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玥珩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變革也影響著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的變化。作為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的需要,為社會提供各種社會服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勞動工資統計質量成為統計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事業單位 勞動工資統計 改革
引言
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影響著作為國有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也在發生改變,勞動工資統計主要反映基層單位人力的投入、勞動力的流向、從業人員和職工的規模及結構、勞動報酬和工資的水平等情況,這些資料為各級政府制定各項勞動政策,實行宏觀決策和調控提供了重要依據。對于目前勞動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不切實改變現狀,則會影響著國民經濟統計的發展,因此,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對事業單位勞動工資統計現狀進行改變[1]。
一、勞動工資統計的基本闡述
(一)勞動工資統計當下的發展特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勞動工資的統計隨著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改制進一步深入,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個數逐年減少,而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的企業發展迅速,統計范圍越來越廣,難度也越來越大。原有事業單位勞動工資統計的制度已由發放工資負責人統計變為勞動用工負責人統計。對于不同事業單位而言對所處領域的管理不同的單位使用新的統計原則時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平均工資的計算和變化都有著影響作用。科技水平的進步也帶來技術的創新化發展,為滿足企事業單位日益增長的勞動工資統計需要,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也提高了技術要求。
勞動工資統計主要反映一個單位的部門人力資源的種類、人力的投放數量、勞動力的流向、從業人員和職工的規模及結構、勞動報酬和工資的水平等多方面的情況。事業單位勞動工資統計中涉及的內容包括階段性報表、年終報表、日常工作管理報表等,按照報表不同的種類分門別類。當下勞動工資統計的發展特點是基于勞動工資統計基本要求上針對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的進一步要求,要求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更精確、更有效、更及時、更全面、更完善。
(二)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重要性
勞動報酬也構成了國民經濟的一部分,反映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關于勞動工資統計的數據更精確全面,其數據所具有的價值越高,為各級政府制定各項勞動政策,實行宏觀決策和調控所參考的價值也就越高。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就事業單位而言也反映了該事業單位經濟發展狀況的趨勢變化,所以其統計工作質量也抉擇著勞動力和勞動收入的分配狀況,也是事業單位進行職員招聘、工資標準調整制定等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參考,對制定勞動工資標準以及國家出臺新的經濟計劃的制定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國民的保障制度提供精準的數據,從未來看,也決定了其事業單位的發展方向。
二、勞動工資統計的現狀及問題闡述
(一)勞動工資統計的現狀
原有事業單位勞動工資統計的制度已由發放工資負責人統計變為勞動用工負責人統計,這一制度變化使得采取勞務派遣形式的用工方式的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國家在原則上將在職工和勞務派遣工兩類組合為一部分,計算一個平均工資,然后將其與上一年的在職工平均工資進行比較計算平均工資。
勞動工資統計信息技術化給工資統計帶來挑戰和機遇,信息技術化的手段在勞動工資統計方面的運用,提高了工資統計工作的效率,將復雜化、數量多的工資統計工作轉向精準化、全面化的水平。由于目前事業單位的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人員對于計算機水平的應用不夠熟練,對網絡平臺上運行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運行沒有儲備相關的知識,所以在勞動工資統計信息技術的要求下,統計工作人員要進行相關的調整和信息技術化業務的培訓。
(二)勞動工資統計的具體問題
目前的事業單位勞動工資統計制度不夠健全完善,使得部分單位在原始記錄、統計臺賬等工作方面存在記錄不全、賬目不清、無法查詢統計指標等問題致使統計數據不真實、不全面、不精準。在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用工中,人員的流動性大,缺乏相應的上崗證,勞動工資信息不完善等也與相關的制度和機制不健全,不規范化的工作標準有關。
事業單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偏低。在基層負責統計的工作人員很大一部分沒有受過專業的系統的統計知識教育,對新的工資統計工作所要求的計算機網絡平臺運行操作不夠熟練,而且一大部分是統計人員是身兼數職,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對于這一部分統計人員的現狀來看,并不能保證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能做到專業化、精準化的水平。
三、勞動工資統計的有效策略
單位負責人應加強重視,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制度規定健全完善統計工作開展的方法制度機制,保障統計制度,用科學合理化的方法進行工資統計工作的管理,使之更趨向制度化、規范化。建立健全統計工作質量保障體系,將勞動工作統計的各環節納入保障體制中,確保統計工作的實效性和準確性。
面對信息需求日益高漲的經濟建設中,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加強統計工作的互聯網建設,增強統計工作數據的全面性和精準性。在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部門用高科技設備來強化統計工作的硬件系統裝備,加強其信息技術化的水平,計算機處理的高效性和準確性避免了一些人工統計失誤,提升了統計數據的精準性,并且利用網絡平臺可以做到信息的平臺共享,有利于提高數據的質量。
加強對勞動工資統計人員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強化統計相關專業的系統的統計知識教育和計算機網絡教育,完善勞動工資統計人員的培訓技能。設置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增強統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將勞動工資統計基礎工作與考核掛鉤,可以有效保持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長期穩定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持續發展,作為主要反映基層單位人力的投入、流向、從業人員和職工的規模及結構、勞動報酬和工資的水平等重要參考指標之一的勞動工資統計,有待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水平的提高,統計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注重勞資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迎接機遇和挑戰,不斷在發展中健全完善統計工作制度,為統計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武生光. 事業單位勞動統計制度改革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14,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