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306醫院保健辦公室 段育忠 張莉 黃宇琪

唐代陸羽《茶經》中言:“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明代著名的戲劇家、藏書家兼養生家高濂,曾隱居杭州西湖,著有《遵生八箋》,專論養生之道。其中,高濂提到“日常養生,務尚淡薄”。
隨著現代對茶葉的深入研究,茶葉的保健養生功效也得到了科學的證明,茶與養生的關系更加密切。
下面介紹幾款養生茶。
原料:枸杞子5克,龍眼肉3克,綠茶3克。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毫升泡茶飲用。
功效:滋腎,補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者。
原料:生地5克,蒲公英3克,綠茶3克。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毫升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涼血解毒。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癰瘡腫毒者。
原料:當歸10克,紅茶3克。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毫升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可加糖。
功效: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適用于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暈目眩者。
原料:五味子5克,綠茶3克。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適用于肺虛喘咳、口干、自汗盜汗、神經衰弱者。
原料:五味子5克,人參3克,麥冬3克,花茶3克,冰糖10克。
用法:將上味用300毫升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益氣,養陰生津。適用于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者。
原料:五味子5克,沙參3克,石斛3克,綠茶3克,冰糖10克。
用法:將上味用300毫升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養胃益津。適用于久痢傷津或熱病后傷津者。
原料:山茱萸5克,花茶3克。
用法:將上味用200毫升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抗菌。適用于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遺尿者。
原料:天門冬5克,人參3克,生地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前三味藥的煎煮液350毫升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功效:養陰益氣,潤肺止咳。適用于肺虛咳嗽者。
原料:麥門冬5克,生地3克,綠茶3克。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泡茶飲用。
功效:養陰清熱。適用于熱病煩渴、鼻出血、咽喉不利者。
原料:玉竹5克,沙參3克,麥冬3克,生地3克,綠茶3克,冰糖10克。
用法:將上味用300毫升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益胃生津。適用于咽喉不利者。
原料:蘆根5克,麥門冬3克,綠茶3克。
用法:將上味用250毫升開水沖泡后飲用。可加冰糖。
功效:養陰清熱。適用于煩渴、小便黃、咽喉不利者。
原料:天門冬5克,板藍根3克,綠茶3克。
用法:將上味用250毫升開水沖泡后飲用。可加冰糖。
功效:清熱養陰,解毒。適用于熱病發熱、口煩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