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沙拉木·衣地熱斯
摘要: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和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學校,其任務是,通過有計劃地培訓,提高學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結合新的形勢,提高學員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黨性,進一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校是每位黨員必須經歷的一個培訓場所,基層黨校承擔著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工作,是我黨培訓、輪訓各級各類干部的主渠道、主陣地,黨校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干部教育培訓的效果和質量。本文針對基層黨校在目前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而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基層黨校教育;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一、基層黨校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論講授多,實際問題研究少。
基層黨校教學專題的設置,往往按部就班上級黨校的教學計劃,或者按教師自己感興趣的申報專題來安排。教學專題的內容選擇仍停留在過去,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然而對于社會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方面的專題,很少選擇或不敢選擇,讓領導干部提高能力的教學專題設計特別少。
2.教學模式呆板,教學方法單一
長期以來,縣級黨校的備課和授課都是在傳統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段論式的教學模式指導下運行,由此授課內容的設計具有限制性,用理論解釋理論,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的政治說教感。課堂講授中絕大部分的教師以講授法為主,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甚至講稿上寫什么就念什么,平鋪直敘,一念到底,再加上手寫板書的不規范以及課件制作的粗糙簡單,使整個課堂顯得呆板缺乏靈活性。
3.自我認知不到位 缺乏責任心。
一些單位和部門領導認為干部培訓是組織部門的事,對如何組織本系統,本部門的干部教育工作,沒有明確的計劃,落實力度遠遠不夠。
4.缺乏科研,缺乏實際技巧。
有的基層黨校很少開展科研活動,即使有教研活動,但水平也不高或者只是流于形式,科研活動沒有制度化,不能夠發揮教師的整體功能,而且激勵機制還不夠完善,一些科研人員和教師還沒有認識到科研的重要性,致使科研與教學脫節,科研與社會服務脫節,或者在教學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出現了一些空洞無用的理論說教。
5.經費難保障。
基層黨校教育基礎設施一直都很落后,這就導致黨校辦學條件差,與此同時,擔負的培訓任務少,教學質量差。
6.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多種原因長期積累,造成基層縣委黨校干部培訓師資力量薄弱,很不適應中國新時期對干部培訓工作的要求。
7.教學培訓和科研咨詢脫節,黨委政府決策服務不夠。
黨校現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往往不能夠緊密結合,或者說結合得很不好,并呈現出兩張皮現象,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達不到為黨委政府決策獻計獻策的作用。
二、加強基層黨校教學工作的對策思考
1.逐步完善基層黨校教學布局。
完善“一個中心、四個方面”的教學布局結構。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核心,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黨性修養為重點,完善理論基礎、戰略思維、黨性修養三方面的教學布局。
2.精心設置黨校班次和課程。
班次設置要貫徹落實三大原則。貫徹依法辦事原則,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意見的規定,盡心盡責承擔好相關培訓班任務;貫徹量力而行原則,不能什么班都辦,廣種薄收,敗壞黨校教育的聲譽;貫徹資源共享原則,為機關部門、基層鎮街、企業事業單位員工培訓提供師資、場所和設施支持。完善課程設置,首先要做的是,加強培訓需求調研,到鄉鎮座談,發放問卷等方式,調查了解各級各類黨員想學什么,想怎么學。然后,要精心設置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菜單,讓基層黨員根據菜單來選擇教學方法,這樣不僅為黨校教學提供了教學的藍本,也讓基層干部掌握了設置教學內容的主動性,同時激發學員學習積極性。
3.規范教育,增強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首先干教領導小組,組織部,人事部門等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的要求,確保干部的培訓工作,要嚴格執行五年干部培訓規劃和年度干部培訓計劃,讓干部全員有足夠的時間參加學習培訓。要將基層干部在黨校的學習成績,黨性修養,調查和研究能力等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條件,增強黨員在黨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
重點推進研究式、互動式教學。研究式、互動式教學是以探討問題為核心,以培養分析、研究、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以教與學雙向互動交流為特征。實施時要抓好三個關鍵點:案例教學、問題教學、互動教學。案例要精心篩選、落到實際問題,問題設計要科學、切合實際,這樣才能發揮“教”和“學”兩方面積極性,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認真開展專題研討,在明確議題、充分準備、調研閱讀、擬定提綱的基礎上,集中進行大班、小組課間研討。
5.規范教與學管理體系。
建立集體備課制度。每期主體班專題授課的新課要集體備課,就教學的思路、內容、設計等有關問題進行研討、把關。專題課講授后,及時開會總結經驗,剖析問題,形成共識。現在基層黨校教師課時不多,要力求成為精品課。黨校教學骨干都集中在教研室,教研室建設關系到教學的成敗。要加強教研室力量配置,由教師、名師和學科帶頭人負責抓教研室工作,充分發揮各個教師在教學和教研方面的優勢。
6.健全教師制度化管理。制定教師崗位職責、工作守則、授課工作量、新課試講、下班聽課和參加學員討論等制度。制定競爭機制,承擔主體班的專題課教師要通過試講,試講不合格者不能上講臺,有條件的黨校可以實行專題競標授課。對教師的工作量和教學效果,建立系統完善的量化考核評價機制,考核程序應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完善課時津貼和獎懲制度。
7.嚴格學員管理。制定學籍管理制度、面授考勤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學習考核制度、考察調研制度和廉政建設制度等,要符合科學、規范、可操作這三個要求。
8.提升黨員素質,加強黨校師資隊伍建設。黨校教師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要加強理論學習,理解黨校學習的精神實質,要深入基層去了解實情,熟悉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和典型案例,將其了解的實際情況融入到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當中去,要努力提高黨校教學的藝術性,提高授課技巧,增強教學的互動性,要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全面考核黨校新進人員和黨校工作的適應性,提高基層黨校全體人員的綜合素質。
9. 組建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要組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能滿足不同層次干部教育培訓需要的師資力量。對現有的教師隊伍,特別是中青年骨干教師,采取掛職鍛煉,進修深造,承擔科研課題,定期組織學員評課評教等措施,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
結語:基層黨校教育目前雖然存在許多不足,也有一些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每位正在黨校學習,或者已經在為人民服務的黨員也應該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努力克服實際條件的缺乏與不足,把基層黨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爭取做到更加完善,更加系統化。
參考文獻:
[1]鈡龍標 趙曉呼.黨性教育的困境與突破[J].2014年05期。
[2]陳燕楠.關于黨性教育時代性和科學化的思考[J].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