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江
寶寶生病,父母揪心。出現什么情況時該帶孩子上醫院呢?這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美國“父母網”最新載文,就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
美國調查發現,在每年接診的1.15億個急診病例中,4歲及以下兒童患者占10%。最常見病因是呼吸道疾病和發熱,其次是嘔吐和腹瀉。大多數新爸爸、新媽媽最關注的一大問題是:“是否應該帶孩子看急診?”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急診部醫療主任約瑟夫·盧里亞表示,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病情很嚴重而帶孩子看急診,也有些家長對孩子病情判斷不足而延誤就醫時間。兒科專家告誡,過高評估孩子病情會導致不必要的急診病例增加,而過低評估孩子的病情又會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美國兒科急癥醫學委員會成員、密爾沃基兒科醫師馬克·戈雷利克博士表示,孩子出現明顯緊急癥狀時必須立即急救,比如,意識不清、肌膚或嘴唇青紫及嚴重受傷等。但有時候急診癥狀并非那么明顯,此時,家長如果發現以下四種情況,應該考慮帶孩子看急診。
氣管堵塞氣管堵塞會導致孩子窒息。家長應立即采取措施設法清除阻塞物,同時叫人撥打急救電話。

呼吸困難呼吸出現刺耳的嘈雜聲、急促喘息或者出現咕嚕聲,都表明孩子呼吸困難,常見原因是呼吸道感染或哮喘發作。丹佛兒童醫院首席醫學主任醫師瓊·波瑟納博士表示,發現孩子胸口凹陷而腹部蠕動,表明孩子呼吸越來越困難。如果孩子每分鐘持續呼吸次數為60~70次,1歲孩子為每分鐘持續呼吸40次及以上(正常成人為16~20次/分鐘),那么就應該看急診。
循環障礙因創傷導致失血、嘔吐或腹瀉導致脫水,進而影響血流向全身輸送營養。主要癥狀有排尿減少(每天換尿不濕少于兩次)、頭部軟組織處出現凹陷、口腔黏稠、哭泣無淚、黑眼圈、沒精神、面色蒼白和皮膚濕冷。
能力喪失一旦孩子出現意識不清或癲癇發作、走路不穩、肢體僵硬或痙攣、翻白眼或目光呆滯,應立即送急診。小兒熱性驚厥(熱性癲癇)發病率約為5%。孩子低熱通常問題不大,然而持續高熱則應就醫,以排除更嚴重的潛在疾病。
戈雷利克博士表示,包括發熱甚至嘔吐或腹瀉在內的大多數兒童疾病,只要不出現以上四種情況,都不算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