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燕
【摘要】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由于藏族城鎮地區的小學生漢語基礎較差,如何提升藏城鎮族地區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困擾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群文閱讀作為一種高效率的閱讀教學方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已得到推廣,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辟了新的道路。在藏族城鎮地區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藏區學生概括總結信息的能力以及對漢語的理解能力,對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和促進構建體系能力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就群文閱讀對藏族城鎮地區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這一課題,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出發,提出了幾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 小學語文 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98-02
小學群文閱讀是圍繞教學議題來選擇一組文章,教師與學生圍繞者此議題來展開閱讀和集體的建構活動,從而達成閱讀教學的共識[1]。在小學生閱讀課程的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一種簡稱,近幾年來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悄然興起了群文閱讀的教學實踐形式,這種形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單一性的文本閱讀向多文本形式的閱讀模式轉變。
一、小學群文閱讀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的價值
1.增加學生閱讀量
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閱讀量的有效積累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當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依然僅重視教材的教授,導致學生無法達到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閱讀量,因此,教師通過群文閱讀的教學實施,在課程中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本主題相關的書籍和文章,有目的的引導學生拓展自身課外書籍的閱讀數量,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有效的拓寬學生知識層面。
2.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現階段,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為了教學目標的實現,通常會對一篇課程進行慢速度的講授,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速度一直得不到提升。但是在閱讀課程中融入群文閱讀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閱讀速度,同時對小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也有一定的鍛煉。
3.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
在以往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用一節課來講授一篇課文,在過程中忽略了對閱讀方式的培養。而群文閱讀的方式,注重小學生自身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不僅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歸納和分析能力,還能夠有效的豐富其閱讀方式,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小學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1.對課文進行重組,實現縱向的比較
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有多篇經典的文章,教師要加強文章之間的相互聯系,實現一種有效知識的傳輸和遷移,在閱讀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對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進行重組,選擇“串珠成鏈”的方式,將各文章之間的不同進行詳細分析,讓閱讀知識在群體中發揮一種聚合的效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專項訓練。
2.實現課內外文章之間的橫向連接
課程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典型的文章,符合小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特點,但是由于其收錄內容較少,因此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授環節中,注意教材之間的互補,充分的豐富閱讀內容。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中,應當注意這幾點原則:①對課本中同一對象開展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選擇課文主人翁的相關文章與書籍,讓學生更加加深對課文中主人翁的了解。②在對課文同一個作者進行群文閱讀的研究時,可以選擇這一作者不同的作品,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寫作風格的多變性[2],從而提高學生對優秀書籍的欣賞能力。
3.推進課外專題的閱讀,實現整體的聯動
為了最好學生整本群文閱讀的引導,需要教師進行恰當的課外書籍專題閱讀活動,通過合理的引導,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比如進行相關讀物的推薦、課外閱讀欣賞課程設置等等,主要為了培養學生對書籍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結束語
在小學階段的閱讀課程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以來閱讀量的提高,在語文的教學中融入群文閱讀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課堂中增加自身閱讀量,從而有效的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藏族城鎮地區小學語文運用群文閱讀教學,實現了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得藏區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優秀素質。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要結合實際情況,藏族城鎮地區小學語文教師要因地制宜、推陳出新,探索出適合藏區群文閱讀的方法,不斷提升藏區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君.淺論“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J].內江科技,2016,05(02):157-158.
[2]羅良建.群文閱讀:從“在閱讀”到“會閱讀”[J].教育科學論壇,2015,10(1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