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燕
(江蘇省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江蘇 常熟)
?
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初探
吳瑞燕
(江蘇省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江蘇 常熟)
教育發展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尋求更加科學的途徑,才是保持教育發展動力的正確途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從方式方法、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調整,解決了許多教育問題.近年來,啟發式教學的應用率越來越高,已經逐漸深入到高中生物教學中,成為推動教學進步的重要動力,在今后,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高中生物教學;啟發式教學;應用
啟發式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需要出發,通過改善教學手段,更加高效地傳授知識,促進學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生物考試難度有所增加,這使得教育部對學生在生物復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盡管要求在逐漸增加,但是在現如今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學生生物復習是非常重要的.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這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通過科學的利用,能夠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1.教學水平提高
教學設施、教師素養、教學方法等都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教育重視度的提高,進行教學調整,是促進教學進步的一種常用途徑.高中生物教學也不例外,圍繞著新時期高中生物教學的目標,教師采取了許多措施,如加大對多媒體的利用,加大實驗力度等,讓學生擁有更多體驗新式生物教學的機會.此外,通過提升教師素養,教學方面得到了更加科學的管理與規劃,極大地促進了高中生物教學情況的改善.
2.教學方式靈活化
生物是一門靈活性強的科目,隨著教學形勢的變化,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才能夠促進生物教育發展質量的提高.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懂得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例如,對于微量元素的記憶時可采用諧音:新(Zn)鐵(Fe)臂(B)阿童(Cu)木(Mo)猛(Mn);導入植物的向光性時可引用古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講到條件反射時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
3.啟發式教學得到利用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目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參與度不夠、教學效果不良的現狀,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講到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時,可先引入:假設你像小說中的魯賓遜那樣,流落到一個荒島上,那里除了有能飲用的水以外,幾乎沒有任何食物.你隨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雞、15 kg玉米.你認為以下哪種生存策略能讓你維持更長的時間來等待救援?A:先吃雞,再吃玉米?B :先吃玉米,同時用一部分玉米喂雞,吃雞產下的蛋?通過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節奏,產生新的學習體會.
1.提高學生能力
啟發式教學屬于一種教學變革,不再是一味強制學生接受教師對于知識的灌輸,這是學生體驗不同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啟發式教學符合高中生物教學的需要,滿足廣大學生生物學習能力提高的需求.
2.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例如關于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可通過啟發式教學,展開實驗,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實驗開始前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色素提取過程中為何加SiO2和CaCO3,如果不加結果會如何?濾紙條為何要剪去兩角,如果不剪結果如何?畫濾液細線時有何注意事項?層析液和濾液細線的位置有何要求…….實驗結束后,可以調查學生的實驗結果并展示較成功的實驗成果,然后分析出現了哪些色素帶,分別是什么顏色的,還可以討論一下為何有些同學只出現兩條色素帶…….學生帶著思考,進行相關的實驗,這是一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根本意義上改變學生學習行為的教學方式.
3.解決教學問題的需要
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每一個學校都非常關心的話題,提高教學質量,也是每一個教師正在努力進行的工作.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不足的問題.這些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啟發式教學,改善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成為了眾多教師的一致選擇.啟發式教學在形式上的創新是學生能夠接受這種教學的優勢所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1.結合所學知識
高中生物知識與初中生物知識有著緊密的聯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礎所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可以結合學生已學習過的生物知識,合理設置問題,就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活動.如在光合作用的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知識: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產物是氧氣和淀粉…….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葉綠體有何特點?光合作用可分成哪些階段?這些階段有何特點?水和二氧化碳分別參與哪一階段?氧氣和淀粉又是哪個階段產生的?……同時可結合多媒體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進行生物知識的講解.
2.視頻教學
適當的視頻教學,則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生物教學質量.通過視頻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某些抽象知識,區分易混淆的概念,降低學習生物知識的難度.如對于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許多學生難以理解:基因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而蛋白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質中,那基因是如何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呢?在學生思考的同時,可以利用視頻教學,以動畫的形式先展現轉錄過程——即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然后看到合成的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最后顯示的是以mRNA為模板進行的翻譯過程,最終形成了蛋白質.整個動畫過程形象、直觀,中間穿插教師的講解,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因是如何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提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3.結合實驗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踐的重要性,教師要將生物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相結合,才能夠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這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酵母細胞的固定化實驗中,海藻酸鈉溶液的配置過程中,為何要小火或間斷加熱?形成的凝膠珠的顏色為何是白色的?凝膠珠為何出現拖尾現象?凝膠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時間過短或過長會造成什么結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操作,做好相關實驗記錄,這樣能夠更加直觀地得出實驗結果,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實驗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助于生物課堂效率的提高.
[1]李燕.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學周刊,2015(19):60.
[2]鄭鑰洲.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200.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7-05-01
吳瑞燕(1981.4-),女,江蘇常熟,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中小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從事生物教育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8-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