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瑋菡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衰退以及消費者需求結構的改變,如何維持和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顯得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外貿民營企業而言。本文通過分析潮汕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為潮汕民營企業的出口貿易之路提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出口貿易;民營企業;潮汕民營企業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7)02-0159-03
一、引言
潮汕指的是地處粵東地區的汕頭市、潮州市和揭陽市。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以及深厚的發展根基,潮汕三市一直是粵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頂梁柱,也是引領粵東經濟前行的領頭羊。在潮汕地區的經濟發展中,民營經濟一直都處于主導地位,占有絕對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以及國際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潮汕民營企業已紛紛加入到國際制造業鏈條中,出口貿易大幅增長。如今,民營企業已占據潮汕出口貿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影響下,民營企業的出口貿易之路正面臨著諸多困難及挑戰。因而,潮汕民營企業應如何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突破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通過分析潮汕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在新經濟形勢下掃清潮汕民營企業出口貿易之路的種種阻礙。
二、現狀
(一)民營企業是潮汕出口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久以來,民營企業一直是潮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潮汕經濟運行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民營企業的影響力也不斷地擴大,特別是出口貿易方面。據汕頭海關統計,2015年,潮汕揭三市的出口貿易總額達1007.3億元,較去年增長10.7%。其中,民營企業的出口貿易額占三市出口貿易總額76.5%,創造770.61億元的貿易額,同比增長20.52%,遠高于三市出口貿易總額的增長率。且在潮汕揭三市中,民營企業的出口貿易額均占各市出口貿易的74%以上,其中揭陽市民營企業占該市出口貿易額比重最高,達79%。此外,2015年揭陽市創造了416.45億元的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33.4%,其中,民營企業出口額為227.93億元,同比增長44.2%,遠高于汕頭市8.9%和潮州市3.8%的增長率。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在潮汕出口貿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潮汕出口貿易增長的特色所在和潛力所在。因而,推動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促進潮汕出口貿易發展的關鍵點。
(二)潮汕外貿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地方傳統產業
潮汕外貿民營企業主要來源于傳統制造業產業,出口的商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據潮汕揭三市的統計年鑒數據表明,2015年,潮汕揭三市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機電、玩具、鞋類、陶瓷以及服裝等傳統產業。在汕頭市的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玩具、服裝的占比最大,分別為25.37%、23.37%和17.39%,其中,玩具類產品在所有出口產品中增長速度最快,達14.1%;揭陽的出口商品則集中在鞋業、服裝業和機電業,這三類商品的貿易額分別占該市出口總額的34.96%、21.82%和16.6%,其中,鞋類和機電類商品的增長率均超過30%,發展速度迅猛;而潮州的出口貿易產業則形成了以陶瓷一家獨大的態勢,僅出口的陶瓷產品貿易額就占了該市總出口貿易額的40.73%。
同時,潮汕三市已建立了多個具有地區特色的民營產業集群和品牌企業群體,對推動三市出口貿易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目前,汕頭市已擁有16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營產業集群,創立了多個省級、國家級、國際級的區域性名牌稱號,擁有“中國玩具禮品城”、“中國針織內衣名鎮”、“中國家居服裝名鎮”等產業品牌。潮州市外貿民企的出口貿易則在“中國瓷都”、“中國食品第一鎮”、“中國烏龍茶之鄉”等地區品牌優勢的推動下,得以更好地發展。目前,潮州市還擁有省級認定的“中國出口名牌”企業21家。此外,近年來,揭陽市形成了“中國塑料時尚鞋之都”、“中國五金基地市”、“亞洲玉都”等區域品牌,民企出口貿易的發展勢頭也不容忽視。
(三)潮汕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的市場格局呈多元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潮汕民營企業出口貿易市場逐漸趨于多元化,形成以“東盟、美國、香港、歐盟(28國)”為主的出口貿易格局。據汕頭海關數據分析,近年來,東盟超越香港成為潮汕民營企業第一貿易伙伴,是潮汕出口貿易的主要增長點。與此同時,外貿民企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愈發密切。2015年,潮州三市對東盟、美國、香港和歐盟這四大經濟體的出口額為235.19億元、155.5億元、99.56億元、134.47億元,分別增長了22.12%,18.41%,-5.87%和18.74%,合計出口額占三市總出口貿易總額62.2%,可以看出,現階段潮汕三市對香港的外貿依靠程度有所降低,與其它發達經濟體的貿易往來更為密切。此外,自中韓自貿協定(FTA)正式生效后,潮汕三市與韓國的貿易也迎來新機遇。2015年,汕頭市、潮州市和揭陽市對韓國的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了26.6%、42.9%和46%,增幅顯著。
二、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產品層次偏低,缺乏核心競爭力
潮汕三市外貿民企出口的產品多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主要包括服裝和紡織品、鞋類、玩具、陶瓷和塑料制品等。這些產品生產制作工藝較為簡單、科技含量偏低,在進軍國際市場中往往處于被動位置,缺乏核心競爭力,極容易被取代。此外,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等國家正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業,這對一些生產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潮汕出口民營企業將造成巨大的沖擊,同時,一些具有傳統優勢的外貿產業目前也面臨更加嚴峻的出口困境。一方面,巴西、土耳其、印度、印尼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正紛紛發展本土陶瓷產業,并建立了較為先進的生產線,這給潮汕陶瓷出口帶來了有力的競爭。另一方面,印尼、越南、泰國等目前已逐漸建成多個世界知名鞋品牌的加工基地。據亞洲鞋業協會多方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大約30%訂單已轉移至東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對于以出口鞋類產品為主的揭陽市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阻礙。
(二)成本壓力加劇,價格競爭力減弱
目前,潮汕外貿民營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不斷攀升,給企業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一方面,由于潮汕外貿民企出口的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因而在進人國際市場上,企業多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采取價格戰,以低廉的產品價格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減少,企業常面臨招工難的困境,特別是在春節前后,這種情況更加嚴峻。此外,雖然近年來,潮汕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有所提高,但相比起廣東珠三角地區,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因而,潮汕地區對于外來務工人員的吸引力也較弱。因而,潮汕外貿民營企業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勞動力匱乏的雙重壓力。另一方面,潮汕外貿民企出口的陶瓷、五金、塑料制品等產品多屬于資源能源消耗型產品。隨著燃氣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企業的生產成本也隨著水漲船高,給企業也帶來不小的壓力。
(三)全球經濟形勢的低迷和貿易保護主義
由于全球經濟的低迷以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增強,潮汕出口貿易也受到了波及。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近年來,潮汕出口貿易額的增長速度已遠遠不及2010年和2011年的增長,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根據2010-2014年汕頭海關統計數據,潮州市2014年進出口總額比2010年減少了4.03億美元,同比下降12.6%,已經連續兩年持負增長態勢。此外,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潮汕外貿民企的出口貿易舉步艱難。2011年,歐盟對產自中國的建材陶瓷征收了73%的懲罰稅。隔年,歐盟又宣布對中國陶瓷廚餐具進行反傾銷調查,導致潮州至少204家民營陶瓷企業被殃及。同時,作為潮汕玩具最大出口市場之一的歐盟,在2013年開始實施《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將明確禁止和限制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從8種增加到85種,使得玩具成分測試成本激增了10%-15%。2015年,歐盟又對生物殺蟲劑(BRP)法規再次進行更新,重新構建歐盟生物殺滅劑產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對須經生物滅殺劑處理的紡織、服裝、鞋類、玩具、機電產品等數10類產品出口造成較大影響,進一步加大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難度。
三、對策
(一)提升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出口形勢,潮汕外貿民營企業應該提高創新意識,提升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經濟常態下,潮汕外貿民企應該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努力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使企業出口的產品從勞動密集型產品轉變為高新技術型產品,將“潮汕制造”打造為“潮汕智造”。另一方面,外貿民企應注重企業的生產模式,加強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機械化、智能化和精細化,向“中國制造2025”模式靠攏。
(二)提高品牌建設的意識,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潮汕外貿民企在出口貿易之路上應清楚認識到企業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完善對品牌建設的全面認識,擴大企業、本土行業的品牌影響力。一方面,對于那些貼牌加工貿易型民營企業,企業應該努力進行轉型升級,創建屬于自己的品牌,努力走上自有技術和自有品牌的發展道路。同時,對于已建成品牌的企業,應該積極參加廣交會等國內外的大型交易會,打響企業品牌的知名度,擴大企業品牌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對于處于傳統優勢產業的外貿民營企業,企業之間應當進行相互合作,尋求共同發展。同行業各企業之間應擰成一股繩,建立行業協會,積極申請注冊集體商品,積極參加各類省級、國家級名牌產品和馳名品牌的評比活動,擴大行業整體的知名度。同時,潮汕外貿民營企業可以聯合三市的力量,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創辦本土優勢產業的交易會,在增強三市企業之間合作的同時,提高產業的影響力。
(三)利用政策條件優勢
在當前新經濟常態下,潮汕外貿民企應當努力抓住機遇,利用政策條件的優勢,尋求更快更好的發展。一方面,在當前積極發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浪潮下,潮汕外貿民營企業可以依托潮州拓林港、汕頭市澄海區的樟林港、汕頭市南澳港等海上絲綢之路港口的優勢,使出口貿易的水上運輸更為便利。此外,積極爭取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展開貿易合作,擴大出口貿易的市場,打造新的出口貿易增長點。另一方面,在國家政府以及各省市級政府頒布的有關扶持和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下,潮汕中小微型的外貿民營企業應該遵循政府單位給予的參考性意見,努力抓住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責任編輯: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