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
摘 要 農村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發展模式,發展速度快且前景廣闊。本文從農村電商的四種模式出發,詳細分析了當前江西農村電商的發展概況以及存在的幾個問題,并以此進一步提出了江西農村電商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 江西農村電商;發展問題;挖掘潛力;因地制宜;多元產品結構
當前農村電商正處于急速的發展中,這一背景下的農村電商可以根據商品流向總結為如下四種模式:輸出型模式、輸入型模式、雙向輸出型模式及網狀模式。
在輸出型模式中,商品的流向為從農村流向城鎮,商品的類型主要為地方特產農副產品,特產手工業制品,服務類產品等,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連接貿易。例如,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后,專門成立農村淘寶事業部,在全國范圍內與地方政府合作招聘農村淘寶合伙人,并進行相關培訓,幫助農村電商輸出型模式的完善。此種模式下,大多數產品的交易由線下轉為線上,對本地原有的生產及貿易產生了沖擊,但與此同時,此種沖擊對農村原有的生產結構也產生的有利的影響。
與輸出型模式相對,輸入型模式中商品由城鎮流向農村。此種模式需要完善的物流,支付等相應配套設備。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都曾推出此種模式下的經營措施,農村淘寶的基本做法是:與地方政府合作,在縣域層面建立公共服務中心,政府提供宣傳、財務、場地、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公共服務中心配備阿里縣域小二,負責區域內農村淘寶的管理、業務拓展以及村淘合伙人的考核;在村一級層面建立農村淘寶服務站點,主要職能是網上交易的代賣代購和快遞的代收代發,主要盈利點是每一單的傭金提成,此外,村淘合伙人也負責當地農特產品的網上銷售。京東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可以概括為“雙線發展,渠道下沉”。所謂“雙線發展”指的是京東縣級服務中心和京東幫服務站同時推進:京東縣級服務中心系原有的京東配送站改建升級而來,以京東自營為主,負責京東平臺上除大家電以外的商品的營銷、配送和展示等業務,同時招募和培訓京東鄉村推廣員,開拓農村市場;京東幫服務站則采用加盟合作的方式運作,負責京東平臺上大家電的配送、安裝、維修和營銷。
雙向輸出模式是目前使用最多,范圍最廣的農村電商模式。是一種將工業商品、服務、信息等快速輸送到農村,農產品,勞動力,農業信息等輸送到城市的雙向供需模式,形成一個閉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現金流”的循環系統。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實現雙向的商品流動。
此三種電商模式依托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商品交易,以個體對個體的交易為主。而在網狀模式中,農村的商品輸出以批量采購為基礎,構建本地化的電子商務平臺。在縣域層面利用互聯網構建圍繞本地流通體系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幫助本地流通業態實現信息化轉型升級,需求和資源等優先在縣域內部進行滿足和配置。縣域互聯網自生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源配置模式,各地縣域合伙人負責在各自區域內的資源配置,對區域內的網點拓展、倉儲配置、人事管理、發展規劃等擁有獨立的決策權。整個淘實惠系統是一個分散決策的自我協作體。從出生基因來看,多數縣域合伙人是當地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它們本身就是多年深耕當地流通市場的資深本土企業,并不依附于第三方電商平臺。接下來,本文將從江西農村電商發展發展概況,存在問題及其發展建議三方面來詳細分析。
一、發展概況
中國電商發展的前沿省份是江、浙、滬和廣東等地,但江西電子商務的發展近年來也備受關注。江西省政府十分注重電商產業,積極引導電商發展,在出臺的政策文件中,不僅明確了全省電商發展思路,還從政策方面對電商發展予以扶持。明確將電商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后,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若干意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若干措施》等5個政策文件,建立了由20多個省直有關單位組成的推進電商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江西省商務廳全力推動示范體系創建,加快電商應用普及,促進企業利用電商拓展市場;江西省財政 2015 年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電商和物流發展;江西省發改委推進該省電商示范城市建設,江西省農業廳啟動農村電商體系建設,團省委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及啟動互聯網創業大賽等各項工作全面進行。
根據江西省商務廳最新統計數據:2014 年,江西電商交易額達到 1385 億元,增長110.6%;2015 年前三季度,江西省電商交易額 2120.6 億元,增長 136.5%,占該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較 2014 年同期提升約 5 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迅猛發展勢頭;2015 年,江西省全省高達 2 871.4 億元,實現了連續三年的翻番增長。在各界的努力下,江西電商產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農村電商走在全國前列,去年全省涉農電商銷售額達 184.35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163.36%。由于看好江西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前景,阿里巴巴、蘇寧易購、京東商城等國內知名電商巨頭紛紛搶灘江西,而淘寶江西館由于推出萬年貢米、黃酸、竹筒酸菜等江西特色農產品,在幫助解決江西一些農產品銷售難的同時,其業務也發展迅猛。全省60%以上的縣(市、區)都建立了電商產業園,各地都擁有電商創業孵化基地。根據《2015 年中國城市電商發展指數報告》,江西南昌、景德鎮、新余三市入圍百強榜單。雖然江西目前的電商發展與發達地區還存在差距,但在政策的帶動和推進下鼓勵創業、積極提供平臺,發展后勁尚足。
通過政策促進、示范帶動、推廣應用、加強培訓等一系列舉措,目前,江西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度明顯提高,全省形成了十幾個電商產業聚集區。在電商規??焖僭鲩L的同時,一批江西本土創新型第三方電商平臺也脫穎而出,實現了平臺綜合服務能力與行業影響力的全面提升。江西省不斷加快培育電商龍頭企業,幫助做大做強;加快中小電商企業孵化,使中小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迅速成長;加快發展各類電子商務主體,不斷壯大電商隊伍;建平臺,積極創造電商發展條件。電商在江西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態勢,在結合了地區特點的同時,創造了“電子商務+革命老區扶貧”的江西經驗,涌現出一批電商示范基地和重點企業。該省 11 個設區市電商交易額 2015 年全部突破百億元,22 個縣獲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數量全國居首。截至 2015 年 10 月,江西電商應用企業約 7600 余家,個體戶網店 5.8 萬余家,電商直接從業人員近 30 萬人,初步形成電商產業聚集區 60 余個。江西還在大力培育電商龍頭企業、領軍人物及電商品牌,指導各市、縣結合當地優勢找準發展電商的重點,培育一批“電商村”、龍頭企業,挖掘一批電商領軍,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保持良好態勢。
二、存在問題
1.江西經濟落后,農村電商市場小且發展緩慢
江西省作為中國中部省份,經濟較為落后,居民消費能力相對于發達地區較弱,農產品消費多以傳統方式為主,群眾電商意識不強,農村電商市場小,發展速度慢。
2.物流體系不完善,物流配送欠佳
物流是電商的支撐力量。江西省經濟發展落后,部分地方交通落后,物流網絡不發達,造成了農村電商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難題當前除了郵政物流以外,大多數的物流公司只能覆蓋到縣或者鎮一級,鎮下面的鄉村無法達,即便郵政物流,有些地方也只送到縣鎮一級一些偏遠地區,更是由于公路鐵路等不便利,直接被物流公司排除在外,于是就出現了有些農民即便有產品,有電商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農民生產出了產品,卻無法通過物流運送出去,農村電商依然還是不能順利進行。
3.產品鏈短,同質化現象明顯
江西農村電商多以銷售農產品為主,產品鏈較短,知名度低,影響力較小,且同一地區產品種類大致相同,競爭激烈。以贛南臍橙為例,贛州市引種臍橙有 20 多年的歷史,特別是20世紀 90 年代以后,臍橙栽培更是迅猛發展,到目前為止,贛州全市種植面積已達 10 萬公頃,市場趨于飽和,且相互之間競爭激烈。當地電商幾乎全部銷售臍橙,各家間競相壓價,而且價值鏈很短,很少有臍橙加工品,如果汁等,因此同質化十分明顯,既不利于臍橙電商市場的擴大,也不利于自身臍橙產業的長足發展。
4.電商人才缺口大
江西電商人才缺乏是其發展的重要瓶頸。第一當前江西農村中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缺乏文化和網絡學習基礎,一部分人不識字,一部分人即便識字也不能很好地運用現代網絡技術,給農村電商推廣帶來一定的困難。第二江西省電子商務培訓機構較少,培訓體系不完善,成員規模較小。第三由于農村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原因,一些懂得電子商務技術的專業人和管理人員不愿意到農村去,農村本身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條件有限,這就使得農村電商人才嚴重匱乏。
三、發展建議
針對江西農村電商現狀下存在的市場小且發展緩慢、物流體系不完善、產品鏈短等問題,根據實地調查研究和資料整理,提出以下針對性發展建議。
1.深入挖掘農村電商市場發展潛力。相比較于城市而言,農村市場相對狹小,主要是收入不高導致消費能力不夠強是根本原因,常年在農村居住的人口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由于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現狀之下處于深刻的變革轉型期,國家每年的紅頭文件必然和三農問題掛鉤,國家日益重視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大中城市的發展潛力遠沒有農村來的長遠,加之人們日益重視喧囂中的安靜享受和干凈清新的環境,就地城鎮化的趨勢和潮流已然勢不可擋,農村不似古老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那般封閉自首,外來的信息和科技帶來的便利讓老人和孩子至少不會排斥電商的存在。這些因素都在方方面面深刻的證明了農村電商市場的潛力巨大,電商一開始就隨著農村就地城鎮化的發展步伐,根據當地的特色和人們特殊的需求,深刻挖掘本地可以對外發展的商品和服務以及用電商平臺滿足當地人們對新鮮簡便商品服務的需求。
2.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特色物流。農村基本以可達性強的公路為主要的交通線。以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新篁鄉為例,一般物流只能派送到縣一級(郵政除外),如果要到鄉村一級,可以由每日的鄉村至縣城的班車代為運輸,每個快遞加收幾元的運費方式。隨著訂單量加大和農村道路的修繕,專門一日一次或者兩次的不區分何種快遞的物流方式逐漸興起。而對于其他農村,此種方式可以被模仿,但是更重要的是根據當地特色發展相應的物流,注重可達性。
3.多元化產品進入結構。對當地而言,特有的優勢和農產品容易造成單一化,但是需求永遠是多元的。隨著農村人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不再是滿足于基本生存的需求,而逐漸追求生活水平的提升。多元化的結構將是滿足農村人民需求的未來發展方向,電商模式提前預備多元的選擇,是必然的要求。
4.鼓勵籍貫為當地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大城市對畢業生的壓力不言而喻,家鄉是根,也是一個發展空間極大的地方,幫助大學生看到家鄉的商機,是解決人才不足問題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