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昭華

【摘 要】 目的:分析封閉式負壓吸引在皮膚或軟組織缺損的四肢創傷中的治療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于皮膚或軟組織缺損引起的四肢創傷的9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和封閉式持續負壓吸引方式進行治療,對治療作用進行分析。結果:治療組的治療優勢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的2期創面處理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皮膚或軟組織缺損的四肢創傷患者應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方式進行治療,其優勢明顯,能減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封閉式負壓吸引 軟組織缺損 四肢創傷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attraction in the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of limbs trauma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in this study choice in January 2014 - April 2016 our hospital caused by skin or soft tissue defect of limbs trauma, 91 cases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herapy and treatment in the form of closed continuous pressure suction to analys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advantag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2) wound treatment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 cost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 data comparison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of limbs trauma application enclosed pressure suction way treatment, its obvious advantages, can 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nclosed pressure suction; Soft tissue defect; Limb trauma
皮膚和軟組織缺損是當前臨床研究中常見的癥狀,通常是由于高能量創傷引起的,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對患者自身有嚴重的影響,甚至伴有血管、肌腱損傷等癥狀,由于創面滲出比較多,容易早期感染。傳統的治療方式以清創和避免感染治療為主,治療時間比較長,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衍生其他不良反應,增加治療難度。封閉式負壓吸引方式能避免出現感染癥狀,治療效果比較突出,為了分析封閉式負壓吸引在皮膚或軟組織缺損的四肢創傷中的治療效果,選擇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于皮膚或軟組織缺損引起的四肢創傷的9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和封閉式持續負壓吸引方式進行治療,對治療作用進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于皮膚或軟組織缺損引起的四肢創傷的9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5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齡在21-60歲,平均年齡(35.2±1.8)歲。治療組46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在22-62歲,平均年齡(36.9±2.9)歲。兩組患者年齡在年齡和性別等常規性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1.2 治療方式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給予傷口清創治療,清除壞死組織,對損傷部位進行縫合。感染性創面進行擴創,進行藥敏檢查。對創面需要掌握無張力縮小范圍,進行常規換藥,敷料采用無菌紗布,清創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注意觀察肉芽組織生長情況,肉芽組織豐滿后進行創面植皮術[1]。
治療組進行封閉式負壓吸引治療,選擇敷料,裁剪和創面大小形狀相對應的敷料,如果不夠裁剪可以采用拼接的方式,完成后將敷料置入創面,采用止血鉗進行填塞,再將其邊緣和周圍正常皮膚縫合固定。引流管經皮下戳口引出皮膚,采用卷甲酸乙酯薄膜進行密封,術后硅膠引流管連接負壓瓶,負壓瓶連接中心負壓,觀察連接負壓后的Vacu-seal泡沫明顯收縮變硬,引流管液體引出后保持通暢。最后觀察創面肉芽生長情況,游離植皮后進行修復[2]。
1.3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不存在不良反應,創面分泌物減少,植皮完全成活。有效:不良反應減少,植皮存活率提升。無效:創面存在感染癥狀。總有效率指的是顯效和有效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當 P<0.05 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和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68.9%和89.1%,治療組的治療優勢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一:
2.2 兩組患者的2期創面處理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的2期創面處理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二:
3 討論
皮膚或軟組織缺損的四肢創傷對患者自身有嚴重的影響,針對其特殊性,在臨床研究中必須從具體情況入手,按照治療要求進行。大面積創傷會存在微循環障礙、組織水腫的癥狀,可能引起并發感染的情況,因此在臨床研究中必須對創面進行清理,等到肉芽組織生長到一定程度后進行移植。此類治療方式治療時間長,容易出現感染的現象,隨著臨床醫療衛生技術的不斷發展,封閉式負壓吸引治療形式優勢明顯[3]。
在治療階段能促進軟組織愈合,減少組織水腫,促進局部微循環。由于創傷可能出現其他炎癥,需要為肉芽組織提供基礎條件,避免組織液滲出,抑制細菌增殖。此外由于半透生物薄膜能起到明顯的阻止作用,使創面和外界隔離,組織感染率降低。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掌握注意事項,在泡沫覆蓋敷料前,對患處進行清理,尤其是感染創面,必須清創到正常組織,必要時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創傷性軟組織對患者應激性比較大,要給予營養支持,維持電解質平衡。掌握患者適應癥狀和禁忌癥,合理治療[4]。
治療組的治療優勢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的2期創面處理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皮膚或者軟組織缺損的四肢損傷患者應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方式進行治療,其優勢明顯[5]。
綜上所述,封閉式負壓吸引在治療四肢損傷中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對其滿意率比較高,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譚健韶,馮宗權,張毅,張建平.封閉式負壓吸引在四肢創傷中的應用[J].臨床骨科雜志,2005,12(03):229-230.
[2]潘華,何大川.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在治療骨科創傷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02(09):97-98.
[3]趙衛,張繼榮,周艷菲.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1,12(21):4420-4421.
[4]彭朝陽,山付彥,李宇飛.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治療腹部創傷及感染創面的療效研究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02(20)20:4-6.
[5]楊曉明,蔣衛平,韋冰丹,黃永棟,甘坤寧,周豎平,劉建偉.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臨床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02(19):1556-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