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凱
淺談“互聯網+”對電影產業的影響
□王 凱
“互聯網+”,如今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各個產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互聯網+”對其帶來的影響。眾所周知,不少知名企業的成功離不開“互聯網+”對其帶來的幫助。同時電影作為一種產業,并且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潛力產業,其發展也深受“互聯網+”的影響。于電影產業發展而言,“互聯網+”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互聯網+”對電影產業所產生的影響,對于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電影產業;影響
“互聯網+”,現如今已成為社會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所謂“互聯網+”,就筆者看來,其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運用,同時其還代表著一種經濟新形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傳輸快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生產要素和資源等進行合理整合,達到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無縫銜接,為實體經濟提供新的機遇。目前各行各業將實體經濟與互聯網進行合作,已成為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殺手锏。由此可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于產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影作為一種產業,“互聯網+”智能化發展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撐。
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影作為一個傳統而富有現代感的實體產業,其發展必定離不開“互聯網+”對其的帶動作用。同時,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各行各業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衡量企業發展的標準,電影產業擁有龐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各行各業逐步開始關注到電影業的巨大潛力。曾經以實體經濟經營為主體的萬達集團也逐步進行轉型,進行電影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眾所周知,阿里巴巴集團以網絡購物為主營產業,現如今也在不斷嘗試將資金轉入電影產業。他們在分割中國電影市場巨額利潤的同時,也給電影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雖然我國正處于“互聯網+”時代的起步階段,各方面處于嘗試中,但就電影產業的制作以及推廣而言,“互聯網+”對其發展產生了不可小噓的作用。
(一)“互聯網+”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所謂物質條件決定技術及產業的發展基礎,對于“互聯網+”而言,“互聯網+”為電影產業的制作提供雄厚的經濟基礎。目前,不少影視公司通過“眾籌”方式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就阿里巴巴而言,其成立了阿里影業,馬云以持股80%的阿里創投,以24億元人民幣注資光線傳媒,成為光線傳媒第二大股東。這一舉動為光線傳媒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現在這種眾籌發展的例子越來越多。當然有關業內人士對于這種投資行為存在一定的疑惑,但是就目前電影產業發展而言,通過眾籌來融資的方式必定會帶給電影業以資金上的支持。但最終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
(二)“互聯網+”為電影產業提供新的產業思維
思維決定行動,“互聯網+”對于電影產業制作的影響體現在對電影產業思維方式的轉變上。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電影產業逐步更加重視互聯網思維的運用。通過互聯網對觀眾的關注點進行調研,對受眾關注的有效信息進行思考,電影的創意取之于受眾,用之于受眾,全方位地滿足受眾需求。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也充分意識到了“互聯網+”技術對于產品制作的影響,對于大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已成為電影創作的基本依據,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創作題材的選擇以及對劇作進行修改,盡可能滿足大部分受眾的需求,加強影片的受眾關注度。除此之外,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獲得龐大的數據資源,進而發現優質“IP”。這樣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大連接,為優秀創作者和電影制作者架起一座橋梁,為其才藝的展現提供平臺。在此基礎上,對電影產業可能存在的發展潛力,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及發展,在雙方盈利的狀態下推動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互聯網+”為電影產業制作提供精準定位
“觀眾人次是電影世界的一種關鍵變數,人們正在以觀眾人數來衡量一部影片成功與否,通常正是圍繞觀眾人次評估電影部門的生存狀況。”因此,對于一部電影而言,觀眾的人次多少,決定于影片對觀眾是否有一個精準的定位。通過“互聯網+”這一大數據,能夠及時了解到當下流行趨勢、主流觀影人群和不同地域和種族的喜愛偏好,時刻把握人群的動向,結合這些偏好進行內容的進一步創作和篩選。就近幾年電影市場中受眾的年齡而言,在大數據的幫助下,我們可以發現,19-3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在2013-2016年是中國觀眾的核心觀影人群,貢獻了中國大部分的電影票房,其中90后觀眾數量遠遠超過80后觀眾,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
(四)“互聯網+”為電影產業提供發行與營銷途徑
“互聯網+”對于電影產業的作用,絕不局限于對電影內容的開發。可以說從電影的投資決策、制作一直到宣傳推廣、放映,電影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互聯網數據化運營的支撐。對電影投資制作來說,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為影片的預算、創意、導演等提供建議,而且能精確地對電影放映效果進行預算,進而估算電影的收益率,避免高投入、低回報,甚至是零回報的結局。同時,對于電影的宣傳推廣而言,“對于一部影片的生涯來說,影廳的上映是決定性的時刻。影片推出的周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影片在影廳里以及將來通過其他傳播渠道的進展,這證明了用于擴大影片知名度的營銷投資的重要性。”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對于影片的發行與營銷提供了新的途徑,打破了以往只能依靠線下推廣的單一途徑,如今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達到線上與線下的融合,進而全方位立體化地為電影產業的推廣提供幫助。
當然,“互聯網+”對電影的制作帶來幫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例如,部分影視公司只為了追求高票房,只創作一些群眾可能喜歡的影視作品,而忽略了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應該只為了單純的追求高票房,追求商業的價值(商業回報率),而應堅持電影內容的豐富性。電影作為一種內容產品,內容性是電影的第一屬性,只有當影片內容豐滿,并且能夠緊隨觀眾群體的觀影需求,才能夠切實達到“互聯網+”技術對影片的推動作用。《戰狼2》,以其強烈的愛國精神,加上緊湊的敘事節奏,在吳京等人的演繹下取得了觀眾的良好口碑,同時票房相當可觀,早已突破50億大關。因此,中國電影產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其發展仍要以內容為主,創造好的內容,然后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引導、推動作用。
就目前為止,“互聯網+”對我國電影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仍然處于嘗試階段。對互聯網與中國電影產業之間的關系還處于探索創新階段。但是,中國電影產業要想緊隨時代潮流,走在國際電影發展的前列,我們要充分把握眼前的機遇,利用好互聯網技術,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持,同時,我們也要為電影內容的豐富發展提供一些信息資源方面的支持。只有,將電影產業與“互聯網+”進行完美的銜接,取互聯網之長,以彌補傳統電影產業之短,我國的電影產業才能健康發展,才能在不斷的摸索中建立良好的運行發展機制。
1.[法]洛朗·克勒通.電影經濟學[M].劉云舟 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2.饒曙光.互聯網、大數據與中國電影產業升級換代[N].中國藝術報,2015-02-27.
3.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做好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 [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17/03/19476362_471123217.shtm l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016級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