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勤
摘要:崇陽縣是湖北省枇杷主產區之一。結合近幾年的生產實踐,總結了建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枇杷豐產栽培技術,以期為促進崇陽縣枇杷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05-090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5.028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 Yield and Fine Quality of Loquat in Chongyang County
CHEN Hao-qin
(Tea and Fruit Industry Development Bureau of Chongyang, Chongyang 437599, Hubei, China)
Abstract: Chongyang county is one of the loquat main production areas in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five key techniques for high yield and perfect quality cultivation of loquat in Chongyang county, including reasonable orchard establishment, efficient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reasonable pruning, diseases and pests control. The paper's intention w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hancing loqua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ongyang county.
Key words: loquat[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high yield; fine qualit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枇杷樹[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四季常綠,是中國南方地區特產時令常綠果樹,其果實春末夏初成熟,在鮮果市場的淡季上市,售價一般10~12元/kg,種植效益是其他水果的幾倍,是一種高檔特色小水果。湖北省崇陽縣近幾年枇杷種植面積發展到333.3 hm2,2014年全縣產量250 t,2015年產量達到400 t,枇杷樹4~5年進入盛果期,每667 m2產量可達1.5 t以上,每667 m2產值可達15 000元,經濟效益顯著。崇陽縣枇杷主要栽培區位于丘陵崗地的沙坪、石城、天城、白霓等4個鄉(鎮),主栽區位于106國道沿線,交通十分便利。枇杷樹樹體耐寒性比柑橘好,但開花期在冬季,易發生凍害,表現為凍花、幼果,影響產量,而且凍害發生的根本原因以霜凍為主。為此,探討了崇陽縣枇杷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促進該縣枇杷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 建園
1.1 園地選擇
枇杷是原產北亞熱帶的常綠果樹,一般年均氣溫在15 ℃以上的地區均可栽培,其耐寒力較柑橘強,但因開花著果期在冬季,花和幼果的耐寒力遠不如枝葉。一般花在-6 ℃、幼果在-3 ℃時開始受凍,所以冬季最低氣溫低于-5 ℃的地方就不太適合栽培。年降雨量要求在1 000 mm以上為宜。枇杷對土壤和地勢要求不是很嚴格,坡度20°以下,pH 5.5~6.5,土層深厚的地段為佳,坡度在15°以上的園地應改成梯地后再種植。根據目前崇陽縣規劃區氣候情況來看,可以選擇鄰近水體小氣候、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梯地種植枇杷,專業戶新發展種植面積以6.7~13.4 hm2規模為宜,經濟效益高。
1.2 品種選擇
目前的栽培品種按果肉顏色分類主要有紅肉和白肉兩類。紅肉枇杷主要優良品種有早鐘六號、太城四號、龍泉一號、大五星、解放鐘等[1-3]。白肉枇杷品質好,是枇杷果品中的優質品種類型,主要優良品種有冠玉、白玉、麗白、軟條白沙等[4,5]。
品種選擇是栽培成功的首要條件,在選擇優質大果型品種的前提下,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市場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崇陽縣宜選擇比較耐寒的品種,如大五星、黃五星、白玉等。
1.3 定植密度
為便于園間機械化操作,其栽植密度一般按3 m×4 m定植。
2 土壤管理
2.1 施肥
枇杷比落葉果樹需肥多,尤其是需鉀量比氮、磷多,故成年掛果樹應增施鉀肥。必須結合枝梢和根系的生長及果實發育確定合適的施肥時期、種類和數量。
枇杷樹幼年期(1~3年)每年施肥4~5次,成年果園(3年以后)每年施肥3次即可。幼年果園施肥應薄施勤施,以氮、磷為主,促進枝梢營養生長,迅速擴大樹冠。
第1年定植后至萌芽2~3 cm時施第1次肥,株施尿素5~10 g,磷酸一銨5 g(或過磷酸鈣10 g)、清糞水(1∶10)3~5 kg。每15~20 d一次,促發春梢和夏梢。7~8月停止追肥,并控水,促進花芽分化,9~10月再追肥一次。第2年于2、3、5、9和11月各追肥一次,每次株施尿素50 g,清糞水(1∶10)5~10 kg,2月和11月各施過磷酸鈣100 g,3月追施硫酸鉀50 g。如果采用促花栽培措施,第3年已有一定的產量,年施肥4次即可,分別于3月上旬、5月下旬、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各施肥一次,鉀肥在3月上旬施入,磷肥在11月下旬施入,5月下旬施氮肥。
成年樹每年施肥3次即可。第1次施春梢肥,于2月上中旬施入,此次施肥比較重要,占全年的30%左右,以速效肥為主,鉀肥在此次一并施入,以促進幼果膨大。每667 m2施尿素20 kg,過磷酸鈣15 kg,硫酸鉀30 kg。第2次施夏梢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果后施入,此次施肥量很大,約占全年的50%左右,以速效氮肥結合有機肥和磷肥施用。一般每667 m2施尿素30 kg,過磷酸鈣40 kg,商品有機肥2 000 kg。第3次施秋肥(花前肥),多在9月至10月上旬,占全年的20%左右,主要促進開花,提高著果率,增強防寒、越冬能力。以遲效肥為主,每667 m2施尿素10 kg,有機肥(豬糞水)或商品有機肥1 000 kg。
2.2 排水與灌水
枇杷不耐水漬,雨季積水易造成爛根,影響生長甚至死樹。因而在排水不暢的平地或粘土上建園,每2~4行樹應開一條40~50 cm深的排水溝,以利雨季排水。7~8月花芽生理分化期更應注意排水,保持適當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實成熟期若降雨過多,易造成果實著色不良或裂果,此期應注意排水。3~4月春旱期間正值幼果發育期,應適當灌水,9~10月的夏秋干旱,對花穗的生長發育有嚴重影響,如天氣干燥也應灌水抗旱。
3 整形修剪
3.1 整形
枇杷整形采用小冠主干分層形和雙層杯狀形較為合適。
在苗木定植時不宜對苗干進行短剪,并保護好頂芽,亦不能選擇較高的苗木,一般以30~40 cm為宜。小冠主干分層形由主干分層形演變而來,該樹形產量高,負載量大,適合行株距3 m×4 m(每667 m2栽55株)的枇杷密植園。主干高30~40 cm,第1層4個主枝與中心干成70°夾角,第2層3個主枝,與中心干成60°夾角。整形方法為:選擇30~40 cm的苗木定植,栽后不作任何修剪,待其抽生頂芽和側芽(腋芽),頂芽任其自然向上生長,選留4個腋芽枝為第1層主枝,伸向4個方向,使之與中心干呈70°夾角(可用竹竿固定),其余枝梢在7月上中旬枝梢停止生長時扭梢、環割或拉平,以促進成花。中心干第2次萌發的側枝,若與第1層相距在40 cm以下,則在梢長30 cm時扭梢;若分枝距第1層在40 cm以上,則選作第2層主枝,與中心干呈50°~60°夾角,依此選留第3、4層主枝(與中心干呈30°~45°夾角)。第4層主枝留好后,剪除中心干,其余枝除主枝頂芽任其生長外,其他側枝、背上枝均在7月中旬扭梢、環割促花。雙層杯狀形的特點是樹形較矮、操作方便、通風透光好、果實質量高、主枝少、結果枝多、適合矮化密植,以3 m×2 m計劃栽植密度為宜。整形方法為:定植后在第1輪側枝中(距地面30~60 cm)選留分布均勻的3個枝作第1層主枝培養,另選兩個枝作輔養枝。在距第1層主枝80~100 cm處選留分布均勻、與下層主枝錯開的3個枝為第2層主枝,共配備兩層主枝,主枝上配備副主枝。兩層主枝之間的側枝作輔養枝,于7月對其扭梢、環割,促使成花,在樹冠擴大后影響下層光照時,將輔養枝逐年疏除。
3.2 修剪
幼年樹(1~3年)在整形期間一般不剪,因枇杷以頂芽形成花芽結果,應讓其多發枝梢,擴大樹冠和增加結果枝梢,除讓主枝保持預定角度生長外,其余枝梢均在7月新梢停止生長時對其扭梢、環割,并將中心干發出的輔養枝拉平,促使花芽分化,并適當疏除過密枝。成年樹主要在春季和夏季進行兩次修剪。春季修剪在2~3月結合疏果進行。主要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和徒長枝,并對部分老枝短剪更新,以增加春梢發生量,克服大小年結果。夏季修剪在采果后進行,主要刪除密生枝、纖弱枝和病蟲枝,并對已結果的有葉結果枝短剪以促發夏梢,疏除無葉果樁或結果枝果軸,更新一些結果老枝。過高的植株應“落頭開心”,回縮中心干,改善光照。對部分外移的枝進行回縮,使行間保持80~100 cm的距離,作人行通道,并利于通風透光。果實成熟期易遇高溫強日照天氣,枇杷易發生日灼,在修剪時可多保留頂部枝梢,使樹冠適度陰蔽,可防止和減少日灼果的發生。
4 花果管理
4.1 促花措施
枇杷早結豐產必須在幼年期加強肥水管理,并在第2年采取合理的促花措施,一般在夏梢停止生長后于7月初進行。常用方法有:①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噴15% PP333 500倍稀釋液。②7月初,夏梢停止生長時將枝梢拉平、扭梢、環割或環剝倒貼皮等。③7~8月注意排水,使土壤保持適度干燥,以利于成花。
4.2 ?;ū9?/p>
花量少和冬季有凍害的年份都應進行?;ū9胧?。?;ū9姆椒ㄓ校孩偕弦荒甓?1月上旬(開花前)、12月下旬(花期中)和次年1月中旬各噴1次0.1%綠芬威1號或其他的葉面肥。②謝花期葉面噴施赤霉素10 mg/L,花開2/3時葉面噴施0.25%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和0.1%硼砂,可提高著果率。
4.3 疏花疏果
枇杷春、夏梢都易成花,每個花穗一般有60~100朵花,多的可達150~200朵,而只有5%的花形成產量,所以必須疏除過多的花。尤其是大果型枇杷,為了生產優質商品果,必須疏除相當部分花和幼果。疏花在10月下旬至11月進行,對花穗過多的樹,應將部分花穗從基部疏除,其余花穗疏除上部小花序;中等花量的樹可將部分花穗疏除1/2??傊?,根據花量和果實大小確定疏花的多少。適當疏花后,可使花穗得到充足的養分,增加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提高著果率。疏果應在2~3月春暖后進行,疏除部分小果和病果,每穗按大果型品種留1~3個果,小果型品種留5~6個果。
4.4 大果措施
增大果實和提高品質是獲得高效益的基礎,常用方法有:①2月底、3月底和4月中旬各用吡效隆70 mg/L+赤霉素100 mg/L浸幼果一次,可增大果實;②3月上旬至4月上旬,多次噴施0.2%磷酸二氫鉀,末花期(花后5 d)和幼果期(花后10~15 d)各噴0.1%綠芬威1號或其他營養液1次,可提高著果率和果實品質;③3月中旬疏除過多幼果和小果。
4.5 果實套袋
套袋時間以最后一次疏果后進行為宜,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套袋前必須噴一次廣譜性殺蟲殺菌劑的混合液。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枇杷主要病害有癌腫病、葉斑病、炭疽病等。
病害以預防為主,主要措施:①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增強果樹抗病力,及時剪除病枝,燒掉病葉、病果,清除病源。②發病初期(3月初)噴80%大生800倍稀釋液或50%多霉清1 200~1 500倍稀疏液或80%必備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液1~2次。
5.2 蟲害防治
枇杷主要蟲害有黃毛蟲、舟蛾、天牛、刺蛾、食心蟲、蚜蟲、葉螨和袋蛾等。
黃毛蟲藥劑防治:在1~2齡幼蟲期,用20%殺滅菊酯3 000~4 000倍稀釋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稀釋液,2.5%滅幼脲3號浮懸劑1 500~2 000倍稀釋液施藥1~2次。也可人工捕捉幼蟲。冬季結合清園清除越冬繭。結合人工捕殺1~2齡幼蟲。
舟蛾藥劑防治:可選20%殺滅菊酯5 000倍稀釋液或20%甲氰菊酯3 000倍稀釋液噴霧。
桑天牛藥劑防治:可用棉花蘸40%敵敵畏50倍稀釋液塞入蛀孔,再用黃泥封堵洞口。
刺蛾藥劑防治:刺蛾俗稱火辣子、八角丁??捎?0%殺滅菊酯5 000倍稀釋液在防治其他害蟲時一并防治。
其他害蟲藥劑防治:如食心蟲、蚜蟲、葉螨和袋蛾等,可在防治主要害蟲時兼治,可選用甲氰菊酯和克螨特等藥劑防治。
參考文獻:
[1] 吳松浩,劉傳濱,文志華,等.‘早鐘六號枇杷引種及豐產優質綜合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4(11):182-183.
[2] 陳貴虎,胡平正.枇杷之王:大五星[J].江西園藝,2002(5):10.
[3] 潘玉英.大五星枇杷在施秉縣的引種表現與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2):113,115.
[4] 袁衛明,楊益花,工化坤,等.江蘇省白沙枇把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22):78-80,82.
[5] 馮健君,邱寶財,李浩宇,等.白肉枇杷品種在寧波的適應性表現與優質綠色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16(3):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