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中市平昌縣回引創業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已連續4次成功舉辦返鄉創業報告會,連續3年成功舉辦“三十二梁創業論壇”,組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東城物流園、施邁電子產業園相繼被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園。
2017年2月,在全省優秀農民工暨返鄉創業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上,平昌縣創業代表被表彰為返鄉創業明星、返鄉創業示范企業、優秀農民工。6月,平昌縣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全縣基本形成“鄉鄉抓回引、村村有項目、人人齊參與”的全民創業生動局面。2017年以來,全縣回引創業724人,其中創辦經濟實體173家,退出貧困村回引產業項目41個,推薦參加創業能力提升培訓117人。全縣回引企業計劃投資6.7億元,實際投資2.9億元,實現產值1.59億元。全縣兌現回引創業獎補資金1.68億元。2017年已發放返鄉創業貸款68筆共計1695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6筆共計1020萬元。
成立平昌縣創業服務中心,在43個鄉鎮和15個縣城社區建設“創業服務指導窗口”,在全縣貧困村中落實勞動保障協理員機制,設立創業服務指導站,縣、鄉、村三級創業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成立了平昌縣青年創業協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搭建創業青年和大學生交流平臺,凝聚創業人才。
充分利用各類活動和電視、網站等媒體,大力宣傳返鄉創業扶持政策,開辦“創業人士訪談”“走南闖北平昌人”專題欄目;充分利用公共電子顯示屏、電視臺滾動播放“回引創業、聚焦發展”宣傳短片;開展“返鄉創業之星”“最美平昌人”評選活動,宣傳表彰創業典型。相繼舉辦的第二屆巴山芍藥花節、第二屆青花椒采摘文化旅游節、第三屆“巴山云頂”茶文化旅游節等大型回引創業項目成果展示活動,極大鼓舞了返鄉人員的創業熱情。先后舉行的全縣脫貧攻堅回引創業報告會暨2016年度“最美平昌人”頒獎大會、全國雙創示范基地啟動儀式暨“雙創之星”先進事跡報告會和第三屆創業論壇,邀請知名創業指導專家現場授課,縣主要領導親臨現場并講話,創業典型圍繞自身創業經歷作生動報告,創新創業牽頭部門宣講政策,共同唱響了返鄉創業主旋律,營造了“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的濃厚氛圍,形成了尊重創業、支持創業的良好局面。
健全考核機制,明確各鄉鎮目標任務、考核辦法。在考核方式上,采取按季督查、按季考核的辦法,一季度一通報。同時,針對問題,由縣人社局、就業局領導帶隊組建3個督查組,深入每一個鄉鎮實地督查,現場辦公,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樹立服務意識,以服務質量營造誠信高效的服務環境。設立創業注冊登記“綠色通道”,推行并聯審批“一站式”服務。鄉鎮政府和村第一書記圍繞產業發展,積極協助返鄉創業人員辦理用地、用電、用水和相關證照手續,推進路、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進新區、進園區、進景區,做到產業發展到哪里,基礎設施就配套到哪里。同時,全面落實扶持政策,出臺回引創業扶持辦法,從融資、稅費、用地、水電、獎補等方面,為投資興業者提供了更加優惠的政策條件??h財政每年投入1000萬元建立回引創業風險基金,用于撬動社會投資。2017年,縣財政追加風險基金200萬元和擔保基金300萬元,保證了返鄉創業貸款和創業擔保貸款兩項金融扶持政策順利實施。
近年來,全縣對39名“返鄉創業之星”進行了表彰獎勵,并優先從回鄉創業者中發展黨員、選用村(居)“兩委”干部、推選“兩代表一委員”,每年縣人大、政協分別邀請回鄉創業成功人士參加會議,讓他們有話語權和榮譽感,充分發揮其典型示范效應。
下一步,平昌縣將把回引創業工作和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寫好雙創示范基地建設三字經。一是“實”。把宣傳引導工作做實,把服務指導工作做實,把獎補政策兌現落實。二是“大”。結合全縣“一帶兩鎮三園”空間布局,力爭回引投資千萬以上項目,進一步擴大已有產業發展規模,拓寬脫貧奔康路徑。三是“強”。培育壯大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功能互補性強、“兩個帶動”力大的農業龍頭企業,推進優勢產業向龍頭企業集中、龍頭企業向優勢產業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