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建筑設計來說,不能夠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千篇一律的設計,需要在設計的時候進行相應的創新,并以此提升設計的水平。筆者通過對建筑設計創新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主要方式,并據此對建筑設計的創新方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思維;方法;形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只有通過改革和創新,才能夠實現建筑設計水平的逐漸提高。創新是人類獨有的能力,也是人類提高主管能動性的重要方法。對于建筑設計來說,需要根據建筑的特點進行相應的創新,實現建筑設計水平和建筑自身性質的提升。因此建筑設計的內涵很多,需要經過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后,才能夠得出建筑設計創新的相關因素。
1、建筑設計創新的相關因素
1.1建筑的建造目的
從本質上來說,建筑設計和工程設計之間存在絕對的差異,主要是建筑建造的目的是將安全、效益以及文化融為一體,以此實現建筑的價值。建筑可以看作是一種產品,也是文化的載體,所以建筑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2建筑設計的特征
對于建筑設計來說,其主要的特征是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而且本身需要將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進行相應的結合,進而實現對多學科的創造性勞動。建筑設計所涉及到的學科很多,本身就是建筑學,還包含了自認科學、人文科學等學科。另外建筑設計所涉及到的思維方式是非常全面的,其中具有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而且建筑設計屬于個人,而且還屬于集體,是多學科的創造性勞動。
1.3建筑設計創新的動力
對建筑進行設計創新的時候,需要以感官的求新、環境的變化和建筑師的靈感為基礎。不同的建筑環境具有獨特的特點,作為建筑設計師,需要根據不同的建筑地點和環境,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研究和分析,以此實現對建筑設計的創新,這種創新需要以建筑的地點和人文特點為基礎。建筑師通過對建筑位置的特點和感官的認知進行相應的創新,實現建筑的真正創新。
2、建筑設計思維創新
2.1發散和整合思維方式
從整體上來說,發散思維是比較復雜的思維方式,主要的基本影響因素就是發散思維和整合思維。所謂的發散思維就是思維中,以解決問題為根本要求,通過對多角度處理問題方式的方法為基礎,進行全面的綜合性思維。整合思維就是利用對很多觀念的全面綜合分析,得出相應的正確答案。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這兩種思維方式都是需要使用的,兩者缺一不可。
2.2立體和復合思維方式
立體和復合思維方式本身是從空間的角度及逆行,主要是客觀的事物本身就是多層次多成分的,所以需要針對客觀事物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性的思維,并實現對其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全面論述和研究。建筑本身就是復雜的結合體,對建筑設計使用立體復合思維方式,非常復合建筑設計的需要。
2.3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特征舉例
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時候,需要以組合為規則,利用對不同風格建筑的模仿,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對尺度的把握。在進行尺度把握的時候,需要針對建筑構成要素,進行創新,并根據人們的思想, 進行所有影響因素的分析和控制,實現空間自然因素的控制。另外要做好對不同組合因子的控制,確保將不同的構成因子和事物相互融合,并加入到組合中,實現建筑設計的創新。
3、建筑設計方法創新
對于建筑設計方法而言,目前比較重要的建筑設計方法就是整體性和綜合性建筑設計方法、構成性和聯系性建筑設計方法和動態性和最優化建筑設計方法。整體性建筑設計方法就是將建筑物當作一個整體進行把握,對于其中的功能和構成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律,都需要從整體上進行控制和把握,最終實現建筑的綜合性設計,確保建筑符合多方面的綜合性要求。構成性建筑設計方是將建筑物中的各個部分進行分解,將每部分進行因素的控制和分析,并對每個部分的功能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確保各個部分的功能之間不會存在制約。動態性建筑設計方法需要根據建筑的發展和變化進行研究,而且建筑本身就是一直在變化的,所以需要從動力和應用兩個角度,對建筑設計進行創新。
4、建筑設計形態創新
對于建筑設計形態創新,需要從表面變異創新、構成變異創新和綠色變異創新三個角度進行。表面變異創新就是對墻面和屋面進行空間的構建創新。主要是進行建筑不同構建的消除隱患創新,并對輕薄的構建進行巧妙的利用。在進行構成變異創新的時候,主要是針對建筑的自然特點進行利用,例如建筑出現了碎裂的痕跡,就可以進行利用和創新。對于目前的新型建筑創新還有生態建筑創新,主要是利用的對建筑自身的資源使用進行控制,實現建筑的能源節約,進而實現了建筑的生態創新。
結語: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國外的建筑學中的先進思想開始影響國內的建筑設計人員,建筑設計是需要建筑設計師付出心血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和設計的,本身需要具有相應的創新點。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對于創新的認識逐漸深入,對創新越來越重視。作為一名合格的建筑設計師,需要具有敏銳的感覺和明智的判斷。 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需要秉承建筑設計的質量要求理念,并根據建筑的周邊環境以及地域的文化特點,進行全面的綜合性創新,真正實現建筑設計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張曉晉.外墻外保溫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簡述[J].四川水泥,2016(12).
[2]馬軍.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措施的淺述[J].四川水泥,2016(12).
[3]陳福生.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策略[J].四川水泥,2016(12).
[4]楊超.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設計策略[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11).
[5]趙燊.中國古典建筑元素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11).
[6]黃成佳.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1).
[7]周永紅,郭釗.建筑設計與經濟[J].陜西建筑,2015(12).
[8]商艷云.商艷云作品[J].美術教育研究,2015(21).
[9]徐基祥.建筑設計優化措施分析[J].科技展望,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