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洋

【摘 要】 目的 探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病患收治時間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間,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病患40例,對照組給予藥物保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指標變化情況與治療結果分析。結果 ①觀察組治療后的炎性因子指標與對照組相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腸道恢復通氣時間、腹痛緩解時間、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常規保守治療后,還需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能夠促使其臨床癥狀得以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胰膽管造影術 內鏡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是因膽道疾病所誘發的胰腺炎,如果患者未能夠及時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便可演變為重癥胰腺炎,對其生命構成威脅[1]。以往一般給予保守治療,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內鏡技術被應用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治療中,尤其是內鏡胰膽管造影術的治療效果顯著。本文主要分析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的效果,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病患為研究對象,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間)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病患40例,對照組給予藥物保守治療,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年齡在30至79歲間,平均(43.29±7.45)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齡在31至79歲間,平均(44.85±7.19)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藥物保守治療?;颊呷朐汉螅o予常規的補充水電解質、胃腸減壓、禁食等治療,并利用抗生素抗感染,對胰酶活性、胰腺分泌進行抑制。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保守治療與對照組一致,并采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術前行碘過敏試驗,并指導患者接受凝血全套、血常規檢查,對咽部進行麻醉,經常規造影,確定膽總管結石位置,行標準EST,若結石于壺腹部嵌頓,則需利用針狀刀將乳頭預切開,給予籃網取石操作,若結石不大,則可直接實施取石操作,如果結石較大,則需通過碎石機碎石后,將結石取出。術后放置鼻膽管引流,每天利用抗生素加生理鹽水對患者的鼻膽管進行沖洗,每日2次。當患者病情改善后,給予鼻膽管造影檢查,觀察是否有殘余結石,若不存在殘余結石,便可將鼻膽管拔除,如果殘余結石難以排除,則需再次實施取石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炎癥因子指標變化情況與治療結果分析,所有數據由護理人員記錄,并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經統計軟件(SPSS15.0)分析數據結果,計數資料利用X2檢驗表檢驗,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表檢驗,P<0.05表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標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標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炎性因子指標明顯改善,與對照組相較有較大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的治療結果分析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腸道恢復通氣時間、腹痛緩解時間、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屬于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腹脹、惡心、嘔吐、急性腹痛等,經實驗室檢查,可觀察到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增加,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增高[2]。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未能夠及時接受治療,則可誘發多種并發癥,例如假性囊腫、胰腺膿腫等,甚至可能導致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對其生命構成威脅[3]。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必須盡早接受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被應用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治療中,這種手術治療方式能夠將梗阻迅速接觸,促使患者病情得以緩解。有數據資料表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總有效率約為90%。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采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后,患者的住院時間、腸道恢復通氣時間、腹痛緩解時間、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且炎性因子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這表明這種治療方式能夠促進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好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宇.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診療中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的應用[J]. 中外醫療,2014,03(33):53-54.
[2]謝子英,趙亞剛,孫大勇.逆行胰膽管造影治療急性膽源性胰腺炎134例分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1,25(01):78-79.
[3]張國強,占強.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治療老年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臨床療效和費用分析[J].臨床薈萃,2011,15(15):132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