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剛
(如皋市第一中學,江蘇 如皋 226500)
談高中物理學困生的應對策略
許志剛
(如皋市第一中學,江蘇 如皋 226500)
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學困生的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從認知規律,概念教學和習題設置以及評講中教師可以幫助學困生的策略,從而解決學生學物理的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物理學困生;學習情感;認知規律;習題教學;母題功能
高中物理是理科必學的一門學科,但是“物理難學”一直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高校要求選考物理學科的專業占的比例相對較多,高考可選擇的方向比較廣,所以很多學生還是會選擇物理,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學生學習物理很輕松,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物理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應該是需要我們物理教師更多關注的群體.
對于物理概念與規律的理解缺乏深刻性與靈活性,缺乏物理建模的能力,所以物理過程的分析經常不清晰,不知道如何下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他們.
學困生中有的是智力缺乏型,智力水平中等偏下,邏輯思維能力差.有的是能力缺乏性,學習方法不好,解決問題能力差.有的是暫時性的,比如某個章節出現問題引起的一系列反應.更多的一部分是自卑型,由于不斷受到挫折他們對于學好物理存在恐懼感.而學習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學生的興趣、動機和參與熱情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心理學家贊科夫把學習動機、興趣看成內部誘因,他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物理學困生學習的態度較好,投入了不少課余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小,產生了消極的心理,如畏懼、自卑等消極情感,形成惡性循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優秀學生的情感是不需要培養的,會有意或者無意將過多的精力和贊賞給了他們,而對于學困生,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太少,缺乏對他們學習上的困難的理解,以致較少的鼓勵和幫助,甚至是過多的批評.從而使得有的越學越好,有的就逐漸變成了學困生.
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多與學困生交流,了解他們對物理困惑的原因,從情感因素入手,鼓勵他們積極應對困難,誘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他們良好學習情感,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客觀地講,教師教學的起點過高,“一步到位”的教學思路是導致學生“物理難學”的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皮亞杰認為所有人的認知過程都分為感知運算、前運算、具體運算到形式運算四個主要階段,不同的階段有其認知方面的特點,但都是按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發展過來的.有的老師認為講過概念后即用“好題”(難題),甚至是高三模擬題或者高考題來訓練學生,認為這樣的題目才能提高學生能力,直指高考一步到位.其實過早的一步到位只會讓學生炒夾生飯,多次碰壁,減弱物理學習的信心,畏懼物理學習,分化的更快.
新課教學后通過做基礎的、簡單的問題,是一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的.比如說力學問題中分析問題的一般思路,確定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明確狀態,過程分析,應用規律解題;比如加速度,電場強度,電容等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勻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單擺,斜面等物理模型,這些都可以先在容易的題目中反復演練逐漸加深理解,這樣也為解決以后的綜合類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所謂的難題就是所涉及的知識概念多一些,過程多一些,未知量多一些等等,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仍然是我們解題的突破口.所以重視基本概念和規律以及基本方法的教學,可以加強學困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順利跨上臺階,這個過程也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
(3)由簡單到復雜,給學困生一架合適的云梯
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課上對物理概念物理方法的理解大多是被動的,而學生在解答問題時,思維處于一個十分積極的狀態,運用已學的知識方法,分析受力,分析過程,判斷與推理,找各物理量的關系,運動規律解答等活動無疑都是在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有計劃地練習,確實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教師對高中物理習題教學還是有誤區的,認為成績差需要再多做一些題目就會了.尤其是高三的教學,每天都是做一些成套的試卷,這樣目的性不強,針對性不高的做法只是增加一些做過的印象,很難有能力上的提升.特別是經常高難度訓練,會讓學生慢慢產生一種畏難情緒,越來越差,最后就真的變成學困生了.
所以教師在選習題時要針對新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對現階段內容的分析與解讀,重視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知識,提高習題的質量.更要根據現階段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掌握好習題的難度,注意習題的梯度性由簡單到復雜,層層推進,給學困生一架合適的梯子讓他們有更多的成功感,更多的自信.
認真研究試題,我們會發現很多試題看起來確實很新,但是仔細分析無非就是舊酒裝新瓶.這些新題是以課本或高考題作為母題,以類比、擴展、組合、變條件、加情景等方式衍生而出的.所以教師要通過研究學生的錯題,找到錯誤原因,及時將前面做過的類似的題目放在一起對比,鼓勵他們找到這些題目的共同之處,嘗試歸納為典型的共性的問題.并歸納總結考察的知識點、思維方法、解題技巧以及注意事項.這樣的舉三歸一能夠讓學生將很多題目聯系起來,進一步加深認識物理現象、規律、公式,提升學困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評講試題時,教師應充分備課,發現題目的可變性,在原來評講的基礎上進行改編讓學生拓展思維,在變式訓練中舉一反三提升能力.
題目之間是有聯系的,子母題的模式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一種教學意識,這種相互聯系、螺旋上升的組題方式一定是物理學困生分析能力上升的一個契機.
當然物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具有復雜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困難的程度不一,需要細致的分析.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部分學生大多是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學困生的困難也不會一成不變,這也是我們研究學困生的意義所在.教師如果能積極面對學困生,多鼓勵提升他們的信心,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耐心的由簡單到復雜訓練學生的能力,引導他們總結歸納,學困生的學習狀態一定會有所改變.
[1]蔡艷群.淺議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及應對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4(04).
[2]石軼蘭.談談任務式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應用[J].才智,2013(32).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30-0046-02
2017-07-01
許志剛(1981.11-),男,江蘇如皋,中學一級,本科,從事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