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雪蓮
摘 要 破產是企業經營進程的最終環節,破產清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有很多區別,這就需要會計人員針對破產清算中的要點進行思考,本文針對破產清算會計對象和要素、破產清算會計核算前提、破產清算會計原則三個方面做了簡單論述,討論了破產清算中的一些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 破產清算;會計;問題
破產清算會計作為一個重要的會計體系,隨著破產公司的不斷增多而進入人們的視野。破產清算會計就是針對公司在破產清算過程中的會計核算,依法依規按照會計制度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不給不法分子非法獲利的機會。破產清算會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會計工作,在進行破產清算的過程中,公司經營狀態已經改變,不再是過去那種常規化的經營。這就要求破產清算會計人員有較高的職業水平,在清算過程中恪守自己的職責,才能更好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命,讓公司在最后階段中標準合法地走完。
一、破產清算會計的對象和要素
1.破產清算會計的對象是企業資金
破產清算的企業在清算期間的資金運動是在清算期間的企業資產評估、變現、清償、分配等活動中所發生的所有資金活動。部分觀點認為企業走到破產清算的地步,那么對其資金處理措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本人認為,在破產清算過程中,企業還沒有徹底停止運轉,破產清算企業要對企業資產進行變現清償,這時候破產清算企業的資金運動就是將財產變現,再將現金用于債務清償,在破產清算得到的資金清償完畢之后,資金就退出破產企業,破產企業的資金運動到這里徹底結束,不再進入一輪循環。破產清算階段和企業持續經營階段相比的特征在于:破產清算的程序是不可逆的,破產清算會計針對企業的破產清算負責,而不對企業的其他運作負責,這就要求破產清算會計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工作。破產清算會計完成了對企業破產清算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自己的職責,在工作形式上不是一個鏈條,而只是一種具體的措施;破產清算會計的另一特點是高效性,破產清算會計要求一次性完成,清算完成后不能對企業今后的工作產生影響,這就要求破產清算會計有著很高的效率,不能拖延。
2.破產清算的會計要素
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下,會計準則中規定了六大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收入、所有者權益、費用、利潤。但破產清算已經沒有了持續經營這一前提,各種會計信息處于哪一種范圍,會計準則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當前我國對清算過程中的會計要素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破產清算過程中的會計要素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清算收入、清算費用、清算損益六大類;第二種觀點認為企業清算過程中的特點是以清算目標為基礎建立的,破產企業清算過程中的會計要素有清算資產、清算負債、清算凈權益、清算損失、清算收益。本人認為第一種觀點的理解更為全面,當今的企業破產清算過程中大都按照六大會計要素進行計量,這就要求破產清算過程中的會計要素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1]。
二、破產清算會計核算的前提
1.會計假設中的會計主體
一般情況下,會計假設中的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核算的對象,會計主體的范圍很廣,不同類型的公司都可以作為會計核算的主體,破產清算是會計工作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為破產企業提供清算工作的一種會計類型,在會計清算的工作中要充分考慮到會計要素對工作的影響,破產清算會計要根據會計的特點來為破產企業制定科學的清算方案,清算過程要求清算人員有專業的會計知識和熟練的會計經驗。
會計主體的特征有:①實在性:會計主體首先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這種實體存在最常見的就是公司的形式。破產清算會計在會計核算中要認準會計主體,以會計主體為服務對象。清算過程的會計核算要以清算主體為服務對象,做出的會計核算都要以服務清算為目的,這樣才不會讓會計假設成為一紙空談,從而幫助企業完成破產清算。②可行性:破產清算會計在進行會計主體假設時要具有可行性。所作出的會計判斷要切實可行。破產清算時公司將面臨清算,因此會計要認準進行核算考慮,考慮可行性時候要思考會計假設能否在公司中運用,進行會計假設盡量選擇處于良好經營下的公司進行參考,這樣才不會將制定出的會計工作脫離實際。③執行性:破產清算會計已經做好了多項工作,但如果服務對象沒有做好執行,破產清算中的會計假設沒有得到落實,那么清算工作將不會有任何效果。在選擇會計的服務對象時候,要考慮到公司的執行力,只有執行力強的公司才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幫組清算組落實清算內容,如果服務對象認為已經是破產了,沒有必要配合好會計人員,那么這樣的清算項目將是困難重重的,清算會計要考慮到是否值得去為一家企業做破產清算。
2.停止正常經營假設和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的假設是人為企業能夠維持良好的經營,從而以此為企業將來的發展制定規劃。破產清算會計是在企業停止正常經營活動的前提之下的,會計核算要以此為前提為企業進行制度建設,企業在這一過程中要聽從破產清算會計的建議來完成本單位的制度管理。
3.清算期間假設持續經營下的會計期間
清算期間要以持續經營下的會計期間為基礎來劃分企業的會計期間,這樣的劃分方便賬目結算和成本分配,還利于報表編制。一家企業在進行破產清算的過程中,沒有可以列報的經營成果,不需要進行分期時間性假設。破產清算會計的期間就是破產清算日到企業破產清算程序結束日,因此破產清算會計有即時性的特征,破產清算期間大長度取決于破產清算程序實施的長度。
4.貨幣計量假設
貨幣計量是會計最基本的假設,無論企業處于什么樣的經營狀態,貨幣計量都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持續經營狀態下的貨幣計量假設包含了幣值穩定的假設,在破產清算過程中雖然依然適用貨幣計量原則,但幣值穩定的假設不再適用[2]。
三、破產清算的會計原則
1.收付實現制
《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為了使企業不同會計期間的經營狀況得到區分,企業必須按照權責發生制來核算。行政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一般使用收付實現制來進行核算。權責發生制和收復實現制的核算有著很大的差別。權責發生制記賬時,凡屬于本期的收益和費用,無論款項是否到賬都進行會計處理;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及時當期款項到賬也不能進行會計處理。
2.采取現行成本
破產清算會計采用現行成本原則,而財務會計使用歷史成本原則,這是破產清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區別。破產清算會計是在企業清算之后對企業進行重新記賬,它的基本原則就是將企業的財產全部變現,因此成本選擇現行成本。
3.劃分清算費用和非清算費用
企業開始清算之后,會計核算內容和正常經營過程中的核算內容出入巨大,核算的核心不再是企業的經營而是債務的清償,因此這一過程中不會產生資本性支出,再加上這一過程中企業的會計分期不嚴格,因此原來意義上的配比已經不再適用。破產清算會計的重點在于區分清算費用和非清算費用。雖然沒有對清算收入和清算費用進行嚴格的配比,但需要對清算費用和非清算費用進行嚴格的配比,因為清算費用的本質是一種共益性費用,共同服務于債務人和債權人,而非清算費用是一種非共益性費用,因此要嚴格區分,避免人為地擴大非清算費用給債權人權益造成影響[3]。
四、結語
綜上所述,破產清算會計只有遵守破產清算的原則,才能在清算過程中為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都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就要求進行破產清算會計的工作者對企業破產清算深入思考,加大對破產清算會計的研究,使破產清算過程中的多方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李筱筱.論企業破產清算會計[J].現代商貿工業,2016,05:120-121.
[2]李艷玲.關于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 16:206+195.
[3]吳士忠.關于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當代經濟,2011,24: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