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著力建設貧困山區人社公共服務體系
廣元市人社局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貧困山區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堅持目標、問題、責任“三導向”,著力建設“四更加”貧困山區人社公共服務體系,竭力滿足全市人民對人社民生的最大需要。
堅持目標導向,把體系建設的方位定得更準
針對廣元全域山區、全域邊緣、全域貧困和農村交通落后、人口居住分散、群眾辦事困難的客觀實際,廣元市人社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要求,積極探索全面建設“更加具有貧困山區特色、更加適應鄉村經辦業務、更加利于百姓只跑一次、更加確保群眾普遍滿意”的貧困山區人社公共服務體系的新定位,廣元市委、市政府給予充分肯定。
堅持問題導向,把體系建設的特色抓得更亮
一是以解決服務平臺“腳趴手軟”問題為導向,合力建設“圈”“所”“站”“電”立體服務網絡。按照“10+5”的要求,在全市普遍建成較為完善的人社經辦業務城市10分鐘辦事圈和農村5公里辦事圈,縮短群眾辦事時間和地理半徑。按照“三更”要求,在人口規模較大、區位優勢明顯、對周邊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中心鄉鎮,集中打造50個“全功能一窗式”區域性服務所。按照“相對集中”要求,采取共建共享模式,打破現有行政區劃界線,以農村地域和易地扶貧搬遷形成的一定規模人群為依托,在多個相鄰行政村交界處聚居區集中打造500個標準化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服務站。
二是以解決服務基礎“鄉村梗阻”問題為導向,通力構建“互聯”“共享”線上辦事體系。大力實施“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在全省率先建立金保工程專網與廣元電子政務外網聯通安全防護系統,利用通村光纖聯通全市所有行政村人社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大數據聯動指揮平臺,推動線下業務經辦向線上、指間服務拓展。
三是以解決服務機制“縱橫失調”問題為導向,奮力推進“延伸”“整合”優質高效服務。堅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重點,主動減權、放權、治權、維權,著力優化經辦流程、簡化辦事手續,全面深化“經辦服務在鄉鎮、收支業務在銀行、核算審核在經辦、監督管理在行政”運行模式。大力推行綜合柜員制,加速實現社保各類業務“一窗辦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
四是以解決服務能力“參差不齊”問題為導向,聚力創新“培養”“激勵”考核評價機制。每個鄉鎮(街道)配備編內人員2人以上、村(社區)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人員。實施“萬名人社政策義務宣傳員”和“百萬人社政策明白人”培養計劃,確保城市社區每200人、行政村每300人中有1名人社政策宣傳員,帶動培養百萬人社政策明白人,努力實現“家家都有明白人、共享人社惠民策”。在全市系統開展“提能力增激情”“嚴紀律轉作風”“作表率強帶動”三大行動,完善市級負責培訓縣級師資骨干人員、縣級負責培訓鄉村兩級服務人員的培訓體系,健全“馬上辦”“限時辦”“認真辦”工作制度,創新干部職工“日記錄、周點評、月考核、年樹標”激勵機制,激發 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激情,提升便民利民惠民質效。
堅持責任導向,把體系建設的質效提得更高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全面提升人社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加速形成“全市通辦”“同城通辦”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的人社服務新格局,永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作為全市“四更加”貧困山區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檢驗標準。廣元市政府成立由發改、財政、公安等10余個部門組成的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市政府分管領導堅持聯席會議親自主持、建設問題親自過問、部門協調親自出面、研討建設方案親自拍板。市人社局與縣區人社局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項目落實、職責分工、責任追究等市縣聯建制度,局內健全完善逐級負責、分線實施的“梯級管理模式”,加快建成全市統籌、標準統一、智慧融合、方便快捷的“四更加”貧困山區人社公共服務體系。
(廣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匡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