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蓉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民族中學,湖北 利川 445412)
?
元認知理論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林麗蓉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民族中學,湖北 利川 445412)
初中物理是一門具有邏輯性的學科,其內容包括物理定律、理論公式以及規則等,需要學生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物理問題.元認知理論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物理解題能力,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下面本文就對元認知理論進行簡單概述,并分析元認知理論在初中物理解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元認知理論;初中;物理;解題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為主要任務,同時,將知識與經驗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在初中物理解題教學過程中,要想達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在教學模式中應用元認知理論.
1976年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首次提出元認知術語,廣義為:任何以認知過程與結果為對象的知識,或是任何調節認知過程的認識活動.其中三部分,第一,包括元認知知識.是指個體具有的關于認知活動的一般性知識,而元認知知識在物理解題中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的人所具備的和問題相關的知識.第二,元認知體驗.是指在元認知活動中所產生的認知體驗與情感體驗.元認知體驗在物理解題中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的人在解題過程中體會到解題順利與否以及優勢在哪里,總結來說,就是個體對解題的經驗總結.第三,元認知監控.是指解決問題整個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和調節.元認知監控在物理解題中可以理解為審題階段、選擇策略階段以及結果評價階段的監控和調節,如果監測某一階段出現問題,應該返回上一階段,對問題進行檢查并且做出有效調整.
1.強化學生解題目標意識
要想強化學生解題目標,首先,要讓學生明白題意,并在后續解題過程中一直強化這一點,有效的進行目標激勵.在這一階段,教師要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和輔助者,引導學生利用目標對自己進行激勵,進而使學生按照正確的思路完成解題.
2.引導學生總結解題策略
以往初中物理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結果,忽略了解題策略的傳授.為了杜絕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總結解題策略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進行杠桿問題解題時,首先要讓學生通過讀題來找到已知條件和隱含的條件以及求解的問題,并將學習過的知識與問題相聯系,進而找到解題的關鍵,之后再確定解題方法,進行求解,檢查結果正確與否.
3.增強學生解題監控能力
元認知理論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就是自我監控.因此,在物理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學生自我監控這一途徑,讓學生不斷的受到啟發,使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例如,在進行電功率解題時,首先,應該讓學生重視審題階段的監控,通過監控確保學生準確理解題意,正確的建立物理模型,克服自己的思維障礙;其次,學生要監控自己是否選擇了正確的解題策略,對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評價;最后,也是最終要的就是要讓學生監控自己的解題過程,避免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失誤.不僅能夠提高解題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解題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想更好的開展接解題教學,就需要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將元認知理論與學生心理相結合,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積極主動的對物理問題進行探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1]金玉龍.歸納總結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
[2]程志龍.極限思維在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1).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林麗蓉(1970.11-),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本科學歷,中教八級職稱,從事中學物理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7-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