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文章選擇以淘寶C2C電子商務模式中合理可行的稅收征管體系構建作為依據,提出了對基于淘寶網模式我國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完整對策:明確C2C模式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原則、加強我國稅收征管體系建設等,以促進我國C2C電子商務和稅收征管體系共同健康協調發展,為我國C2C電子商務行業提供完善的稅收征管體系理論參考。
關鍵詞:C2C模式;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建議;淘寶網
鑒于C2C電子商務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日趨擴大,并在各方面均已進入了成熟期,因此具備了征稅的條件。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在充分借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同時本著稅收公平的理念,應盡快完善C2C模式網上交易的稅收制度,從而充分運用稅收政策調節、激勵與扶持我國C2C電子商務的良好發展。
1 明確C2C模式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原則
(一)遵循稅收應稅原則
應稅原則的遵循是出于對商品交易市場公平發展的考慮,使C2C電子商務和其它各類商品交易或服務活動一樣處于相同的稅負和稅收條件,從而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平等、良性的競爭。C2C模式的電子商務其實質也是一種商業交易活動,只是針對傳統模式或其他如B2B、B2C等電子商務模式,C2C只是基于網絡信息化技術下的個人對個人的商品交易或者服務貿易,但它同時也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活動,具有商業貿易活動的本質屬性。作為我國經濟的組成部分,C2C電子商務應當遵循應稅原則,即應將C2C模式電子商務和其他形式的貿易活動一并納入征管體系,履行相應納稅義務。
(二)遵循稅收基本原則
一是稅收法定原則。法定原則要求對C2C電子商務進行稅收征收的前提是必須有明確清晰的法律法規,而且征收行政行為必須同樣有明確的依據。這一原則要求適時對我國的稅收法律制度進行修訂,增加C2C電子商務稅收的相關內容和體系,從而使得C2C電子商務稅收有據可查、有法可依。二是遵循稅法公平原則。即無論稅收立法、稅收執法以及稅收司法,都必須在支持和鼓勵C2C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同時,在稅收方面應當根據C2C電子商務交易主體的經濟條件、交易方式等情況公平對待,不能因為經營形式的不同使得實質相似的經營主體處于明顯不一的稅負環境中,以保證市場經濟的公平。三是遵循稅法中性原則。即盡可能的通過對現行稅制的修訂與完善從而適用和規范電子商務的涉稅問題。雖然C2C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快且每年都在成倍的增長,并成為電子商務中重要的經營模式。因此,在保護和鼓勵C2C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進行稅收征管的規范就必須堅持稅法的中性原則。
(三)遵循稅收優惠原則
就目前來看,相當一部分淘寶商家是弱勢群體包括下崗、失業、殘疾人、大學生等賴以生存的飯碗和創業的機會,因此有必要在考慮對其進行征稅時應當與其它模式的商務稅收存在一定的優惠,即遵循稅收優惠原則。稅務部門在制定C2C相關稅收政策時有必要考慮騰留一部分稅收優惠的空間。早在我國頒布《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提出,相應職能部門應對電子商務交易中的稅收優惠政策予以明確,加強電子商務稅費管理,可見我國對C2C模式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給予照顧態度。同時從可稅性理論與稅收優惠的關系可以得出,電子商務是我們國家鼓勵發展的對象,而C2C模式的經營主體納稅能力具有一定差異。因此稅務部門應本著稅收優惠的原則,在做好前期調研和仔細論證后,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C2C電子商務稅收優惠政策。
2 加強我國稅收征管體系建設
(一)C2C模式電子商務征稅稅種的確定
C2C電子商務涉及歸國家稅務總局征收的大稅種為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按照先行暫行條例,淘寶網平臺中的銷售標的多為有形動產類商品,即增值稅的征收范圍,而涉及勞務服務的標的為營業稅征收范圍。考慮到以下幾點筆者建議在流轉稅上直接放棄營業稅只采用增值稅:第一,增值稅是國際通行稅種,營業稅在一定程度上是過度稅種;第二,國家稅務總局自2012年底開始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行動,計劃在今后數年內逐步以增值稅替代營業稅;第三,增值稅征管中有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之分,在征管實務中更加靈活。綜上,鑒于發達國家和地區經驗和保持稅收制度的完整連貫性需要,建議相關部門應結合現有的稅制,采用增值稅進行稅收征收,采用增值稅的最低稅率征收相應的稅額,并考慮
在其納稅義務人進項稅抵扣環節根據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分予以區別對待。個人網店性質和個體工商戶最為接近,即便形成一定規模后不管是靠向合伙企業還是公司性質,在個人所得稅稅種上應該說不存在爭議,因為符合我國境內有住所等條件的個人在境內有所得即征個人所得稅。在稅務機關核定成本利潤的情況下,筆者建議以實際操作中對個體工商戶的附征形對C2C式征收個人所得稅,附征率通常在1%到2%之間。在確定主要稅種后消費稅、城市建設維護稅等附加小稅種便可以相應開征。
(二)構建完整的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體系
1.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登記制度是對C2C電子商務實施征管的最重要先決條件,只有在確定了納稅主體后,后續的一系列措施才可開展。基于目前C2C市場近乎零登記的現狀,稅務機關有必要在現有的稅務登記法規中加入關于C2C個人賣家的登記義務條款。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對于按法定要求已經進行
稅務登記的傳統企業或個人另建有網站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都必須向稅務機關申報網址、電子郵箱號碼等上網資料,并在其網站主頁面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網頁醒目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者其營業執照的電子鏈接標識,以C2C電子商務賣家的登記地點所在的當地稅務機關為稅收征轄范圍。不執行的除給予經濟處罰外,還可以申請有關部門關閉其網站。二是要加強與電子商務平臺等部門的合作。2010年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中已對網店實名制有了明確規定,從而較好的解決了虛擬空間條件下網絡商品(服務)經營者主體資格真實性的識別問題。因此基于網絡實名制的政策法規下,稅務機關可以加強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合作。鑒于當前C2C電子商務經營戶大多屬于工商、稅務雙無證戶,可以委托淘寶等幾個C2C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進行信息集中和代為登記。
2.采用小規模網店定額方式征收。筆者建議對C2C市場中新進入、交易量小、信譽低的小規模網店可以采用定額征收方式,比照現有測算指標加以修訂完善。對實體店的定額測算通常以行業、營業地段、經營面積、品牌檔次、從業人數等指標進行綜合測算。對于網店而言地段、面積等指標須替換成信譽度、網頁訪問量、月銷售數量等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該店營業狀況的新指標。實體店個體戶月營業額20000元是起征點,對于C2C可以在相應的定額尺度上放寬,讓一批尚未走上經營正軌的小規模網店處于起征點以下的免稅區間。對于夠上起征點的經營者,以小規模納稅人3%的增值稅率和目前實際操作中最低個人所得稅1%的附征率以及附加稅,可以將綜合稅負在控制在5%以內。對于納稅人而言,定額征收方式只需要在扣稅賬戶中存進不少于每月應繳稅款的金額即可,對會計管理和申報納稅的要求幾乎沒有,相當于節約了網店的人力財務成本。上述定額方案使得稅務機關可以在C2C稅收征收工作的初期按照寬稅基、低稅負的思路實施推進。
3.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稅收代扣代繳。目前在電子商務交易領域,第三方支付平臺已占領了支付領域的主導地位,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和業務應用領域的廣泛拓展,在人們日常交易行為中使用越來越頻繁,甚至已經開始涉足銀行業理財業務。C2C電子商務運營商為買家和賣家提供了網上虛擬商場的交易平臺,而第三方支付平臺成為其中的交易資金流轉的中樞神經。它不僅可以準確地記錄所有C2C交易的信息數據,并且使得網絡平臺提供者具備相當可觀的資金控制能力。在這種支付模式下,電子商務的運營商完全可以承擔稅款的代扣代繳義務。因此稅務機關可以針對C2C電子商務的特點實行電子繳稅中的第三方代扣代繳方式,并和淘寶等C2C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安裝和整體的稅收網上征管系統對接的自動繳稅軟件系統。電子商務運營商可以先確定C2C個人商戶納稅主體的性質,然后在交易
中通過第三方支付中介就實現由交易系統自動計算包含應納稅款的貨款,當達到每月申報期限后,由運營商利用電子系統累積當月應納稅額實施自動代扣代繳,在C2C賣家賬戶余額充足的情況下直接劃入稅收征管系統,余額不足的情況下產生相應欠稅數據。
4.設立電子商務專用發票。作為交易活動形式之一的C2C電子商務,同樣應在交易時開具適用于網絡貿易的專用電子發票。我國早在2005年分布的《電子簽名法》就賦予數據電子簽名法律效力。稅務機關應充分在該法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C2C模式在內的各類電子商務交易的電子發票。同時在法律層面上對于電子發票應在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中確立其明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并以此作為核定納稅的基礎。技術層面上,為防止電子發票被隨意修改和轉移使用,稅務機關應對電子發票進行固定內容的預填,并對電子發票進行在線認證,以防止其被偽造。對已經完成并開具發票的電子交易,應對其所開具的發票進行授權加密技術。在電子發票的使用管理上,應制定針對于電子發票的申請、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等相應的制度,明確電子發票應由稅務機關統一發售,C2C電子商務商家可以在線領購、開具,并有防偽系統,支持電子簽名等功能。同時在政策面上,我國政府應該建立起全國聯網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從而實現稅收征管的監控功能。
5.實行稅收優惠差別對待。對于C2C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優惠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對于規模較小、營業額較低或剛進入的個人網店,按照上述所提到的遵循稅收優惠原則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或者部分期限內免稅,從而為其提供一個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鼓勵其不斷壯大。而當其營業額達到一定數額時,再進行稅務登記證和工商許可證,這樣既不會打擊一般用戶的開店熱情,又能保證稅款不會大量流失。二是根據C2C電子商務實際發展的階段現狀,實施不固定有期限的稅收優惠政策:比照現實環境的減免稅政策,對于技術軟件開發、數據研發等這類政策按高新技術產業給予稅收優惠的政策;對于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或必需的產品實行低稅率甚至部分免稅;通過實名制的操作對弱勢群體比照國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從而為C2C電子商務中部分有需要的店家群體提供一個寬松的稅收環境,并帶動信息技術、電子科技、物流運輸和各類實體制造生產企業良好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也正真體現了我國稅收征管的市場調節和引導功能,最終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協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凌啟節.網絡購物稅收征管的探討.中國證券期貨[J].2011,(4).
[2]李臻穎,陳力銘.C2C模式下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制度研究.物流技術[J].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