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健
(徐州豐縣宋樓初級中學 221731)
新課程目標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研究
崔 健
(徐州豐縣宋樓初級中學 221731)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抓手和核心途徑.初中數學在整個數學教育體系中所起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要求我們要不斷加深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探索性轉變,以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為此,下面本文將具體分析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據此提出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對策,以期能夠進一步將實際的教學經驗升華和深化,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開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思考.
新課程目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對策研究
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階段性的應用學科,其學習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維學習向邏輯思維過渡和轉變,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是一線數學教師常思常新的問題.因此下文的分析將具體以探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入手,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對策,以實踐經驗為支撐回應現實問題.
1.數學學習動機因素
首先,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首要因素是對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因素的分析.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具體包括預期成分、價值成分和情感觀念三部分.首先,首先,預期成分是指學生在開始正式開始數學學習過程時在頭腦當中所形成的一種基于自身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和個人學習興趣的綜合考慮而得出的預期性學習結果的判斷,它是學生預期學習效果的一種外在顯現,具體由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性觀念兩部分組成.自我效能感是指學生對自身所具備的自我學習能力、掌握新的學習技能的效率效果的一種自我評判和自我感知.控制性觀念是指存在于學生頭腦當中的應對外界誘惑、學生作出自我調控、自我把持的一種內生性的控制性力量和控制性觀念.從學生的預期預期成分來看,這是一個影響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一個內生性的根本因素之一.其次,價值成分主要是指學生對學習任務、學習過程及學習意義所進行的一種價值性評判,它分為內在動機取向和外在動機取向兩類.學生的價值成分從本質上說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總體價值評判.良好的價值成分有助于學生主動發掘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實現正向積極的主動學習.學習情感成分即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所產生的情感印象,也包括因為過度關注考試而產生的焦慮感.
2.數學學習習慣因素
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通過堅持長期的積極思考建立條件反射并不斷鞏固和自覺實施的過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因為數學學習習慣不好而無法有效提升數學成績的原因所在.如果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堅持錯誤的學習習慣,會使積極主動的有益學習變成無用無效的無益學習,挫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對學習成就的應有體驗.目前絕大多數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習慣現狀不容樂觀,總體可以概括為自主學習習慣差、主動學習能力差、合作學習效果不佳,因此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緩慢的局面.
3.學生解題方法因素
數學解題過程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條件之下通過仔細找到問題中所隱含的等量關系并進行正確運算的計算過程.解題方法是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問題問題、培養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方法論集合.數學解題方法的掌握要求學生要主動學習、積極思考、跟上教師的步伐,能夠透過數學問題的現象直抵數學問題的本質,從而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掌握正確有效的解題方法是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當前,由于教師不正確的教學觀、缺乏針對性的課堂訓練和“一刀切”的作業形式等問題,使得學生無法有效掌握解題方法,數學課堂學習效率提升緩慢.
1.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為此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要求教師要在班內實行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針對那些不愿意學習的學生,教師要堅持積極引導的心態,找到學生不愿學習的根源.通過與學生本人交談、和學生父母深談來明確找出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的原因,并對癥下藥采取恰當的挽回方式.其次,要求教師改進授課方式,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互動,積極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成就感.教師要以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有趣的課堂學習當中,并將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內容相結合,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新知識和運用新知解決問題的快樂,借此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
2.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首先要保證學生能夠專心聽講.學生只有在專心聽講的情況下才能靈活積極的思考、保證對新知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和創造性運用,也才會積極參與課堂發言與討論.為此教師要優化課堂設計過程,并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步伐,使學生能夠有效接收和消化數學信息,這樣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領悟能力、解題能力才能被培養起來.其次,要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觀念,使學生領悟到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對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意義,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認識到數學的意義和價值.
3.督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教師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啟發性思維,使學生能夠通過變化多端的數學現象抓住問數學問題的本質,為此,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有趣恰當的數學游戲強化學生的注意力,也強化對問題的識別和感知能力,使學生在游戲教學中體驗到數學思維方式的魅力和意義,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領悟和學習數學解題方法.其次,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優化課堂提問,讓學生真正領悟到某一解題方法的內涵和應用范圍,培養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數學能力.
與小學數學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和高中數學抽象化的教學方式相比,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介于二者之間,既要做好轉型,又要做好銜接,課堂教學的挑戰較為嚴峻.因此,筆者從分析新課程目標下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入手,以影響因素為教學抓手提出了改進對策,以期能夠擴大同行間的經驗交流,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行為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發展.
[1]張莉莉.探索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3,20 (2): 10-11.
[2]陳慶森.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1 (29): 30.
[3]張秋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J].現代閱讀,2011 (23):9.
2017-07-01
崔健(1960,8-),男,豐縣宋樓鎮人,中教一級,從事數學教學.
G632
A
1008-0333(2017)32-0032-02
李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