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敏
(四川華電瀘定水電有限公司,四川 瀘定 626100)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推動“一崗雙責”落地生根
賴 敏
(四川華電瀘定水電有限公司,四川 瀘定 626100)
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健全完善“一崗雙責”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明晰工作內容,制定完善追責程序,緊緊圍繞思想建黨、制度建黨、作風建黨的要求,強化對權利運行的約束和監督,規范各級管理人員的廉潔從業行為,探索更為有效的工作方法,解決黨風廉政建設管理上的盲點。
從嚴治黨;一崗雙責;落地生根;舉措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根本指針,落實“一崗雙責”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反腐敗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黨員干部責無旁貸的職責所系。當前,在全面推動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向縱深發展的時期,部分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存在的認識滯后、角色缺位、措施乏力、考評單調、追責不力等不足和差距,必須澄清模糊認識,采取有力舉措,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落地生根。
1.1 落實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需要
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重要體現,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任務,國有企業不能置身事外。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越是面臨困難復雜的形勢,越要充分發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保駕護航作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放到全局中來謀劃和推動,認清形勢、找準差距、直面問題,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地生根,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保證。
1.2 貫徹落實黨規黨紀制度的需要
十八大以來,中央扎緊制度的籠子,修訂出臺的《中國共產黨廉政自律準則》等黨內法規超過60部,這些黨規黨紀是執紀的尺子,學深悟透、學以致用,才能精準執紀、發揮作用。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以及這些新的規章制度與原有的規章制度既有交叉、又有融合,甚至還有分歧、有矛盾的地方,給制度的執行帶來一定的迷惑和困惑,對新舊規章制度進行梳理,有利于吐故納新、完善體系,有利于理清思路、捋順程序,把新的規章制度與實際工作有效結合起來,把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1.3 解決企業自身存在問題的需要
當前,一些企業在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評、“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執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內部控制評價等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有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監督責任未壓實、決策過程不規范、制度執行跑偏、思想意識淡薄等,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在監督執紀問責的過程中用好黨規黨紀的尺子,精準執紀、嚴肅問責,把握好“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重要思想,鼓勵創新、允許失誤,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
2.1 認識不到位
對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有的不想抓,認為業務工作是務實,黨風廉政建設是務虛,“兩張皮”現象普遍存在;有的不真抓,覺得出力不討好,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只喊口號、光說不練,滿足于一般部署與要求,很少落實指導與檢查,敷衍應付了事;有的不會抓,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學習、不了解,對如何抓、怎么抓不思考,往往“以文件落實責任”照抄照搬,把業務工作與黨風廉政工作割裂開來,不能發揮互相推動作用。
2.2 責任不明確
在責任分解上,有的單位沒有立足本單位、各崗位實際進行責任分解,存在照抄照搬的現象,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在責任內容上,有的單位簽訂的《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千篇一律,沒有體現不同職級、不同部門應該履行什么責任、哪些問題上承擔責任、具體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作表面文章。
2.3 制度不完善
上級公司根據黨風廉政建設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及時新增及修訂了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若干制度,但上級公司制度指向性強,基層單位貫徹落實起來還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研究制定適合本單位工作的制度。如果基層單位制度“廢、改、立”不及時,則會造成執行的迷惑,不知如何去做,也導致不能有效落實責任考核。
2.4 監督不到位
當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主要還是靠年初分解、年中督查、年終考核三個時段,日常監督做得不夠,致使一些黨員干部平時對黨風廉政建設聽之任之,不安排、不布置、不匯報、不督促,臨到檢查時突擊應付、資料造假,以“假落實”欺騙組織和群眾。
2.5 考核不規范
有的單位責任考核流于形式,即使發現了責任落實不力的問題,也顧及情面,不愿下狠手,僅限于批評、談話等手段,較少給予組織處理和黨紀政紀處分。有的單位追究責任怕影響團結,搞盲目的內部“團結”,有的單位責任追究不癢不痛,責任追究失之于寬、軟,起不到威懾作用。考核運用模糊,獎罰不分明,責任制考核結果與黨員干部的獎懲、選拔任用脫鉤,存在“抓與不抓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
3.1 加強教育引導,促進明責知責
3.1.1 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針對不同的職級采用不同的教育平臺、宣講不同的教育內容、指導形成不同的履責方式。利用黨委中心組學習平臺,加強中央精神、黨規黨紀、上級公司決策部署、規章制度的學習,對照黨委主體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責任內容,著重“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促落實”;利用紀委中心組學習平臺,加強黨內法規、案例警示、監督制度、問題通報的學習,對照紀委監督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監督內容、監督方式,著重“監督、執紀、問責”。
3.1.2 加強教育的“政治性”
提高黨員干部政治思想覺悟,牢固樹立敢抓敢管是膽識、會抓會管是本事、不抓不管是失職的理念,可借鑒寶珠寺電廠理論、實踐、助廉“三課堂”教育模式,強化思想武裝。
3.1.3 引導教育的“自覺性”
引導黨員干部自我加壓自主學習,學深悟透上級公司文件精神及制度要求,并學以致用,避免“走馬觀花”。經常思考如何把中央會議精神、上級公司決策部署落實到工作中,找準切入點、結合點,經常思考業務工作中的風險點,把廉政風險防范抓牢、落實落細,增強落實責任的本領。
3.2 全程留痕管理,促進履責盡責
3.2.1 紀實留痕全覆蓋
責任書、責任清單、承諾書、廉政學習、談心談話、工作匯報、檢查、指導、考評等都要作為落實責任的痕跡,通過全程紀實留痕激發黨員干部責任意識,實現從把責任記在紙上向將責任扛在肩上的轉變。可借鑒瀘定公司《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臺賬》做法,將各級黨員干部落實責任情況記錄在冊。
3.2.2 定期審閱
定期審閱,分管領導定期審閱紀實記錄,全面了解責任主體對落實責任的思想認識是否到位、工作思路是否清晰、工作措施是否扎實,督促黨員干部增強“主動記”的思想自覺和履職自覺,做到“責任清、情況明”。
3.2.3 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公司紀委、黨委日常抽查、定期核查,促使責任主體照單履責、全程留痕,自覺開展紀實工作,保證記錄的連續性、完整性。對檢查發現的履責記錄不完整、不規范等問題督促責任主體及時整改,對工作不認真、敷衍塞責的進行提醒約談。
3.3 完善考評機制,有效督責評責
3.3.1 考評內容
把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部署、任務落實、年底工作總結情況納入考評內容,確保工作鏈條的完整性、閉環化。把制度建設、風險防范、制度執行納入考評內容,維護制度的嚴謹性、權威性。把內外部審計監督、年度內控查評、效能監察、專項治理等查出問題整改納入考評內容,促進問題整改、標本兼治。把廉政自律、廉政提醒、述責述廉等情況納入考評內容,促進律己律人、接受監督。
3.3.2 考評方式
注重履責過程考評,可借鑒廣安公司過程監督方式,建立《監督執紀記錄表》,把考評融入日常監督之中,為考評提供基礎支撐,把常態痕跡式監督作為督促責任落實的有力武器。
3.3.3 責任追究
注重條款設計的精準性、可行性,違反“規矩”如何追責,要明確明晰,追究的責任人不可模棱兩可,留任意裁量的口子,著力消除制度執行的“彈性空間”和“死角地帶”。
3.4 強化結果運用,嚴肅追責問責
3.4.1 嚴要求
用《中國共產黨廉政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尺子衡量干部的言行,對于一些對自身要求不嚴的干部,或者發現的苗頭性問題,決不能視而不見,裝聾作啞,要敢于批評,及時打“預防針”,早防范、早警示。
3.4.2 嚴懲戒
“板子”只有打到具體人身上,“高壓線”才能帶“高壓電”,制度才能有威懾力。要本著不解決問題不放過的原則,對于反映出的問題,該處理的必須處理,該糾正的必須糾正,決不能捂著蓋著,失之于寬、失之于軟,讓干部有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
3.4.3 多掛鉤
強化考核運用,可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融入年度績效目標責任書的做法,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結果與干部績評定、評先評優、薪酬績效、選拔任用等掛鉤,以真槍實彈的結果運用推進責任落實。
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必須 健全完善“一崗雙責”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明晰工作內容,制定完善追責程序,緊緊圍繞思想建黨、制度建黨、作風建黨的要求,強化對權利運行的約束和監督,規范各級管理人員的廉潔從業行為,探索更為有效的工作方法,解決黨風廉政建設管理上的盲點。黨委要從加強領導,選好用好干部;堅決糾正損害職工群眾利益的行為;強化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源頭上防治腐?。蝗χС旨o委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管理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當好廉潔從業的表率等方面出發設計好制度框架,確?!耙粛忞p責”取得實效。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落實黨風廉潔建設“一崗雙責”也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必須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持續發力,不斷在實踐中改進、在鞏固中提升,著力構建反腐倡廉的堅固防線,為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賴 敏(1972- ),男,四川榮縣人,畢業于四川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專業,政工師,四川華電瀘定水電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責任編輯:卓政昌)
2017- 08- 03
U665.13;F530.65;D523.32
B
1001- 2184(2017)04- 0134- 03
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