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翔
摘 要: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重自然地理與環境藝術之間的關系,在我國有著獨特的地理風貌,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才造就了不同尋常的園藝環境。本文筆者將會針對福建地域自然地理環境對建筑物的影響等內容進行具體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自然地理 環境藝術分析 美學視野 環境藝術設計
引言: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也正是因為地理遼闊所以才具有特殊的氣候和地理位置,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美學視野下的自然環境建設,縱觀福建的建筑物可以發現,有很多地區的建筑物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不僅僅是因為該視野下人們對于自然環境有著更多的青睞,也因為現代化的人們對于地方特色有著非常多的喜愛。福建地處亞熱帶地區,地形主要是以丘陵、砂質土壤為主,并且土壤大多呈現堿性,氣候較為溫和,非常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并且植被多數為常綠闊葉林,這些特殊的地理環境為福建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風格,也為該地區賦予了不一樣的特色。越來越多的美學設計愛好者開始關注自然地區環境對建筑的影響,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不同地區的建筑物會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特性,福建的建筑物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地理特性。如何站在美學的角度去對建筑物進行建設是非常重要的[1]。
1、福建園林藝術的營造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我國地域遼闊,很多地區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和特性,而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分支。園林地處我國東南,有著典型的文化藝術特征和悠久的歷史,解讀園林對于了解、傳承和發揚文化和人文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福建更具有自身的特點,由于具有亞熱帶氣候,所以房屋在建筑的過程中都融入了一些歐式風格的建筑,將一些綠色植被融入到了實際的建筑當中,這樣不僅可以凸顯出福建的地方特色,還能夠更好的彰顯出現代化與原始化的建筑風格。
2、自然環境建筑美學發展與人文景觀的影響
從古至今,人們對于自然都具有敬畏和崇拜的心理,并且注重強調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統一,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國人們已經將古代建筑中的地理環境與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有機的融為一體,并且深受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建筑美學是研究建筑與現實審美關系的一般規律的美學門類,是研究建筑領域中美學問題的科學。古典美學家把建筑列入藝術部類的首位,建筑和繪畫、雕刻合稱為三大造型藝術。這三大藝術有藝術的基本共性,又分別具有本身的個性。
人類在各個歷史階段上所形成的審美標準都是各個歷史時期社會實踐的產物,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審美標準也必然隨著它的發展變化而具有暫時性、相對性。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建筑審美的認識形成過程也不斷更替,這即是人們審美活動的歷史必然。古代建筑千姿百態,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建筑審美價值觀的變遷,建筑審美的標準也必然打上時代的烙印。
福建建筑文化就是在這個深厚的上壤中萌芽、成長,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建筑美學的研究,離不開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傳統的哲學思想是中華古文化的精華。中國古代建筑傳統中所反映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審美意識、文化心理等等,一般都以一定的古代的哲學為基礎,建筑美學更是與哲學渾然一體,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代建筑。
2.1現代建筑美學中 “美”的定義范疇
建筑美學是建筑科學與美學相互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與基本美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表現為特殊與普遍,個別與一般之間的關系。從研究方法來說,上述用于研究基本美學的各分支學科及其研究方法,都可以用來研究建筑美學。建筑學是一門涵蓋內容廣泛的學科,建筑美學除了與基本美學存征看具體與普遍的關系之外,它與其他的具體美學分支,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建筑美學是一門實用美學。按我國美學家的分類,建筑美學屬于科學美學中的實用美學部分,與它相并行的有文藝美學、社會美學、科技美學、裝飾美學、教育美學等。由于建筑學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建筑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因此,無論審美觀念、價值體系、藝術方法,還是評判標準,建筑美學與技術美學均有密不可分的關系[3]。
“建筑美學”的概念經常出現在建筑理論文章中,但對其精確的定義及研究內容,學術界卻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將建筑美學定義為:“建筑美學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美的本質及其規律,分析建筑相關要素之間的審美關系,以研究建筑審美經驗為中心內容,并且探索建筑藝術實踐方法的一門學科。”
2.2日照充足的地理環境與建筑設計
日照充足也是福建所具有的特殊地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建筑物的采光有著很多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面積與建筑美學之間有些時候是互相影響的,所以在實際的設計中,一定要注重那個對建筑美學進行設計,只有既美觀、又實用的建筑設計才會更好的彰顯出自身的價值。對于福建的人們來說,優美的建筑環境設計將會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品質,在現代化的二十一世紀中,充足的日照可以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美學視野下自然地理環境對建筑物的影響至關重要,很多時候建筑設計都不僅僅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美學問題,還應該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地理特色進行完美的結合。而充足的日照也正是福建所具有的特性,在設計建筑物的時候,人們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設計,采取創新式的方法來運用該地區的地理位置。
2.3建筑設計模仿地理景觀
由于模仿地理景觀結構而產生的建筑設計理念,可以分為地理景觀形態的構造模仿、地理景觀形態的意境模仿兩類,所以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人們一定要注重對建筑設計與地理景觀之間的設計。建筑設計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很多時候所設計出來的建筑需要融合很多現代化的創新理念,還應該與當地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環境等進行結合,美學視野下區域地理環境將會更好的吸引人們的眼球。例如現代建筑大師貝律銘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設計,這些設計都充分的展現了地區的地理、地貌。而福建具有很多我國特有的地理特性,在設計建筑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地理環境與位置環境之間的關系,明確美學視野下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對建筑物的影響[4]。
3、福建建筑價值分析
福建有著特有的地理位置,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隨著信息化技術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了自身建筑環境設計的重要性。要想更好的體驗地理環境對建筑物的影響,就應該不斷的融入一些創新式的設計理念,將建筑設計與實際的地理環境充分的結合起來,為推動建筑設計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隨著人們對建筑設計的關注和認識,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建筑設計有著新的認識和理解,只有不斷的運用創新式的設計理念,并且將建筑設計與實際的地理位置融合到一起,這樣不僅會凸顯出我國特有的地域環境,還會更好的凸顯出自然與建筑設計之間的完美融合。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簡單的論述了美學視野下自然地理環境對建筑的影響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只有充分的認識到自然地理與環境建筑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好的凸顯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價值。我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地域遼闊,所具有的自然資源也非常多,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設計內容。所以要想真正的凸顯出福建所具有的建筑特性,就一定要站在美學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建筑,采用創新式的設計理念,將自然地理與建筑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李紅飛.美學在環境設計中的重要性[J].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09):123—132.
[2]尹偉.加強美學在環境設計中的作用[J].美學設計,2014(06):134—139.
[3]李先覺.地理環境中融入美學設計[J].中國工業出版社,2014(06):121—128.
[4]唐天紛.自然地理環境因素與人文環境設計[J].環境與結構設計,2014(06):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