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摘 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主要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擺脫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保障。本文首先介紹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內容邏輯體系構建,接著探討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方法,然后分析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應具備的條件。
關鍵詞:工作過程;企業管理;教學
近幾年來,關于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一直是各大高職院校的重點。其改革主要包含兩點,一是課程改革,二是教學模式改革。高職院校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過硬的職業能力。要引導學生會學習,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提倡教師與學生互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指導學生正確進行學習。實踐證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為解決高職企業管理教學中長期存在的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原理工作實踐等問題提供了可借鑒的理論指導和教學范式。
1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內容邏輯體系構建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其教學內容離不開專業的知識和實踐過程,但是不僅僅按照學科和學科自身的邏輯體系進行構建,而是根據學生的職業生涯開展規劃,使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階段性范疇與界定。最初的職業教育是先教授專業知識,再進行專業實踐。以工作工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則突破了這樣的框架,更強調工作過程,將這一過程中的各項任務作為知識的載體,構建教學內容。
2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專業的技能和專業的職業素養。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更加側重行動導向。作為一種指導思想,行動導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不是指某種教學方法。行動導向首先側重項目學習。這種學習形式主要是組織學生形成小組,進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計劃的制定和任務的開展,并對工作成果進行評價。
第一,認知實習法。側重提升學生對管理的認知,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了解企業管理的過程和性質,使學生對其有一個最初的認識框架。通過參觀,學生可以親自體會到企業管理的方式,工作的具體內容。認知實習法需要通過認知完成一系列實習課程,這樣就需要教師將這一步驟安排在開課后的第二或者第三節課,請企業介紹其管理系統和管理經驗,加深學生的認知。
第二,案例教學法。根據教學的目的和培養的目標,教師要根據現有的教學內容,結合企業管理的案例,對學生開展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側重實踐,為學生打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企業管理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要充分備課,精心選擇好設計案例,在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案例進行獨立分析,討論,撰寫成分析報告,教師要予以認真的評價。最后,教師要對案例進行綜合的評價和分析,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第三,組織學生參加創業競賽。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到相關的創業競賽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學生必須要經過充分的準備,通過制定計劃和目標,學生可以有針對性開展學習,對學習充滿興趣,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在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還可以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第四,沙盤模擬實踐教學。該方式主要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模擬管理團隊,圍繞與培訓主題相關的經營活動,采用沙盤的形式進行模擬操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先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再集中討論,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確保教學順利開展。
3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應具備的條件
3.1 教學設備和環境滿足教學需要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側重實踐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必要的實訓場所、設備、教室都要一應俱全,這也是滿足職業活動導向教學的需要。
3.2 培養“雙師型”教師
以工作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對教師提供了更好的要求。第一,教師要有耐心和責任感,對學生負責,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心里需求,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第二,了解企業運作的情況,這樣才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到目標要方法是否相適應,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是否超過學生能力范圍之外。第三,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確定每一名學習都要得到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學生一旦遇到困難,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使其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第四,對教學工作進行評估和檢查,檢查教學是否有質量,有成效。這樣看來,“雙師型”教師培養勢在必行。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受到學校機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量和能力。為了提升教學質量,需要不斷以“雙師型”標準去要求各位教師,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是高職企業管理情境教學成功的有效保障。
3.3 適合我國國情和學生日后工作環境的案例體系
據了解,我國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基本會到規模中型或者小型的企業中去就業,而畢業生所學的知識與企業的需求卻不相適應。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盲目,直接將西方教學方法拿來就用,沒有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中國企業對畢業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案例教學時,教師選擇案例多偏向國外著名企業案例。而且這些案例多在雜志、網絡上搜集,沒有進行系統的整理,直接就用。這對于現代高職畢業生而言,很顯然是不適用的,因為他們所在公司多為民營企業,以中小型居多,環境與著名的公司有很大差別,一些學習的知識并不適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這對于學生很不利。因此,教師在開展企業管理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更加大眾化的企業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不要過分標新立異。企業的案例要盡量以國內的企業為主,尤其是中小型企業。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開展高職企業管理教學,要逐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教學案例體系。結合工作過程為導向,使我國企業管理教學改革得以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沈思遠.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探討[J].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66-67.
[2]朱俊宏.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本科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3]時云峰. 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09.
[4]劉曉寧.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企業管理教學探討[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3260.
[5]徐廣.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設計改革——以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為例[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0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