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消防部隊的實戰化訓練,是根據消防部隊遂行作戰任務需要,以適應新形勢下各類火災撲救和災害處置,提高部隊戰斗力為根本的貼近實戰的訓練。是提高消防部隊戰斗力,提升指揮員技戰術水平,通過火災現場模擬和災害事故還原為背景的訓練模式。實戰化訓練的開展是發揮消防部隊最大戰斗力、達到人裝最佳結合,避免官兵作戰傷亡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實戰化 滅火救援 訓練 對策 認識
近年來,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作戰對象不斷發生變化,執勤裝備也在不斷淘汰更新,老化的練兵模式存在的弊端日益凸顯,部隊官兵在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及演練中出現官兵傷亡的案例呈明顯上升趨勢。各地按照部消防局的部署安排,加快完善基地訓練設施,強化各級指戰員的培訓,大力推進實戰化訓練工作,全面規范部隊滅火救援行動,初步實現了訓戰一體化、組訓基地化和考評實戰化的目標,練兵氛圍日益濃厚,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但是,在作戰行動中指戰員素質能力不足、訓練作風不實、實戰化訓練保障不夠有力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一、當前實戰化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指揮員素質仍存在差距。近年來,隨著干部管理、選拔、培養、培訓等措施日趨完善,基層指揮員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規化建設軌道,大大改善了基層指揮員隊伍的素質結構,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思想認識程式化。當前執勤訓練工作,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練為看”“練為考”的傾向。這些問題蒙蔽了基層官兵的眼睛,考什么就練什么,占據了一些人的頭腦,最終損害的是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提升。
(三)工作重點不明確。盡管部隊各級把執勤訓練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來抓,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都不由自主地把主要精力放到部隊各項達標建設和各類考核評比上,同時文山會海和隔三差五的督查檢查仍然影響基層中隊的訓練工作,訓練時間難以保證,訓練質量得不到提高。基層中隊往往是顧此失彼,工作難以齊頭并進,正規的訓練秩序難以有效建立。
(四)技術理論研究不夠。當前,基層部隊對器材裝備的理論學習不夠,大部分官兵僅僅停留于會使用、會操作,但裝備的技術能全然不知;對轄區重點場所的研究也沒有深入,只停留于知道在哪里,是干什么的,對其運營情況、整個流程、容易發生火災的部位全然不知,缺乏對轄區事故災害特點的深入研究,很少開展諸如高溫、有毒、缺氧、泄漏、倒塌或爆炸等復雜情況下的實戰演練和合成訓練,訓練的可變性、協同性和廣泛性不強,對實戰化訓練的理論支撐不強。
(五)保障支撐還不夠有力。模擬訓練設施不足。從目前情況看,模擬訓練設施缺乏,不能涵蓋本地災害事故類型,無法滿足真煙、真火等訓練條件,缺乏具備實戰訓練功能的設施。由此導致基于基地化和模擬化的實戰訓練難以開展,制約了部隊戰斗力的提升。訓練時間、人員得不到保障。
二、提升實戰化訓練效果的幾點認識
(一)強化戰訓人才培養這個關鍵點?;鶎又笓]員作為實戰化訓練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對于實戰化訓練能否取得實效具有決定性作用。努力提升基層消防中隊指揮員組訓能力,是新時期基層消防中隊實戰化訓練取得突破的關鍵。1、要配齊配強基層中隊指揮員。2、要完善戰訓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3、要建立健全人才保留機制。
(二)抓好全員參訓這個出發點。當前基層中隊滅火救援的主體是士官和義務兵隊伍,也包括一些政府專職消防員,他們作為滅火救援攻堅組隊員,主要側重專項技術和攻堅手段的豐富,但是基層的指揮員、戰斗員,要開展什么類型的實戰化訓練,達到什么程度,沒有系統的參考指標的現狀,當前首要任務是把“實戰化訓練”的概念和思路細化為具體方案。同時建立“訓、戰、考、賽”四位一體的考評體系和標準,改變以往單純“卡時間、比速度”的成績評定模式,注重考分工、考程序、考戰術、考協同、考安全,以此引領基層部隊平時練分工、練指揮、練協同、練戰術。
(三)在實現隊伍規范化管理上明顯提升。實戰化組訓中始終堅持從嚴治警的方針,以正規化建設標準為抓手,嚴格落實正規化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量化考評規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督查方式,抓規范管理求精細,抓作風養成求蛻變。實行了層級管理,上下聯動監督,狠抓作風養成建設,堅持落實以會議管、以督促改,從交接班、操課、點名、警容風紀組織檢查等規范程序和養成抓起,增強了自覺意識、遵守意識和榮譽意識,達到了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訓練方法及組織實施的實戰化。消防部隊的滅火救援訓練,要建立科學訓練制度和正規的訓練秩序,依法治訓、科學施訓。基層中隊通過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明確階段性訓練目標和達標的具體方法、步驟及要求,加大監督和考核力度,嚴格考評標準。按統一的火場組織和指揮規范科學訓練,根據不同類型火災,調動相應裝備,依托實際的指揮通訊系統,從指揮、協調、控制 、通訊等各層面全方位施訓,從而達到實戰指揮和模擬訓練相結合的全新訓練模式。糾正和根治隨意改變訓練計劃,隨意減免訓練科目, 隨意占用訓練時間,隨意降低訓練標準的做法,使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現象得到根本好轉。
(五)夯實訓練保障這個支撐點。實戰證明,先進的、強有力的裝備能生成戰斗力,沒有先進的技術裝備,滅火救援將事倍功半,甚至付出慘痛代價。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火災形勢和救援現場,技術裝備上的優勢體現的十分明顯。因此,配齊配強先進的訓練設施和器材裝備并熟練掌握其性能,是提升部隊實戰訓練效能,最終提高部隊滅火救援戰斗力的有力支撐。
結論:
“實戰化”來源于實戰,也必須根植于實戰,從實戰中總結出來,同時也要回歸實戰、貼近實戰,不能讓“實戰化”在建設的過程中變了味,不能僅僅用訓練的標準來看“實戰化”建設問題,而是要用打仗的標準,從難從嚴要求訓練,在整個建設的過程中帶動水源、六熟悉等一系列基礎工作的開展,做足滅火救援準備,為打大仗、打惡仗奠定堅實的基礎,“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保ㄓ杏谩皩崙稹眮砼囵B官兵的憂患意識,用“實戰”來激發戰斗力的生成,保持消防部隊旺盛的生命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