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細化,家政行業無疑就是最好的驗證。以往家政人員往往是技能較低的保姆或鐘點工,行業的不斷進步促使越來越多的高級技能師諸如月嫂、育嬰師、家庭營養師等出現。事實上,家政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旨在保護婦女切身利益為宗旨的婦聯,婦聯組織在家政工作中具有根本性的保障作用,保障婦女權益是婦聯的根本職責,更是婦聯組織的優勢。因此,婦聯組織能夠有效推動家政工作方式的轉型和升級。家政行業的不斷優化和規范化,可以促使越來越多的女性找到自身價值,促進兩性的和諧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 婦聯組織 婦女利益 家政服務 職業化
作者簡介:侯淼,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01
隨著城市化和市場化的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期許即將達成。民眾的物質豐厚程度和生活水平走上了全新的臺階,居民對家庭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高服務要求既為目前的家政服務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歷史機遇。婦女是家政服務工作的主體性力量,家政服務行業的成長有利于緩解婦女的就業壓力,同時有利于滿足日益增長的家政服務需求,促進供需對接和有機互動。習總書記強調,家政服務大有可為,要堅持誠信為本,提高職業化水平,做到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由此可見,婦聯應在提高婦女家政服務規范化和職業化方面下功夫,在提高婦女家政服務質量的同時,保護好婦女的切身利益。黨中央高度重視家政工作,既體現了對婦聯為廣大婦女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期望,更為巾幗家政服務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一、目前我國家政行業所存在的問題
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促進社會勞動分工的核心動力,市場化推進程度越深,全社會的勞動分工便會呈現出更加細化的局面,精細化的分工將帶來高質量的勞動服務。此外,由于長期以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124”家庭數量逐漸上升,照顧老人和小孩的雙重壓力運生了家政服務需求。因此,我國家政服務行業將實現“老行業新發展”的蛻變,迎來歷史發展轉機。從家政公司的數量規模來看,目前注冊的有55萬余家,經過初步統計,累計從業人員數量1600萬人。雖然公司數量和從業人數規模較大,但是行業發展不成熟,行業規范化和專業化程度較低,這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家政行業一般為中介行業問題。市場經濟的確立,使得競爭進一步加劇,由于資金的缺乏、經驗的不足等眾多原因造成了家政行業發展較為緩慢,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以及良好的經營和管理模式成了其發展中的最大問題。家政企業良蕎不齊,整體處于“小、散、低”的階段,家政服務業供給能力不足,從業機構規模普遍偏小等眾多問題無疑不影響了家政行業良性和有序的發展。
第二,家政服務者資質問題。由于工作人員大多來自經濟較為落后的農村婦女,她們也是通過“滾雪球”方式,即通過熟人和熟人之間的介紹進入家政行業。家政公司也只會對其身份、健康狀況進行核準,而對于其是否具備與之相適應的工作能力并未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對于家政人員來說,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以及缺乏與用戶溝通的技巧也會影響了服務質量,以上問題都已然成為阻礙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的瓶頸。
第三,家政服務者權益保障問題。2010年9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明確指出“要促進就業與維護權益相結合,要切實維護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一方面,雇員的權益往往難以得到保障,例如雇主丟失東西、資料等情況。另一方面,當勞動者因工作而造成的傷害時,因工作的時效性,常常面臨被辭退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家政人員的權益問題往往難以保障。
第四,雇傭家庭權益保障問題。風險的不可確定性也會影響雇主的權益,例如北京的“富平事件”。2007年2月北京富平家政服務中心保姆小雷照顧一名2歲的幼兒時孩子從沙發上跌落頭部受傷,小雷在鄰居幫助下將幼兒送到醫院,但是還是未能挽救其生命,雇主起訴富平家政要求賠償100萬元。最后,北京東城區法院以小雷是企業員工為判據,一審判決富平家政賠償52萬余元。諸如此類的風險因行業的特殊性時有發生,在此情況下就必須通過改革尤其是通過商家的經營渠道進行改革,也只有“啃硬骨頭”才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二、婦聯在推進家政行業規范化中的主要做法
全國婦聯原黨組書記黃晴宜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抓好國家政策的貫徹落實,尤其是各級婦聯要主動參與家政服務業、促進就業的協調工作機制、參與地方家政服務業發展規劃、政策措施、行業管理辦法等的制定完善,反映行業發展需求和婦女利益。要大力推進家政服務業的市場化、產業化,堅持市場運作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加強對市場的監督,不斷規范市場。” 婦聯在扶持家政中的做法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婦聯作為準政府機關(雖然名義上為自治組織,但如同村委會一樣,國家權力過渡滲透到自治組織中,自治組織很大程度上承擔著國家職能,變為準行政化的組織),可以及時掌握國家的政策和制度,為行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青島實施的《家政服務規范》是全國首個由婦聯組織提出并起草的地方性文件,規章制度的建立使得政府更為關注家政行業的現狀,并為家政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依據。具體而言:組織培訓;積極解決家政服務人員的困難;優先安置需要幫助的女性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對創建家政公司人員提供就業支持等措施。
第二,擴大輿論的宣傳陣營。父權領導下的社會,女性重新回歸到公共的生活中,就必然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歧視和不公。社會主流意識認為家政就是保姆,這表明人們對其看法有一定的偏見。事實上在日本,例如月護或者老人護理都已經納入到介護保險體系之中;高等教育也不再忌諱“家政”字眼,轉而適應時代開設專項課程,例如吉林農業大學就開設了家政專業。所以婦聯應審時度勢,積極進行輿論宣傳,鼓勵更多的女性參與以促進就業進一步的發展。
第三,開設專項的培訓課程。婦聯將發展家政服務作為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抓手,在開展培訓、推薦就業等方而做了大量切切實實的工作。例如自2009年起江蘇省婦聯上下合力共同打造“好蘇嫂”家政服務品牌,成立職業培訓學校并編印相關培訓教材,在此基礎上設立實體門店127家、培訓家政從業人員達5萬多人次。這些措施為失業婦女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也對全省家政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三、以家政服務業促進婦女就業的對策建議
婦聯作為人民可以信賴依靠的“婦女之家”,由婦聯牽頭成立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指導督促行業協會的完善會更得人心。鑒于行業發展處于起步期,婦聯可以將其工作的重點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改進:
第一,擴大家政服務領域。近幾年,由于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及婦聯工作的不斷推進,家政行業做得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職能不同的雇傭者。利益的多元化導致人民需求的多元化,高級育嬰師、老人陪聊師等一經推出便受到了雇主的歡迎。婦聯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幫助企業審時度勢推出特色服務;對于從事家政人員提供一條龍服務,并通過一些激勵方式促進其自身發展。
第二,打造線上線下O2O電子商務模式。信息化的今天,網站平臺無疑是提高信息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所以推動各級婦聯組織建立“縱向聯動、橫向聯合”的家政服務網絡,線上創建APP、網站、微信平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黑龍江省婦聯在大量調研、征求各方意見基礎上,籌建大興區家政信息平臺,平臺讓雇傭雙方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自身的需要人員,社區O2O閉環一旦形成,理論上行業是沒有天花板壁壘的。
第三,提高家政服務的專業化和規范化。時代的發展也昭示著行業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家政服務人員不再僅限于下崗女工或是“4050”弱勢群體。與此相反,日益呈現出低齡化、細致化的趨勢,因此實現家政服務業的專業化和產業化勢在必行。家政服務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的首要前提是提供婦女就業崗位,通過就業崗位的供給和集中培訓提升服務水平。此外,應在雇主與婦女之間建立簽署勞動協議的制度,通過服務協議的簽訂,建立穩定的考核、獎勵與懲處機制,全方位提升家政服務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水平。
四、結語
在生活水平飛速提升的時代,家政服務質量高低是決定家庭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影響因子。家政服務不僅能夠提升雇主家庭的幸福水平,還能創造就業機會。如今在婦聯和相關部門的扶持和指導下,家政已成了婦女就業的“香餑餑”,巾幗家政服務業的健康發展是離不開婦聯組織的貢獻的,婦聯在推進家政行業規范化中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促使性別意識納入主流意識。中國女性群體數千年在傳統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積弱”狀態,在今天的社會依然有著強大的慣性,所以,女性必須逆流而上以此獲得真正的男女平等。正如恩格斯所言,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大量地、社會規模地參加生產,重新回到公共的社會中去。因此將性別意識納入主流意識是我國女性發展的焦點問題,讓婦女回家的爭議無論從理論上亦或是實踐中都是行不通的。婦聯等有關部門應制定政策、加大宣傳,避免性別歧視在社會中進一步蔓延。
第二,保護雇傭雙方既得利益。關于維護雇傭雙方的利益這方面,廣西省婦聯組織聯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家庭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該意見確保家政公司、家政服務人員及雇主三方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及形成規模以后保障雙方的利益以及安全問題。
第三,促使女性獲得解放。諾貝爾醫學獲得者羅莎琳·斯·耶諾在獲獎時曾說:“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中,婦女的活動范圍只限于家庭小天地,而且人們相信婦女也是只想要在家庭小天地里活動。” 所以在性別歧視依舊嚴峻的今天,女性加強培養自身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也只有這樣才能在雙重社會角色中為自己爭得更多的權益。正如倍倍爾在《婦女與社會主義》中指出:“婦女完全解放、男女完全平等是我們文明發展的目的之一,世界上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止這一目的的實現。”
注釋:
新華網.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實施五大措施發展家庭服務業.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01/c-1250R415.htm.
喬虹.打造巾幗家政品牌 加快推進家政服務健康發展.中國婦女報.2014-03-28.
[美]路易斯·哈伯著. 羅定照譯.科學先驅中的女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117.
[德]倍倍爾.婦女與社會主義.中央編譯林出版社.1995.471.
參考文獻:
[1]李銀河.女性權利的崛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2][美]蘇珊·布朗米勒.女性特質.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3]馬炎.婦聯組織只能定位及其功能的演變軌跡.婦女研究論叢.2009(9).
[4]丁娟、曲雯.婦聯在政府職能轉變中的作用研究.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7).
[5]黃桂霞、陳慧平.婦聯在完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中的作用.婦女研究論叢.2006(12).
[6]桂在泓.婦聯在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