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珍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生的寫作學習是一種將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鍛煉。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字詞進行準確的拿捏,以表達出文章的情感。筆者根據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認為在寫作教學中首先要分析學生的狀態,再根據學生狀態所呈現出來的信息,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的語文寫作進行指導,從小學低年級起就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以長期培養的態度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分析語文寫作教學中小學生的狀態
當前小學生所寫出的內容普遍存在著過度模仿、廢話連篇、照抄照搬等幾個現象,不能嚴格的將所有責任推到學生與教師身上,這并不是雙方想要出現的結果,而是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沒有表達出情感,教師也無法從學生角度體會學生的真實想法,寫作教學工作逐漸被拉得越來越遠,進入了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尷尬狀態。
1、寫作興趣的缺失
在小學教學的所有活動中,興趣是強力的引導條件,語文作文教學也不例外。首先在引導學生寫作興趣的時候,很多語文教師沒有做到充足的準備,沒有認清作文教學與語文教學之間的區別,單純的將作文作為一種與詞匯、句子一樣的使用工具交給學生,沒有注意到作文教學中的情感表達部分與綜合結合部分,沒有在教學的第一時間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對于語文學習沒有清晰的認識,在之后的學習中沒有長期的興趣指導,學生對寫作逐漸產生出恐懼的心理,語文寫作逐漸變成了一項教學活動中的任務,模仿、照抄照搬的作文模式越來越多,學生的工作不是為了學習語文,而是為了完成作業。
2、寫作詞匯量的匱乏
語文的寫作練習是一個貫穿學生整個學生時代的教學活動,寫作在初中、高中語文中同樣占據著重要的比例,所以要將學生的語文寫作過程視為一個長期的過程,分析小學語文寫作學習的同時,也考慮學生整體時代的寫作學習。在這樣的思考角度下,由于小學生的年齡低、閱歷經驗不足等,使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極度缺乏詞匯,所寫出來的內容詞語重復,并且在某些時候不能準確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狀態,還會直接影響學生日后更高水平的寫作學習,預期想象的一種是學生進過長期的寫作培養與經驗教育雙重培養,使學生在中學極端有良好的寫作水平,但是更多的是學生在寫作的初始時候就沒有正確的方向,由于詞匯缺乏形成了定式的思維,日后的寫作依舊圍繞著小學的寫作思維,更多的模仿與借鑒,即便是處于的生活空間中,學生對周圍事物難以發現,依然難以用詞語表達出體驗事物的感覺。
3、寫作想象力的不足
寫作技能在表達情感的同時,更需要充足的想象力來豐富寫作的內容,就小學生而言,并應該具備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寫作應該具備多樣形式。但是由于初始的寫作訓練本身具備一定難度,學生在不熟練掌握的情況,一方面不能情感表達,一方面不了解寫作結構,除完成教師規定的寫作內容之外,寫作的內容不具備活力。在語文教師教學的工作中,由于工作量與學生年齡的關系,教師只能選擇簡單的形式向學生進行教授,并且在語文作文的審批中,教師需要面對大量的作文,沒有辦法逐一細致的觀察學生所寫的內容,更多的是注重作文的開頭、結尾、字跡是否工整等方面,長期下來,內容的質量從教師層面就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隨即在小學生層面中,寫作質量進一步下降,寫作內容不斷的重復,格調趨近于統一,想象力的不足與情感的表達困難直接形成了小學生在作文層面發展的阻礙。
二、提高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的指導
1、增加師生溝通,激發寫作興趣
語文教師不僅是學生語文科目上的教育者,更是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指導者。語文表達需要情感融入其中,所以教師在上課的同時就將會將自己的情感表達與學生,學生會學習到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語文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個人發展。增加師生溝通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的情感,加深學生學習表達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溝通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傾訴,讓學生先在語言上有情感的表達能力,逐漸將這種能力轉化成文字,書寫出來,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在教授語文課程的同時,將學生指引到寫作本來的意義上來。
2、指導寫作方法,樹立寫作結構
在寫作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注重寫作的系統性原則,即寫作技巧與文章的結構性。在寫作技巧的教學上面,由淺入深,以最簡單的方法、示例來教導學生的寫作形式,鼓勵學生在寫作技巧上面的嘗試,在教材要求的基礎上額外的提供輔助性的寫作技巧內容。而在文章結構性方面,嚴格要求學生寫作的邏輯思維,讓學生對作文有整體性的結構認識,直接就可以完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進程,樹立正確的寫作結構觀念,讓作文書寫更有效。
3、讀書寫作結合,培養寫作認識
書寫與閱讀是不可分開的,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需要學生更多的閱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閱讀過程,例如在課文閱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的進行扮演,體驗課文中的人物情感,將閱讀文字與情感相聯系,同時鼓在課后予以學生更多的閱讀條件,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跳出教材與教師在學生閱讀方面的局限性,讓學生填充自己的閱讀量,將讀書與寫作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思維有“輸入”的同時有“輸出”,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認識。
4、提高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寫作
寫作行為不應該是語文教學強制性要求的行為,而是一種文化的傳遞過程。寫作教學在教師正面引導的同時更需要層面引導,所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寫作展示的平臺,例如在活動中添加作文展示,以書寫、內容、描述方式等為參考條件,選取合適的作文作為標準。將寫作轉化成一種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進來,鼓勵學生進行寫作。
總之,教師應積極幫助學生完成寫作技能的鍛煉過程,主動與學生溝通,提高學生情感的表達能力,指導學生真確的寫作結構,并且將讀書與寫作相互結合,從多個角度鼓勵學生寫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為小學生的日后語文寫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