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排查不動產登記“中梗阻”
近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全面排查不動產登記“中梗阻”問題的通知》,要求在全國全面排查不動產登記“中梗阻”問題。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落地實施以來,一些地區分散登記遺留的歷史問題逐步顯現,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從全面啟動到規范運行尚處于磨合期和過渡期,出現了部門銜接不順暢、辦事效率低等問題。為此,國土部將解決不動產登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今年一項重點工作,在全國全面排查不動產登記“中梗阻”問題,并督促各地抓好落實整改。
《通知》要求對五方面工作展開全面排查。一是部門銜接方面。是否存在國土部門與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尚未建立工作銜接機制,原登記資料尚未移交到位,信息和相關數據尚未實現部門間共享,存量數據未有效整合,導致群眾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時來回跑的問題。二是政策執行方面。是否存在對相關政策執行出現偏差,要求不明確,導致劃撥土地上的房產辦理不動產登記受阻的問題。三是辦事效率方面。是否存在業務流程復雜、辦理速度慢、辦證效率低等問題。四是登記能力方面。是否存在由于交易頻繁,工作人員不足,辦事場所局限,登記機構現有辦理能力難以滿足群眾需要問題。五是歷史遺留方面。是否存在房屋已經頒發所有權證,但由于開發商未取得土地使用權、擅自增加容積率或變更土地性質、超出批準范圍,導致房屋難以辦理不動產登記等問題。
與此同時,《通知》明確了具體整改措施。一是加強部門溝通銜接,完成登記資料移交,加快存量數據整合和部門間信息共享,形成目錄清單和工作銜接流程。二是系統梳理劃撥土地上房屋建設及轉讓政策規定,明確標準和辦理流程,對符合政策的依法及時辦理登記。三是嚴格落實不動產登記法規規范,簡化辦事環節,不得設置沒有法律依據的前置條件,不得增加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申請材料。四是進一步充實登記人員,增加或擴大辦事場所,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提高服務效能。五是將登記發證與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分開,列出問題清單,提請政府專項研究解決。
統計局:1-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27732億元增長9.3%
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最新出爐的數據,前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773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3%,增速比1-3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8671億元,增長10.6%,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3%。
從地區分布來看,1-4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5437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與1-3月份持平;中部地區投資5755億元,增長16.8%,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5794億元,增長7.7%,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投資747億元,下降13.7%,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
另外,土地購置面積而言,1-4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52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增速比1-3月份提高2.4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104億元,增長34.2%,增速提高17.5個百分點。
商品房銷售面積416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增速比1-3月份回落3.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3.0%,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49.3%,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30.6%。商品房銷售額33223億元,增長20.1%,增速回落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6.1%,辦公樓銷售額增長50.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41.4%。
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7469萬平方米,比3月末減少134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1300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減少32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減少5萬平方米。
銀監會:房地產貸款風險 在可控范圍內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近期召開的通氣會上表示,目前房地產貸款質量還是比較好的?!罢w來說,房地產貸款風險比較低,壓力測試結果也表明,這些風險完全在可控范圍內?!毙みh企說。
肖遠企表示,十分關注房貸變化情況,對中小開發商以及一些房地產供給比較過剩的三四線城市和房貸集中度比較高的機構,都會進行風險提示。
今年4月以來,銀監會密集下發七個文件,其中引入關注的當屬開展“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專項治理(簡稱“三三四”整治)。市場預計,這將對銀行同業、理財等業務產生較大影響。
肖遠企稱,監管工作設定為自查、督查和整改三個環節,目前還處于自查自糾、摸清底數的階段。監管層將對銀行業務實行新老劃斷:新增業務要嚴格按照監管標準進行規范;存量業務則允許其存續到期后實現自然消化;對于高風險業務,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定應對預案。
此外,銀監會在自查督查和規范整改工作之間安排了4至6個月的緩沖期,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預留時間。監管部門還將根據不同銀行的實際情況,靈活確定整改時限要求。
肖遠企表示,銀監會前期出臺的金融政策,在指導思想和目的上是要“開正門、堵偏門”,所有的監管制度和規定都不是限制業務,只要是依法合規開展的業務,都會受到鼓勵和支持;但對于不合規經營、不利于實體經濟發展和市場穩定的,銀監會決不手軟。
社科院房地產藍皮書:預計今年商品房價格上升不超過1%
據報道,日前,《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2017)》發布。藍皮書預測指出,2017年房地產市場進入量價調整階段,分化將進一步深化和強化。在價格走勢方面,藍皮書中分析稱,預計地價增速整體平穩運行;住宅地價增速將有所回落;2017年商品房均價增長預計不超過1%。信貸、土地、調控政策,等等這些因素將如何影響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勢?
《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2017》指出,2016年,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的背景下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在2016年9月末10月初,各地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被稱作“930新政”。
而在今年,“930”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也不新了。3月17號以來,北京等地又陸續、集中推出“認房認貸”“限售”等調控措施。此外,多地商業住房貸款利率折扣上升,優惠減少。
藍皮書指出,2016年,房地產信貸政策“先松后緊”,居民購房需求集中快速釋放,市場成交量持續上升。2017年,藍皮書預計,個人住房信貸業務發展也面臨需求下滑。藍皮書執行主編王業強認為,2017信貸政策將會實現更加均衡分配,要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適當加大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信貸資源的傾斜,以降低一、二線熱點城市居民的杠桿比例。
對于未來房價走勢,藍皮書指出,伴隨著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從去年10月以來房價漲幅已出現收窄。藍皮書預計,2017年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漲幅回落,熱點城市受政策收緊影響回落幅度將較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表示,房地產價格應該在居民收入可支配的范圍內,上漲幅度應低于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這如何來實現?魏后凱提出,一是盡快開辟房產稅,通過房產稅來調節房地產的問題。假如是1%,500萬要交5萬,每年都要交,這對房價調控是很重要的措施。另外,要建立一個以租為主、只租或者是只租不賣的住房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