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特色小鎮在浙江風頭正勁,而在各地實際建設中旅游型特色小鎮又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旅游型特色小鎮在拉動地方經濟,提升地方知名度,促進當地居民就業等方面有顯著優勢,尤其在當下房地產行業亟需轉型的路口,打造旅游型特色小鎮不失為一個思路。本文通過對于千峽湖度假小鎮的規劃實施介紹分析,希望由點及麗為旅游型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使得每一處的旅游型特色小鎮真正的能擁有自己的“特色”。
[關鍵詞]特色小鎮;規劃思路;峽灣景觀農耕文化
1、背景介紹
“十三五”期間旅游業已經成為浙江省投資和消費的重要產業,旅游業是實現經濟新形式下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經濟增長極。旅游新業態開發同三次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涵蓋文化創意、研學旅行、商務會展、運動休閑、康體養生、購物置業等,拓展境內外旅游線路,以特色小鎮和4A級以上景區為主要載體。鄉村旅游及民宿產業引領了旅游開發新方向、新潮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鄉旅創客及度假村成為時下提高旅游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互聯網+旅游”通過推動在線旅游平臺發展,實現旅游度假產品、購物產品、金融產品及附屬產品等業態轉型,帶動實現旅游業科學、便捷、規范化發展。
2015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全省重點培育和規劃建設1 00個左右特色小鎮。截止2016年已創建的兩批共79個特色小鎮,旅游產業特色小鎮占比達到16.5%。
青田縣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有25萬華僑分布在海外的歐洲、南美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15萬青商在國內創業。浙江目前大力推進“浙商回歸”,千峽湖生態度假區是浙商回歸重點、浙江省政府重要建設項目,項目由美特斯邦威和鹿鳴谷聯合開發。
2、項目概況
千峽湖生態旅游度假區位于浙江麗水千峽湖區域。本次規劃的千峽湖度假小鎮是度假區一期建設項目,度假區將建設成一個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會議培訓、養生居住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峽灣山鎮旅游度假目的地。
千峽湖度假小鎮位于青田縣西南部,距離縣城直線距離約30公里。度假區范圍包括小鎮規劃區及灘坑水庫部分水域范圍,研究面積總計約10.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占8.74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包括北山鎮泉村、千峽湖灘坑水庫部分水域面積、漁村、神秘劉府、龍宮岙、冷水坑等,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符合浙江省對于特色小鎮建設用地面積的要求。
小鎮與灘坑電站隔水相望,交通方便快捷。從交通網絡上來看,千峽湖度假小鎮處于金麗溫高速公路、麗龍慶高速公路及規劃中的龍麗溫高速公路合圍中心,青景慶線穿過規劃區連通小鎮和青田縣縣城,待明年截彎取直工程完工后,小鎮與青田縣城車程將縮短到30分鐘。同時金麗溫高速鐵路已經全線貫通,從青田高鐵站亦可輕松換乘專線旅游大巴前往。
規劃范圍內以水域、山林用地為主,建設用地主要分布于緩坡無林地帶。基地核心區塊泉村所在地項目建設已初具規模,可開發建設空間條件良好。旅游設施建設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目前基地內千峽湖商業街已經基本建設完成,即將竣工的有千峽湖皇冠酒店,漁村景點和神幻劉府景點。
3、規劃思路
特色小鎮重點在于“特色”,千峽湖度假小鎮在規劃伊始就梳理了其自身的特色,并在隨后的規劃設計中針對這些獨一無二的特色進行了著重的考慮。
3.1自然山水峽灣眾多
千峽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峽灣型人工湖,有著罕見的高山峽灣風光和生態美景。獨特的峽灣地貌是千峽湖的最大特色,擁有堪比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峽灣景致。“千峽湖”的美名從水庫開始蓄水的2008年啟用,日常庫面面積70.93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41.55億立方米,水資源及水環境在浙江省山水資源中處于前列,具有開發生態水景旅游項目的絕對條件。千峽湖區域內山巒疊嶂,峽灣形態各異,有開闊的水面,有幽閉的峽谷。庫區小氣候特征明顯,空氣清新,爐西峽、石柱峽都具有開發徒步旅游的條件。
3.2僑鄉文化中西交融
青田人僑居國外已有300多年歷史,華僑華裔以及留守在國內的僑屬遍布青田各個鄉鎮村落,形成僑鄉特殊的風貌,素有“小香港”之稱。西式的生活方式也已經自然融入當地日常。
3.3農耕文化畬鄉特色
民俗文化豐富,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北山鎮不僅延續和傳承畬族人民古老相傳的農耕文化、婚嫁習俗、漁牧文化,擁有青田特有的人文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鄉愁風情。
3.4劉伯溫先賢文化
以紀念青田明朝名臣劉伯溫為主形成的先賢文化,以弘揚劉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不徇私情、兩袖清風、大智大慧”的精神美德。
基于以上的自然人文基礎,將規劃理念設定為:
自然生態為本,農耕文化為魂。
在宏觀規劃階段,以保護自然生態及水資源為根本,進行生態因子分析,從宏觀角度劃分開發時序,力圖輕建設,重體驗。重點研究水路游線,讓游客能盡可能的沉浸在這峽灣山水之中,感受獨特自然生態的魅力。預計在后續建設中還將規劃自然保護區,徒步旅游線路等,使得人與環境能共生共融。
在規劃結構上,沿千峽湖岸線根據陸上交通、水上交通的規劃,結合小鎮現狀建設條件,總體形成以小鎮核心區為基礎,多個體驗點為支撐的“一心多點六區”的功能結構。“一心”指以小鎮核心區為基礎,形成的小鎮旅游產業核心。“多點”指沿湖形成的多個旅游文化體驗點。“六區”指六個功能區塊,分別指:休閑旅游接待區、高端養心度假區、漁村演藝及餐飲文化區、劉基文化互動區、農耕文化體驗區、畬族婚禮互動區。每一個功能區塊的劃分都圍繞著“自然生態”“農耕文化”和當地的歷史文脈。
對于小鎮核心區規劃選址,由于人工水庫的蓄水在原北山鎮泉村的位置堆砌了巨大的防滑坡壓腳。沿水線以上區域形成了連續的帶狀空間,因此在北山大橋的北側規劃設置度假小鎮的休閑旅游接待區。一方面交通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和現有北山鎮建成區形成功能互補。小鎮商業街的建筑定位于現代新中式合院風格,并延續當地畬族建筑的語匯,使用具有畬族建筑特點的壘石、飾面、石板鋪裝,規劃近似古鎮老街的宜人街道尺度;在景觀的規劃設計中,使用劉伯溫相關的主題,通過以青田石雕為載體,展示劉伯溫的人生經歷,歷史功績;在小鎮業態上,原汁原味的西式餐飲是僑鄉文化的最好載體……通過吃、住、行、購的精心安排,讓到達小鎮的游客切實感受到青田當地的人文特色。
小鎮南側的高端養心度假區引入Clubmed、洲際酒店等高端酒店針對不同旅游群體提供優質的旅游度假服務,借此提升度假小鎮的品質和檔次。
漁村演藝及餐飲文化區:結合魚市情景表演、自有IP原創舞臺劇、當地特色美食讓游客獲得味蕾以及感官上的體驗。
劉基文化互動區:依據小呈山地形在水邊丘地設置供人瞻仰的劉廟,依山而建結合聲光電等現代高科技手段與游客互動的神幻劉府,讓游客可以詳細了解劉伯溫的生平,體味先賢的人格精神魅力。
農耕文化體驗區:冷水坑是現有村落,通過改造形成一個個能為各種農耕達人表演的舞臺,生活化的場地展示不一般的技能,使游客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農耕場景。
畬族婚禮互動區:龍宮岙擁有具有比較完整的具有當地畬族特色的建筑群,通過修繕現有建筑,為游客展現一個原生態的畬族生活狀態,體驗畬族的獨特婚嫁文化風俗。
在交通上,規劃區內主要通過陸路和水路兩種交通方式實現交通聯系。水路設置的游線兼顧到達景點的安全便捷也能充分向游客展示各處峽灣的瑰麗景色。除此之外也設置了直升機起降及后勤補給場地,使得交通日趨多元化立體化。除去一般綠蔭路外還因地制宜設計了濱水棧道、懸索道、田間石板道等不同特色的道路交通方式,大力推進電力等綠色能源的交通工具,避免對于水體山體的污染。
在市政上,時刻以環境保護為第一宗旨,針對庫區服務設施缺乏的現狀,高標準規劃建設市政服務設施。水、電、氣、電信等一應俱全。廢棄物實行分類回收,根據不同地塊設置體量靈活的污水處理廠,并將出水口的水質標準定為一級A,加強中水回用系統設計,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還請來環境保護專家對千峽湖的水資源保護出謀劃策,制定長遠的發展策略。
在產業上,“旅游+文化”提升產業附加值。以小鎮多元文化的特點,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發揮其第三價值的高附加值特性,擴展產業種類,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基礎。“產業+復合”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三化”(文化產業化、旅游復合化和生態休閑化),突出“休閑與旅游、文化與養生、生態與度假”三大功能主題,實現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生態產業和健康產業四位一體發展,積極打造文化演藝、會展論壇、健康養生等新旅游經濟增長點。“旅游+生態”促進產業持續性。旅游業成為小鎮推銷品牌和增加收入的主動力,也是小鎮第三產業發展最具動力源的核心產業,生態價值的凸顯同樣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旅游往生態化發展是城市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4、實施與總結
通過近三年的設計及施工建設,旅游小鎮的商業街已經竣工并定于2017年5月1日試營業。水上游覽的游船游艇也已經投入運營。小鎮商業街在JWDA、現代集團等國內外著名設計單位參與的情況下,憑借中式合院民居院落型空間與商業度假功能完美結合的特色不負眾望獲得了第53屆金磚獎“國際最佳在建項目大獎”。漁村等景點也將在2017年10月迎來首批客人,屆時千峽湖度假小鎮將以嶄新而完整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向往來游人展示千峽湖的特色魅力。
干峽湖旅游度假小鎮之所以在建設中就獲得如此多的關注,除去自身獨特的自然人文特點外,她的規劃建設思路也值得總結。這些共性的經驗也同樣適用于其他的旅游型特色小鎮。
首先,對于開發項目自身的自然環境及人文資源需要有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優勢資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在當代是最為重要的事情,開發建設必須以環境為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自然生態被破壞,旅游型特色小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其次,旅游型特色小鎮的定位要明確。在功能上摒棄“大而全”,針對自身的特點營造“小而精”“小而美”。小鎮的規劃設計要避免千鎮一面,同質化。對于規劃結構、建筑風貌、業態都要依據現有的村鎮情況來考慮,舍棄不必要或者不實際的設計,制定切實可行的數據指標。有舍才有得,避免同質化的特色小鎮才能葆有青春。
再次,旅游型特色小鎮普遍存在市政設施缺乏的狀況,在規劃建設時一方面要參照村鎮標準按需建設,合理預留發展空間避免浪費,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按高標準著重建設(例如污水廢棄物處理)。
最后,對于小鎮的規劃建設需要精益求精,從方案階段就嚴格把控。無論是參與設計的乙方還是建設的甲方,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調研。當地的現有建筑都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是設計的無聲老師。從規劃到建筑到景觀,方案需要結合實際與現有人文環境,避免為設計而設計,不加取舍將它處方案照搬照用。在實際建設中,堅持按圖施工,設計方與施工方聯動。最終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注:鹿鳴谷旅游發展集團由上海余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有限公司投資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