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瑾睿
摘要:禮儀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當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素養水平不高,基于此,文章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現狀,為如何提升高職大學生禮儀素養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 禮儀素養 缺失 原因 對策
禮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優良傳統,古訓“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與人,不失言于人”,教育人們要有禮貌,不能粗暴。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人和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禮儀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也將一個人禮儀素養作為衡量其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重要標準。高職大學生作為國家培養的青年人才,其禮儀素養教育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現狀
(1)缺乏課堂禮儀。高職生課堂禮儀的缺乏表現在不按時上課、遲到早退、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尊重教師備課成果等方面,有一些學生還會在課堂上頂撞教師。
(2)缺乏尊師禮儀。在高職院校中,經常會看到一些高職生見到老師不主動打招呼:在進出教師辦公室的時候不敲門;和老師談話的時候不會使用禮貌性的語言。
(3)食堂禮儀缺乏。在高職院校中,很多學生在就餐結束之后沒有隨時收拾餐盤的習慣。會將垃圾隨地亂扔。缺乏基本的用餐禮儀。
(4)缺乏宿舍禮儀。一些高職院校學生在起床之后沒有隨手疊被的好習慣。很多高職學生在軍訓后就不再嚴格要求自己。晚上就寢熄燈之后,一些高職學生會在宿舍走廊里大聲喧嘩,嚴重影響他人作息。
二、高職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的原因
(1)家庭因素導致高職學生禮儀素養缺失。一些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導致其在為人處事上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他人的體諒。加上一些高職生家長不注重自己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2)基礎教育中禮儀教育的缺失。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缺乏禮儀方面的教育,加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職生將時間大多用在應對考試上.忽視了對個人道德、修養、素質的培養,由此導致高分低能的現象。另外,在基礎教育中,教育人員過多將成績作為評判一個學生成才的唯一標準。沒有考慮到對學生禮儀素養的關注。
(3)高職院校禮儀課形式化嚴重。高職院校的禮儀課大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和接受理論知識,無法充分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結合,導致高職禮儀素養教育如空中樓閣。很多學生會很快忘記所學的課程,無法將禮儀理論應用到個人實際生活中。
三、高職學生禮儀素養教育實現策略
(一)提升高職學生禮儀意識
高職學生提升禮儀意識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禮儀的教育不是以行為為中心,而是以人為中心,禮儀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為此,禮儀教育不僅是一種行為上的訓練。更多的是一種個人內在思想意識的培養。因此,高校需要引導學生加強對禮儀教育的重視。讓學生認識到禮儀素養提升是個人發展的一種需要,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良好的禮儀素養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多、更廣泛的人際關系。另外,高校還需要將禮儀教育引入到教育教學體系中。為此,也要求教師具備專業的禮儀素養文化知識和文化理論,通過理論教學加強學生對禮儀知識的認識,并逐漸掌握基本的禮儀知識。教師在向學生進行禮儀素養教育的同時。也需要以自身行為和品德力量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二)引導高職學生陶冶自己的禮儀情感
在掌握了禮儀知識之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將禮儀知識上升到感性認識層面,即提升學生接受禮儀教育的自覺性,能夠在心理上認識到尊重他人、禮貌對人的重要性,并身體力行地去踐行這種禮儀。陶冶高職生禮儀情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讓學生認識到禮儀的道德功能。提升學生的禮儀意識,需要讓學生懂得禮儀是一種內在道德要求,外在表現為行為規范。禮儀素養的形成需要學會處理內在禮儀和外在禮儀的關系問題。第二,教師需要將禮儀教育和思想道德素養有機結合。第三,通過藝術文化陶冶學生的禮儀情感。藝術作品體現了藝術家的價值取向,這種個人傾向會影響人們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良好的藝術作品中包含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習慣。為此,禮儀教育中需要教師將藝術文化和禮儀情感教育有機結合,比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觀賞電影名片、欣賞詩文等將禮儀認識內化為一種重要的情感素養。
(三)禮儀課程的開設要注重實踐性
高校禮儀課程的開展需要關注禮儀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將禮儀素養教育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盡可能淡化禮儀理論的學習。具體表現為根據高職院校不同專業的特點來確定禮儀課程學習方向,提升禮儀教學訓練的目的性、針對性,從而在本質上提升學生的禮儀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禮儀素養教育要依據現代公民培養目標進行,根據不同階段的禮儀文化觀念發展,在繼承優秀傳統禮儀文化內涵的同時,通過多樣化禮儀課程的開展,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高職院校禮儀文化的培養還需要面向國際化、全球化、未來化,在時代的發展潮流中豐富和完善禮儀文化素養。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