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華

【摘 要】 目的:探討眼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防范對策。方法:分析眼科住院患者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結論:通過分析,總結并實施護理措施,對保障住院患者安全,提供優質化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眼科住院患者 護理安全管理 防范對策
1 導言
安全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備條件,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控制和消化不安全因素,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和事故的客觀需要。由于眼科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多數人視力障礙、年老、全身性疾病病情復雜、外傷情緒激動等因素,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墜床、誤食、磕碰、燙傷等意外的機會高于其他科室患者。因此,我們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對影響護理安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對隱患提出改進及防范措施,采取人文關懷及安全防護,提高本科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及護理質量。
2 眼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
2.1 專科疾病因素
眼科多數患者視力下降、視野減小、暗適應能力下降、術眼或患眼敷料包扎等原因,造成患者行動不便,發生跌倒、碰撞、誤食等意外事故的危險性增高。
2.2 跌倒
根據對50例患者的隨訪調查,約80%以上的眼科患者視力存在不同程度障礙。由于病區地面光滑、潮濕、有障礙物,或者病房內、過道內障礙較多、俯臥時間過長等因素,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穩而跌倒。50例患者的隨訪調查中,因患者術后臥床時間長、特殊體位等原因,在起身時容易發生跌倒或墜床的有5例,約占10%。
2.3 誤食
對于一些老年性白內障、青光眼等患者,因視力障礙發生誤食的較多。誤食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由于患者視力下降、年老記憶力減退等因素,在服藥過程中漏服、錯服的事件屢有發生,因此住院患者的服藥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4 眼科護理人員缺乏嚴重
眼科護理人員總人數明顯比國家規定的標準要低,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醫院對這方面的不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護理工作較為辛苦,責任又重大,地位和待遇都不高,導致了護理人員流失的現象常有發生。而本次所說的眼科護理人員的缺乏并不僅僅是指人員數量上的缺乏,也包括對其管理制度上的不夠完善,護士本身的綜合素質也不高,很多都是一些低學歷低年資的護士人員,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法律常識也淡薄,還缺乏相關的對應專業知識。更缺乏面對眼科患者的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缺少預見性,處理事件的應急能力也不夠強。在現實的操作中,患者在住院期間也會存在又多重疾病的可能性,這就涉及到了許多專業上的醫療情況。
2.5 環境因素
眼科少不了會有眼部的檢查,有許多精細的檢查都需要經過檢驗鏡和裂隙在暗室里來進行,那么暗室自然就成為眼科檢查的一個必不可少重要環境。暗室里的光線相對較差,更何況眼科疾病患者又有著視力障礙,對所處的環境也極為陌生,在對這樣的環境還沒有完全熟悉和適應的情況下就開始檢查,極其容易出現碰傷、磕傷,摔跤的現象。有些醫院并沒有采用防滑地板,若是地面太過光滑和潮濕,或過道的障礙物太多等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因為摔倒而發生骨折的情況。
3 防范對策
3.1 規范護理操作,強化風險預見性
為了預防沒有必要出現的眼科護理中患者眼部損傷的現象,就需要在護理的操作中嚴格遵守:準、穩、輕的三字原則,還要經常對操作水平不同及資深的護理人員實行考核,只有考核過關后才能去進行具體的實際操作,這樣就能預防對患者造成的不適感和結膜上的損傷。
3.2 建立安全的住院環境
暗室內儀器及物品擺放位置固定,檢查時專人陪伴并做好攙扶工作,協助患者擺好體位。病房地面干燥清潔無障礙物,床頭桌椅暖茶壺擺放有序,位置相對固定。鼓勵患者使用床頭尋呼裝置,主動尋求幫助。同時,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患者懸掛防摔倒、放墜床的明顯標識,提醒護理人員及家屬加強防護,防止患者摔倒碰傷或燙傷。暗室內儀器及物品擺放位置固定,并安排護士在暗室內攙扶患者,有效地幫助醫生完成檢查,在攙扶患者的時候,我們與患者面對面,護士的雙手拉起患者的雙手,患者向前走,護士退行,讓患者不再有踩空的感覺到檢查臺前先讓患者扶住凳子再協助其坐穩;然后一手扶住患者的頭后,林一手扶住前額,慢慢向前移,平穩地將下巴放在支架上,前額貼近額頭架,檢查時囑其不要變動頭位和體味,以免儀器碰傷。
3.3 加強病房巡視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視力嚴重低下、高齡神志障礙患者要求家屬陪護,以便給予生活照顧。同時,應加強巡視,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給予幫助解決。按時監測血壓血糖變化,鼓勵病人表達出內心感受,有困難和疑問及時提出,消除不良情緒對疾病影響。
3.4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在科內營造學習氛圍,每天利用晨會時間,學習一種疾病的簡單疾病知識護理及注意事項。或者報告一個病例,通過討論加強護理人員的溝通技能力及專業技能。同時,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及法律意識,使其高度重視危及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及隱患,提高其責任感及消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提高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
3.5 自動并認真落實風險管理制度,加強風險管理
要加強風險的管理,首先就要先做到健全護理風險的管理制度,組織護理風險管理的小組,對經常發生的突發事件和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風險事故制定和計劃處應急的預防方案來增強練習。不斷增加眼科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專業技術,重點觀察并細心護理高風險的老年患者和小二患者,若老年患者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其意外風險的發生率就比較高,而危險性也就更加的大,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為常見。因此在對老年患者護理是一定要高度重視,最好是能安排家屬在旁照顧和陪伴,于家屬做好溝通,對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及時告知,健全簽字制度,并耐心做好對家屬的健康知識方面的宣傳,加強陪護和防止發生意外。
4 結論
綜上可知,疾病的特殊性是眼科發生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定制完善的護理實施,重視每一個護理細節,實行優質化服務,健康宣教安全教育到位,提高護理風險的防范意識,優質高效的完成每一項護理操作,保證患者的有效治療及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尹麗媚.眼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11:62-63.
[2]趙建芳.眼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1,08:118-119.
[3]曹亞.眼科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管理[J].南通醫學院學報,2014,0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