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學習是以“戲劇運用于語言發展和語文教學的貢獻及實踐”為研討主題,圍繞戲劇性活動中的語言發展促進因子及該活動的實施方法、戲劇教學法應用于中小學語文的做法和成效、教育戲劇的諸種模式如何應用于語文教學等子議題,通過專家演講、教師培訓工作坊和一線教師現場展示課的形式,并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的深入研討。剛開始看研討主題的題目時,覺得學習的內容和指向性都是偏向小學語文教學的,好像與我們學前教育沒什么關聯,但是在后面的學習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收獲和理解。
通過學習讓我再一次對于教育戲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教育戲劇,是指將戲劇方法、技巧和形式運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通過戲劇游戲、角色扮演、劇場/戲劇訓練等戲劇實踐,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是一種教育的手段。教育戲劇強調對完整的“人”的關注、主張重視個體差異和對教育本質的回歸;因其對學習對象的語言、邏輯、空間、運動、音樂、自然、人際和內省等多元智能的全面促進作用非常明顯。
記得在題為《戲說語文——談戲劇應用于小學語文科之作法及成效》的主題演講中,指出了戲劇應用于語文教學的功能和意義——“戲劇教學,可以通過不斷對話的過程,有效擴增學生的語匯量并提升應用表達的能力,將抽象的文字透過語言和肢體的實踐,幫助學生閱讀理解與記憶,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那時我就在思考,既然可以運用語文教學當中當然也可以運用在幼兒園的語言領域的教學中,同樣也能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溝通、交往能力。這也正是我們開展教育戲劇活動想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例如我們在繪本《老鼠娶新娘》的繪本中的語言教案中運用了“坐針氈”這個范式,請孩子圍繞老鼠村長的表情向老鼠村長提問,簡單了解老鼠村長苦惱、發愁的事情和原因。還有“圓桌會議”的范式,幼兒分組圍成兩個圓桌進行小組討論, 然后兩兩一組輪流出來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自然的就通過不斷地對話交流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孩子一起商量溝通。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交往的能力??上攵獞騽≡谡Z言中的運用是多么的重要。
在整個學習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第一天下午參加的工作坊,是由朱曙明老師帶領我們進行學習的。在他的課堂上顯得非常的隨性,有趣,完全找不到任何說教式的教學方式,沒錯,朱老師是在引導我們該如何進行繪本戲劇的排練。用朱老師的原話說就是,在我的課堂上我不會教你們什么東西,而是去引導你們,讓你們自己創造出東西來。通過這一次的學習之后,我不敢說我一定能很成功很完美的編排一個繪本劇,但是我認為我對于怎樣編排繪本劇在腦海里有了更加清晰的結構和思路。因為我在朱老師的課堂上有所啟發。我記得很清楚,首先將我們分成幾組,然后一組一組上來將他準備好的一個神話故事的名稱告訴我們,讓我們一個一個出場將這個故事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后,畫面定格,每一次上來的人都是為前面的那個人做的畫面形象進行補充的,最后呈現出那個神話故事,讓觀眾去猜測我們扮演的是哪一個神話故事。在經過這個活動之后,每一組的成員也有了一定的默契和熟悉。接著就是另外一個活動,第一步是由老師提供一些關鍵詞,如:巨人、大海、河流、桃子等,讓我們分組商量,將它們串聯起來,變成一個小故事。第二步就是將我們想好的故事用四個定格畫面表現出來,讓大家猜我們表演的故事內容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對于我們的溝通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體現。第三步是讓我們的這四個定格畫面不再定格,可以變成流動性的動作,繼續讓觀眾猜測。第四步就是給我們在里面添加三句臺詞的機會,讓我們將想呈現出來的關鍵詞句用語言表達出來。最后一步就是提供道具了,但是道具的提供并不是我們平時想象的那么華麗精致,也許就是一堆舊布單、也許是幾把雨傘、也許是一把椅子……在其中挑選一樣來貫穿我們整個故事情節,將其表現出來。最后每一組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和表現形式。在講評時朱老師就說到了,一個繪本劇就這樣很簡單的完成了,根本不用那么復雜,我們的道具可以選擇身邊任何一樣物品來表現。就看大家怎樣去使用了。所以我覺得這個工作坊對我的啟發真的特別的大。其實在活動結束后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工作坊的內容是不是只適合大齡的孩子?適合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嗎?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是可以的,不過在運用時要稍作減法,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孩子對于語言的理解沒有這么快,這么豐富,他們更多時候是需要老師不段地去解釋后才會明白,需要老師更多的耐心的引導,不過我們可以從簡單,容易理解的故事中尋找這些關鍵詞,讓孩子進行創造和創編。還有就是在今后的繪本劇的編排中,我知道了如何去抓住重點,如何去準備道具……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收獲滿滿,相信在今后對于戲劇在語言發展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也使我知道了語言活動對于孩子們的溝通、交往能力的發展有著至關重大的作用。希望以后還能有這種寶貴的學習機會!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