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發
(銅山區夾河中學,江蘇 徐州 221150)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
李富發
(銅山區夾河中學,江蘇 徐州 221150)
高中物理相比較初中學習的物理而言,難度要更深,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察也要更加全面,且物理作為一門自然性學科,對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按照以往對教材課本內的公式死記硬背然后套入題中解題的方式也已經落后,當下在教學中,更多的是指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與學習.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驗研究
要學好高中物理,單靠對教材文本內容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物理中的很多概念也都是實踐得來,學生背的再熟,不了解其原理也是毫無幫助.因此,在實際教學指導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加強實驗在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比重.將實驗與教材概念兩者整合至一起,具體化教材中的定義理解,對學生學習成效增強來說也有積極意義.
(1)實驗轉化概念
比如說電路中的電流可以理解成水流或者一群被某種規則限制不停奔跑的小老鼠,認識這樣概念時用有趣的東西去類比課本中枯燥的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還有里面的電容電感,電阻之類的可以將其簡單理解成不同高度的溝壑,再結合具體公式基本點部分就能輕松拿下.通過實驗,將一些學生難以直觀觀察到的內容換種形式具體呈現出來,得以增進學生認識,鞏固學生思維.教師在演示實驗的同時利用實驗轉換概念得以提高教學效率.
(2)實驗歸納概念
我們根據實驗,可以總結出許多適用型較強的概念定義,像是“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高中的物理實際上是模塊化的,有些模塊與其他的基本上沒有什么聯系,比如熱學、原子物理、光學等;一般最后的大題都是綜合性,利用實驗可以將這些模塊化知識點整合至一起,進而有利于學生搞清楚一些模塊之間的聯系.
(1)實驗將概念具體化
高中物理中的矢量在很多時候是把大小和方向分開考慮,而不像數學中的向量那樣把大小和方向合在一起,有很多物理量都是矢量(即向量),由此在學生自主操作的實驗設計中,就可將一些公式中用數學的方法處理矢量,這樣可以從新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比如說原有力的基礎上加上另一個方向的彈簧拉力,然后求這個物體所承受的合力大小是否有改變.例如很多類似題目:一個作斜拋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時刻的的位置與這一時刻時間T前和時間T后的位置恰能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重力加速度為g,求物體在該時刻速度的大小.利用實驗將抽象概念具體、形象化,由此增強學生理解,這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幫助.此外,實驗還可將物體運動的形態完整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清楚的看到物體運動的軌跡和所產生的力的作用.
(2)實驗增進學生理解
在高中物理學習也會涉及到很多對學生思維考察的方面,比如說:電場,磁場,帶電運動;圓周運動;參考系的變換;矢量的合成.這些基本功都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還有像是電勢、電容、電場等概念也可以進行類比.我們知道可與電類比最好的東西就是水,電流,水流,電壓,水壓在都是十分相似.首先在電路中電流只能從電勢高的地方流向電勢低的地方(水往低處流)但電源內部電勢是升高的,對于干電池來說就是化學能做功提高了電勢(用抽水機把水重新抽到高處),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回路.所以電勢差就相當于水流的高度差.還有比如有時候打開水龍頭,會發現水管一直在震動,這時候就是共振,相應的,在電路里叫諧振.在實驗中就可以類別的方式,讓學生去對比與電勢等概念的差別,從而增進學生理解.
綜上所述,在基于高中物理實驗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中,物理實驗的加入改變了教學模式,更是更新了課堂教學.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極大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更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且物理實驗課堂操作這種內容豐富、形式簡單的教學方式更貼合學生實際需求,也能為學生帶來深刻的教學體驗.
[1]喬翠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實驗效果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鄧小靜.基于虛擬儀器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的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4-0063-01
2017-06-01
李富發(1978.2-), 男,江蘇徐州,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理學學士,從事高中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