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洲+陳衛竹+吳金鵬

摘 要:針對“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結構可持續發展問題,綜合分析地區人口統計指標(性別比、總人口、農業人口比重、農業平均人口比重、戶數、年平均每戶人口和年平均人口)和增長模式指標(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密度),建立最優出生率計算模型和Leslie人口預測模型,運用MATLAB軟件求解,得出 “二孩政策”實行與否對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影響和實行時的最優出生率,同時預測全面放開生育政策時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
關鍵詞:人口結構;灰色預測法;最優出生率;Leslie模型
中圖分類號:C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7-0056-03
引言
自20世紀70年代初啟動實施嚴、緊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中國少生了4億人[1],對控制人口增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優生優育政策的指引下,我國人口質量顯著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譬如生育率偏低、男女比例失衡、人口老齡化情況嚴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對我國人口結構可持續發展不利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開放單獨二孩”政策,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放開“二孩政策”,規定符合條件的夫婦允許生育“二胎”。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如張哲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一文中,從單獨二孩政策實施的意義及帶來的影響出發,得出不僅大城市的生育意愿很低,農村人口的生育意愿也很低的結論[2];吳耀祖基于一次線性擬合對單獨二孩開放政策進行研究,得出我國人口在2040年將會出現負增長狀態的結論[3]。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最優生育率模型和Leslie人口預測模型對基于“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結構可持續發展做定量分析,推出“二孩政策”實行與否對我國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影響,并計算實行“二孩政策”時的最優出生率,預測全面放開生育政策時我國的人口結構變化趨勢。
一、數據來源與模型假設
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為了便于解決問題,提出以下假設:(1)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人口不會因自然災害、突發事故或戰爭等而受到影響;(2)我國人口沒有遷入和遷出;(3)人口增長只與人口基數、生育、死亡和老齡化有關;(4)一段時期內,我國人口的死亡率不發生大的波動,不同年齡段人口的分布也不隨時間發生變化。
二、“二孩政策”對中國人口結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一)不實行“二孩政策”對我國人口結構的影響
1.研究思路。采取優化的灰色預測模型[4],通過MATLAB軟件對人口結構從性別比(X1)、總人口(X2)、農業人口比重(X3)、農業平均人口比重(X4)、戶數(X5)、年平均每戶人口(X6)、年平均人口(X7)、自然增長率(X8)和人口密度(X9)九個方面進行預測,并對所得結果進行后驗檢驗。
通過Eviews軟件分別得到上述擬合函數的擬合曲線,以性別比(X1)為例,其擬合曲線(如下頁圖所示)。
3.結果分析。由擬合曲線可知,當不實行“二孩政策”時,未來二十年內,總人口呈現上升趨勢;性別比在1.1左右上下波動;農業人口比重在10%~40%之間波動;人口自然增長率維持在12%左右并呈現下降趨勢;戶數有所增加,且平均每戶人口在2.6~3.8人之間波動并維持在3.1人左右;平均人口呈現上升趨勢;農業平均人口比重處于0%~40%之間并維持在20%左右;人口密度保持平穩。
(二)實行“二孩政策”對我國人口結構的影響
1.研究思路。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投入要素,人口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內,過高或過低的人口數量都有可能阻礙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而最優出生率恰是使未來就業人口達到經濟增長所需人口數量的當年出生率。故可以通過計算 “二孩政策”下我國的最優出生率來判斷政策實施對我國人口結構的影響。
2.研究方法。利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5],得到結果(如下表所示)。
由下表可得占主要成分的三個因素:性別比、自然增長率和第一產業從業人口比重。運用Matlab軟件進行灰色模型分析,預測在不實行二孩政策的情況下,未來二十年的人口結構變化趨勢。
3.結果分析。我國應當適當加大生育比例,使0~14歲的人口比例逐步增加到23.6%,因此,“二孩政策”的實行會使中國人口結構更加合理。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若保持原計劃生育政策,我國的人口總數將呈現上升趨勢且自然增長率會有所下降,則在控制人口的同時會不斷加大未來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利于我國人口結構的可持續發展;若通過實行“二孩政策”適當加大我國的生育比例,使0~14歲的人口比例逐步增加到23.6%,我國的人口結構將更合理[7]。同時,人口數量的提高也將彌補勞動人口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能力,維持人口結構的合理性,還可使人口性別比例回歸正常水平,降低老齡人口比重,延緩老齡化的步伐,最終實現人口結構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陶濤.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應[J].人口研究,2011,(1).
[2] 張哲.單獨二孩政策實施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報,2014,(2).
[3] 吳耀祖.基于一次線性擬合二胎開放政策的研究[J].科技咨詢,2014,(28).
[4] 周瑞平.河北省GM(1,1)模型灰色預測法預測城市人口規模[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5,(1).
[5] 劉月蘭.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兵團人口可持續發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8,(4).
[6] 蔡吉花.馬爾可夫鏈的離散人口預測模型及其應用[J].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2014,(3).
[7] 楊競.“單獨二孩”政策對陜西人口結構的影響[J].中國統計,2014,(7).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