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馬里巴馬科第三大橋掛籃模板的設計與應用
劉 超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掛籃模板在路橋工程中使用比較普遍。結合以往掛籃模板施工取得的經驗,特意為馬里巴馬科第三大橋設計了掛籃模板,以適應更快的施工速度,滿足縮短施工工期的要求。
馬里巴馬科第三大橋;掛籃模板;設計;應用
巴馬科第三大橋位于馬里首都巴馬科市東部城區索圖巴漫水橋東側,橋梁跨越尼日爾河,連接城市南北兩岸,通過大橋連接線與尼日爾南北兩岸的塞古公路與庫里科羅公路連接,擬建橋位距離上游一橋(烈士橋)約6 km,距離上游約3 km處建有水壩。
全線共設三座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梁,橋跨布置均為32 m+58 m+32 m,為雙幅橋。該工程采用掛籃模板施工。
2.1 掛籃模板的主要技術參數
(1)掛籃模板自重(含底模系、外側模系、主桁架、行走及錨固系、提吊系等):54 t;
(2)掛籃模板澆筑的最大梁段(2#段)重量:82.16 t;
(3)掛籃模板澆筑的箱梁分段長度:3 m、3.5 m;
(4)掛籃模板澆筑的箱梁高度:3.5~2 m;
(5)掛籃模板澆筑的箱梁寬度:頂板為11.75 m,底板為5.75 m;
(6)掛籃模板的行走方式:無平衡配重外力牽引行走。
2.2 掛籃模板的結構
掛籃模板由底模系、側模系、內模系、主桁架、行走及錨固系、提吊系及防護系構成,掛籃模板的主要結構形式為菱形結構。
(1)底模系:底模系由前下橫梁、后下橫梁、底托梁、底模組成,前、后下橫梁與底托梁之間由支座鉸接相連,底模與底托梁之間采用焊接連接。
(2)側模系:側模系由腹板側模、高低邊翼板側模、高低邊桁架、導箱、導梁組成。
(3)內模系:內模采用定型鉸鏈鋼模板,利用內模桁架支撐加固。
(4)主桁架:主桁架為由兩榀菱形桁架、兩榀橫向連接系(掛籃橫聯)和一根前上橫梁組成的菱形結構。
(5)行走及錨固系:箱梁上鋪設軌道,軌道與預埋精軋螺紋鋼筋連接錨固,掛籃主桁架底部前端設前支座,后端設反扣輪。掛籃主桁架后端采用精軋螺紋鋼通過反壓梁錨固在箱梁頂板上。
(6)提吊系:掛籃底模、外模、內模均采用精軋螺紋鋼通過前上橫梁支撐在主桁架上。內模、外模前端導梁由吊桿系支撐在主桁架前上橫梁上,后端導梁通過導箱支撐在箱梁底板、翼緣板上。
(7)防護系:為了防止人員及物體墜落,保證橋上施工及橋下行車、船的安全,在掛籃模板四周、上下設圍欄,底模下部安裝安全網。
該掛籃模板主要力學結構形式為菱形結構,自重54 t,可澆筑最大梁段重量達82.16 t,滿足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具備受力明了,操作簡單、快速等特點。
3.1 0#—1#塊掛籃模板的安裝
掛籃模板構件采用人力配合吊車安裝。在施工0#—1#塊前,應先安裝好掛籃底模及外側模作為0#—1#塊現澆模型。待0#—1#塊張拉后,即可在箱梁上按設計位置拼裝掛籃軌道、主桁架及行走系,安裝主桁架后固定錨緊。待0#—1#塊拆模后,再將掛籃底模及外側模通過手拉葫蘆懸掛前移至2#段就位,然后安裝防護系。為了增加掛籃的抗風能力,在主桁架左右兩側設斜拉扣繩,并將其錨固在箱梁上。
3.2 掛籃模板靜載試驗
掛籃就緒后,即可進行靜載試驗。試驗材料可采用砂袋或土袋(或反力架)。試驗前,先在掛籃底模前端、側模前端、主桁架上前橫梁、反壓梁、箱梁做好觀測點。掛籃分級加載,砂袋(土袋)堆碼應模擬箱梁截面荷載布置形式,最大加載重量為120% 2#箱梁段的重量。維持荷載24 h后分級卸載。在分級加載及卸載過程中,應認真做好沉降觀測記錄,計算掛籃撓度,并將其作為正式施工參數。
3.3 安裝校正2#箱梁段的掛籃模板
掛籃靜載試驗完畢,根據設計提供的施工標高及靜載試驗數據確定立模標高,校正模型的中線及高程。
3.4 澆筑2#段混凝土
澆筑箱梁混凝土應按底板——腹板——頂板、左右平衡的順序進行,兩個翼板的混凝土澆筑應平衡施工,差值不能超過5 m3。
3.5 張拉2#段箱梁并標高觀測
2#段梁體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張拉強度后,即可張拉懸臂束。張拉前,應在箱梁前端做好觀測點,測量梁段張拉前后的標高及中線的變化。
3.6 掛籃模板前移至3#段
2#段張拉完畢即可在箱梁上放出軌道中線,安裝軌道。解除主桁架后錨,轉換為反扣輪錨在軌道上。檢查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后,即可頂推或拖拉主桁架前移。
采用上述設計的掛籃模板在馬里巴馬科第三大橋施工過程中應用非常成功,各種施工難題均得到了有效地解決,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驗證了掛籃模板的很多優點。
(1)快: 立模、拆模速度快,組拼簡單,操作簡便、快捷。
(2)表面成型質量高: 由于采用大面積鋼模板,混凝土面分縫少,表面平整度高,外觀質量高。
(3)安全:在掛籃四周、上下設圍欄,底模下部安裝安全網。
掛籃模板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并且具有快速、經濟、方便的特點,可以將其作為目前路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首選。此類模板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劉 超(1983- ),男,湖北十堰人,分公司副總工程師,工程師,學士,從事水電工程及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李燕輝)
三峽工程設計專家鄭守仁院士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7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委總工程師鄭守仁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在武漢舉行。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理事長、水利部原副部長矯勇,長江委黨組書記、主任魏山忠向鄭守仁頒發獎章和證書并送上鮮花。矯勇指出: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是國際壩工界的最高獎項,獲獎者均是國際壩工界的領軍人物。鄭守仁院士獲此殊榮,既是他個人的成就,也是國際壩工界對三峽工程設計的點贊,是我國壩工界的大事。我國的壩工建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很快,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鄭院士這樣的老一輩科學家和當代壩工專家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學習鄭院士身上“水利萬物而不爭”的崇高品質,作為三峽工程設計總工程師,鄭院士不居功、不爭名,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己任。要學習鄭院士身上“潤物細無聲”的品質。在工程設計中,鄭院士不僅發揮個人的技術專長和經驗智慧,總攬設計全局,更海納百川,發揚團隊精神,以身作則,以榜樣力量帶動著整個三峽設計團隊,攻克了一個個工程設計難題。要學習鄭院士“滴水穿石”的品質。三峽工程的質量是千年大計,成大事者必作于細。鄭院士對每一塊大壩的基礎,每一項分部工程,每一次工程驗收都嚴格要求、一絲不茍。三峽工程優秀的質量與鄭院士這種持之以恒、敢于負責、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鄭守仁說:三峽工程是幾代人共同努力奮斗、集體智慧的結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長江委第一任主任林一山帶領長江委職工開始了三峽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三峽工程能取得成功,離不開水利部、長江委以及各地、各部門的技術攻關,共同解決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今年是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的第10個年頭,從目前各項資料和技術指標來看,三峽蓄水是成功的,建筑物的運行是安全的。隨著工程的平穩運行,三峽工程的效益會越來越突出。鄭守仁表示: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三峽工程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將不斷顯現,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三峽綜合效益有關方面的研究。
2017- 07- 25
U44;U445
B
1001- 2184(2017)05- 006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