分析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4]吳昀.淺談建設項目后評價體系的建立[J].建材與裝飾,2016,(21):168-169.
[5]郭帥.工程建設項目后評價及其發展對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
The App lication of Logical Fram ework Approach In Public Reconstruction Project Social Appraisal——With the ferry ProjectofRiverside LandscapeStrip in Nanjingasan Example
YANG Lu-yuan,HUANG You-liang
(Departmentof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The social appraisal of public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whole project life cycle.Social appraisal with the 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belongs to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method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major.In this paper,theorigin of LFA and the processof LFA applied in socialappraisalwillbe introduced.And it takes the renovation projectof ferries riverside landscape strip in Nanjing asan actual case,illustrating the app lication of LFA in socialappraisal,and finally putting forward two aspects tonote in theuseofPublic Project.
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socialappraisal;public reconstruction project
F224.5
A
1673-291X(2017)09-0186-05
[責任編輯 李曉群]
2016-12-18
楊路遠(1992-),男,湖北天門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研究;黃有亮(1964-),男,江蘇江都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工程經濟學、工程社會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