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爭鳴
編寫體育校本教材的四點建議
主持團隊:甘肅省平涼市體育名師團隊
主持人:曹寧子 李昌生
成 員:孫學良 王宗社 郭玲霞 劉小學
特邀嘉賓:張永璟 董 平
研討話題:如何編寫體育校本教材
研討網址:
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0&extra=page%3D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學校開展校本課程既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又可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彰顯學校特色,是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強化、補充、拓展。校本教材作為校本課程的外顯和校本課程實施的載體,能有效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在此,筆者就體育校本教材的編寫提四點建議。
在學校領導的指引和教務處的帶領下,有些教師為了完成編寫校本教材的任務,完全抄襲網絡或相關書籍資料,缺少自創內容,編寫的校本教材質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強,實用價值不高。因此,教師在搜集、查閱有關信息和資料時,要進行篩選、歸納和匯總,立足本校實際,選擇適合本校學生需求的實用的內容。在日常教學、訓練、展示、比賽時保存好照片作為教材中的插圖,既展示該課程取得的豐碩成果,使教材富含本校元素,又有力證明校本教材的可行性,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筆者學校井麗老師創編的校本教材《蓮湘》,是左右手各持一根蓮湘棒進行舞動的一項運動,而網絡上所介紹的幾乎都是右手持蓮湘棒練習的動作說明,井老師在創編教材過程中,既參照了網絡中的動作說明,同時又參考了淮南、湘西、鄂西、黔東北等地區的蓮湘棒動作,吸收其中的動作豐富自己的教材。校本教材中的照片則以本校女生為“模特”,以訓練、課堂練習、展演為主,她們統一扎著兩條羊角辮,穿著校服或艷麗的表演服,手持蓮湘棒歡快地舞動,使教材變得賞心悅目。
通常校本教材是教材內容、教師用書、學生讀本的“三合一”。校本教材對教師和學生要具有可讀性,為便于其他教師實踐操作,學生自學,利于借鑒、推廣和傳承,教材應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切不可繁難復雜。如,籃球校本教材練習的組織形式為了達到新穎、實用、多樣化的效果,可采用照片和圖解相結合的方式,無需大量的文字描述,學生就能明白練習的組織形式。又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首部中小學足球教材,與時俱進,采用3D圖像技術,讓足球的技術和戰術一目了然,方便學生理解。此外,為豐富和拓寬學生的學習資源,可鏈接相關專業網站,鏈接更多更全面的圖片和視頻,以利于學生自學,拓寬學生的視野。
根據校情、學情等具體情況制訂編寫框架,明確指導思想、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等后,要邊實踐邊將教學中可行的內容進行記錄,不斷充實、修改項目和內容。如,球類校本教材的一些戰術配合無需像教科書介紹的那樣面面俱到,只需選取教學中常用的、實踐后可行的、高效的內容,以增強校本教材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校本教材要經過教學反復驗證和檢驗,根據實踐操作后反饋的意見和建議、教學過程的經驗與教訓及本組其他教師的意見,不斷修改和調整校本教材,逐步完善提高。如,校本教材初稿經過課堂教學實踐后,發現評價標準依據學生實際,可以細化或完善,就要對評價部分進行修改,使評價標準更切合實際,更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此外,要注意對編寫的校本教材進行認真、反復校對,避免出現錯別字、常識性錯誤等。最后,請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排版、美化設計、交付印刷形成制作精美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雖不及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核通過的教材那樣規范、嚴謹,但教材的基本元素要齊全。除了主體——教材內容(如,技術動作說明及圖解、動作要點提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步驟、教法和學法建議、教學評價等)之外,還要有封面、主編簡介、序或前言、目錄、附錄、后記、參考文獻、封底等,如果教材由多人參與編寫,還要有編委會主任、編委會副主任、編委會委員、主編、副主編、編寫組成員、美術編輯、編寫說明等。當然還可以充實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內容,如教學計劃、典型教案、教學反思、游戲等。
——張建(江蘇省宿遷市南師附中宿遷分校,2238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