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紅
摘 要:在基層各種基礎建設中統計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不僅可以推動整個統計行業的順利運行和可持續發展,而隨著政府機構各方面政策的涉入以及各類經濟開發園區的良好發展,基層的統計工作逐漸顯露出一些弊端和問題。
關鍵詞:統計 基層 基礎建設 新模式
近年來,由于統計改革的不斷實施使得統計工作呈現出良好發展的局面,整體的統計水平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各級的政府部門和相關的統計部門對于基層的統計基礎建設工作非常重視,而如何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和公信力是基層統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然而在統計工作的發展過程中,統計機構的設置和統計人員隊伍逐漸表現出不均衡發展的現象,而且基層的統計工作仍存在薄弱的環節,下文結合基層統計工作的新模式作出討論。
一、按月更新維護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
統計工作中的“四大工程”是一個有機整體,而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基本單位的名錄庫,也是生產數據的重要基地,只有提高名錄庫的質量并且及時的維護和更新才能為各類統計工作提供一個完整的調查的單位庫和抽樣框,那么統計數據的質量也會隨之提高,進而有利于提高政府統計部門的統計能力和公信力[1]。不斷的更新和維護才能始終保持名錄庫的使用價值,如果沒有及時的更新名錄庫會逐漸失去其使用價值,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很多基層單位的配合度較低,不能及時的更新和維護名錄庫。首先要改進以往的工作方法,實施分層維護的方法,可將基層單位對于統計調查的重要性劃分出不同的層次,并逐級分配力量進行調查和維護,第一個層面可以將規模(年定報單位)作為上限,第二層面將潛在的能成為規模的單位作為一個級別,而第三層面則是去除第一和第二層面外的其他單位,因此,在單位的級別設置和數據的額維護時需要做一些取舍。此外還要拓寬名錄庫的服務領域和對象,而這一前提是必須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共享服務,可將名錄庫列出能夠提供的信息范圍在各政府部門公示,以更好的為部門開展各項調查研究同時提供有力的幫助。其次還要加強服務社會的公眾意識,在名錄庫中應該建立社會服務平臺,性人民群眾提供服務,重要的是提供一些其他的部門不具備的指標,將名錄庫的價值發揮最大的作用,以更好的提升其影響力[2]。
二、開發統計信息系統
就現階段的基層統計建設中可以看到現有的統計制度還不夠完善,各省市以及縣級的信息化建設基本上不存在很大的問題,而基層的統計信息的建設水平卻不均衡,越到基層條件設施就越差,非常不利于源頭統計工作的效率和統計所得數據的準確性,一些鄉鎮的統計工作站知識配備了統計專用的電腦,卻沒有配備的掃描儀、打印機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導致一些投資統計和網上直報的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因此,基層的統計部門必須要開發相應的統計信息系統,以應用到有關的基層統計工作中,同時統計工作實現了網絡化,并很大程度上縮減了報表的時間,也有效的改善了由于報表問題涉及到的報表繁瑣、數出多門的狀況,并且取得了顯著地效果。首先能夠實現區域統計數據的一鍵匯總,包括全員取數、一庫多用以及專業共享等[3]。不僅如此,通過完善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給基層部門的統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人們可以通過權限、程序的設定來解決有關的數據源頭的問題,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地區的稅收狀況,也就是指稅收的增減幅度等,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形成的統計信息化快速反應機制而作出相應的調整。
三、實施統計數據質量全程控制
統計工作是一項有關政府宏觀決策、社會發展以及群眾切實利益的重要工作,也是各地黨委、政府等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手段,而統計部門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基層,如果基層的統計數據不夠準確和客觀,就很難保證統計系統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政府部門和統計部門的工作要相得益彰不能存在漏洞,做好一些統計的上報和交接工作。首先要完善相關的統計制度,確定專職人員,保證各送報統計資料的工作有序的進行,而各部門在向上級部門上報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專業性統計資料的時候應該采取抄送同級統計機構的方式,尤其是民政、稅務、質檢等職能部門,要按時向同一級的統計部門提供該單位相關的行政審批登記資料。強化對部門統計的各項監督和檢查的工作,以確保部門統計工作的規范化,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統
在每年向各級的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以及人民群眾發放相關的統計法律知識手冊,也可以對各地基層經濟主管部門的領導進行有關統計法律法規知識方面的培訓,讓各級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都能知法懂法。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統計監察單位的執法檢查,安排兩名統計人員,以保證統計工作的公平性,同時,為基層的統計工作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五、打造服務品牌
首先是要著手打造統計信息網絡化的服務品牌,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系統應急的工作預案,基層的統計人員要保持聯系,以在發生重大事件時能盡快的互相取得聯系而作出信息報告。而信息網絡要設置為內網和外網,并且24小時向政府部門和社會群眾開放,以便于人們查詢相關的信息。縣委或者區委等有關部門也能夠通過網絡來了解本縣或者本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動態,主要是指本縣的各項經濟指標,包括招商引資的動態和有關項目的具體情況,還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和進度以及財政收支等。創造服務為前提的工作目標,加強統計系統與各部門、單位之間和諧的工作氛圍,讓統計工作在全區單位中得到顯著的提升,讓統計工作成為本地區的服務品牌。
六、結束語
對于基層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和討論,并將有利于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新模式進行了總結,實現了基層工作的網絡信息化,同時加強對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的維護和更新,將基層的基礎建設和統計工作打造成本地區的第一服務品牌。
參考文獻:
[1]宋輝.統計基層基礎建設評價方法的研究[J].統計研究,2012,29(10):90-95.
[2]趙連旭.淺議加強教育基層基礎統計工作[J].管理觀察,2016,(3):121-123.
[3]張偉良,朱玉梅,馮金良,等.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推進統計基層基礎建設[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6,(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