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區:悠悠萬事,民生福祉最關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成都市青羊區人社部門的第一要務和頭等大事。2016年,全區就業創業取得新成效,推動了“雙創”再掀高潮;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越織越密的社保網絡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線;勞動關系構建、人才引進等各項工作亮點紛呈、可圈可點……一年來,青羊區切實履行保障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職責,在多個領域取得新成績,民生福祉不斷增進,民生質量不斷提升。
實施“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建立區、街道、社區三位一體的創業服務體系,鼓勵引導創業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到青羊創業就業。2016年,共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1501人,目前已就業1289人,就業率85.6%,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同時組織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1660人,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4300人,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120人。
堅持“強基礎、兜底線”,高標準推進就業精準扶貧。制訂《青羊區就業創業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將扶貧對象擴展至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城鎮居民增收對象等,積極籌辦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活動,有效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創業。2016年,全區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75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200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400人,農村富余勞動力新增轉移292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10個,開發企業崗位14000個。
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完成全區220家機關事業單位的2016年數據申報及基金征繳和養老金發放工作,全區參保人數達15812人。
推進社會保險參保監管工作。在全市率先啟動了被征地農民社保資金預存款工作,完成了9個項目共計4.6億元的被征地農民社保資金測算,并全部預存到位。為加強社保稽核力度,對331戶參保單位實地稽核0.85萬人次,補收社會保險費85.79萬元。嚴格社會保險待遇支付,按時足額發放養老待遇,發放退休人員養老金共計6.64億元。建立健全基金監管聯系會議制度,加強日常巡查、專項檢查、舉報查處力度,不斷強化基金監管工作,確保基金安全運行。
強化企業監管。扎實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和擴大集體合同覆蓋面,完成221戶企業薪酬調查工作。加強行業監管和專項檢查,對全區勞務派遣單位展開安全生產檢查、勞動用工審查,督促38家單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要求23家單位為200余名勞動者補簽訂勞動合同。
加強監察執法力度。推進“兩網化”建設,提高對企業用工行為動態檢查主動預防的能力。2016年1—10月受理投訴舉報276件,按期結案率100%;處理群體性勞資糾紛25件,涉及農民工6300余人,涉及勞動報酬糾紛金額21893萬元,現場協調追討糾紛金額9635萬元。
完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全區90個點位的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達標率100%。2016年1—10月共立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943件,目前結案876件,結案率92.9%。各類信訪件全部在規定時間內辦結,結案率達100%。
抓好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牽頭組織實施了《主導產業急需緊缺人才開發計劃》《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技能精英人才培育工程》三大人才工程;根據成都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的統一部署,做好全區人才資源統計和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崗位需求的調查工作;安全有序地組織完成了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英語、一建、二建、會計師、執業藥師資格等考試,共計9300人。
抓好全區干部隊伍建設。與區委組織部在全區開展了科級領導干部競爭性選拔工作,做好全區科及科以下干部培訓、考核獎懲、輪崗交流、掛職鍛煉、人事檔案缺件材料審核梳理工作。平穩完成了2016年成都市80名招考公務員的考察工作,按計劃推進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有序推進工資制度改革。全年引進各類人才1608人,其中黨政人才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241人,碩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193人,進一步優化了干部和人才隊伍結構。
成都市青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