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飛
摘要:在不斷強化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注重體育知識的傳授,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還要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學到體育知識,更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研究;綜合素質
體育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體魄,培養學生良好身體素質,而且它以自身獨創性的優勢,肩負著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責任,因此,引導小學生健康成長只是體魄強健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道德等品質也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呢?
一、利用體育教學,開展思想道德教育
教師要挖掘人文因素,把握思想教育的時機,在培養學生強健體魄的同時,提高學生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借助特定的訓練項目陶冶學生晴操,抓住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還可以穿插對學生進行校規校紀進行引導學習,遵守課堂紀律,且要注意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實現小學體育教學與學生素質能力提高的有機結合。為了培養學生愛護公共器材,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的品質,可以從細節人手來進行啟發引導,還可根據校規校紀制訂本班的道德規范標準。
二、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認為:“成功的體驗可以給小學生帶來學習的自信心。”因此,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體能方面的長處,讓他們在體育訓練中獲得成功的內心體驗。如,有的學生體能好就讓他參加跑步;彈跳能力強的學生就讓他跳高、跳遠;有學生對一些體育項目中技巧性動作掌握得快就讓他經常參加一些比賽等。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就會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從而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練習“快速跑”這個項目時,以進行分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讓每個人記住自己在運動中的名次,讓跑在前面的人下次起點時退后一些。反之,就向前一點。這樣的結果是每個學生的起點不同,但是終點是一樣的。這樣,那些跑得慢的學生就有可能與跑得快的學生同時到達終點。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那些速度較慢的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在心中樹立成功的堅定信念。
三、巧用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教師要發揮體育教學內容豐富的優勢,充分利用體育項目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比如,長跑項目,在小學體育課程眾多的項目中,最讓學生頭痛的可能就數長跑項目了,枯燥、超負荷運動量的特點遭到了大多數同學的排斥,但我們不能否定的是,長跑是培養堅韌意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師的責任就是巧借這些訓練科目,錘煉意志,增強品質。例如,定期開展長跑訓練,教師要與學生“并肩作戰”,發現學生堅持不住想要放棄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集體唱《奔跑》給學生打氣,“即使有再大的風、再大的浪,也要勇敢闖一闖”充滿士氣的歌聲和激人上進的歌詞為學生帶來了新的力量,激勵學生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勇往直前。當學生完成訓練以后,教師要給予學生表揚和肯定,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學生因為身體素質較弱的原因而沒有完成訓練,但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原本600米到今天的800米,讓學生知道有努力就會有收獲,激發他們的斗志,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根據個性差異,培養抗挫折的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分析他們的言行來判斷學生的性格。然后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分組教學。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他們活潑、開朗、積極向上,但也易驕傲與自滿。根據他們在這些特點,就先直言不諱地開展說服教育,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創設一些困難與挫折的情境,來矯正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對于那些內向的學生,因為他們不善于言談,就可以采取婉轉法來旁敲側擊,循循誘導,慢慢地感化學生。對那些少數有抑郁情緒的學生,可以采取由簡到繁或由易到難的練習項目,如讓他們參加足球、籃球、排球等需要相互配合的體育項目,可增強他們與同學相互之間的配合;也可以參加游泳、登山等項目,以培養他們在運動過程中處理困難的能力。還有如跳高、跳遠、接力賽等項目,這些都可培養學生抗擊挫折的能力。
五、增強交往愿望,學會調適人際關系
未來的社會需要具備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而體育教學中因為很多地方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進行,因此它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首先,要讓小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自尊的獲得一般依賴于他人的評價,哪怕是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句輕輕贊賞的話語,也能給小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其次,要學會傾聽。在人際交往中,會傾聽是一種素養。只有善于傾聽別人意見的人,才能了解他人心中的真實感受與內心想法。例如,在開展體育游戲“找駱駝”時,等到游戲結束時就讓學生集體討論:①這個商人為什么能找到駱駝?②老人的話對商人有什么啟示?經過大家的交流與討論得到,原來這個商人能找到自己的駱駝的原因是商人有很強的交際能力。他在詢問的過程中認真聽取這個老人的正確分析,相互之間建立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在遵循老人提供的線索中最終找到了自己的駱駝。
六、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需要合作的社會。而小學體育中充滿了競爭與挑戰,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可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意識,激發內驅力,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到訓練活動中來。同時,體育項目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調能力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例如,在團體羽毛球項目的訓練過程中,可以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小組,然后舉行小組淘汰賽,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為了取得最后的勝利,每個學生都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羽毛球技能,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競爭合作帶來的快樂,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總之,體育教學不僅肩負了鍛煉學生體魄的責任,同時也承擔著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使命,是現代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開展能力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現代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