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究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間接收的50例腹股溝疝患者,根據其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效果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后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2%低于對照組28%,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具有操作簡單,臨床效果好的特點,并且減少患者并發癥情況,故值得在臨床中借鑒和使用。
【關鍵詞】 無張力修補手術 成人腹股溝疝 治療效果
腹股溝疝是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患者在出現該病癥后常見的治療方法就是進行手術,但常規的治療方法常常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影響,從而不利于手術后恢復[1],無張力修補手術是近年來臨床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它能減少對患者的創傷,并且能夠促進患者較好的恢復,但是臨床對于其認識并不全面,有學者認為其不利于患者恢復[2],因而本次我們選取我院50例腹股溝疝患者,分組后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旨在觀察兩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將詳細情況進行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08年10月到2015年10月間接收的50例腹股溝疝患者,根據其入院的先后順序將5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3例,年齡33.5-67.5歲,平均年齡53.25±4.25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2例,年齡33-66.5歲,平均年齡54.35±4.45歲,兩組患者均同意參見本次研究并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麻醉,然后將皮膚切開將精索分離,沿著精索一直到恥骨結節處后對患者疝囊進行游離,高位結扎后對疝囊進行離斷,對患者進行檢查,確認檢查無誤后對傷口進行清潔縫合。觀察組采用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基礎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即對患者進行麻醉后,依次由皮膚向內切開,至疝囊處同樣進行高位結扎,將補片進行置入,位置應該在精索的后方,確認放置完成后將補片下方縫合,并進行相應的固定,并將斜肌腱向上進行牽引,后將補片上方進行縫合,并同時對患者傷口進行清潔。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后和并發癥情況,并將兩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2%低于對照組28%,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2。
3 討論
腹股溝疝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該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腹腔內臟器在腹溝股區出現突出的現象,目前臨床中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進行手術,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同時也面臨這較大的生活壓力,多種原因綜合作用導致近年來臨床中出現的腹股溝疝患者數量出現明顯增加的趨勢,并且患者的癥狀也更加復雜,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我們治療的難度[3]。而進行無張力修補術能從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不足[4]。
本次我們選取我院50例腹股溝疝患者,分組后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手術后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2%低于對照組28%,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無張力修補手術治療效果好于傳統手術,因為傳統的手術方法就是直接進行牽拉和縫合,對于患者的造成的創傷較大,且在手術后容易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從而不利于患者的恢復,無張力修補術就是對患者進行疝囊處修補,不會產生與人體不協調的張力,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動,從而更利于患者恢復,我們的這一研究結果與相關報道基本一致[5, 6]。
綜上所述,采用修補、無張力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輕、術后復發率低、治療成人腹股溝疝具有操作簡單,臨床效果好的特點,并且減少患者并發癥情況,故值得在臨床中借鑒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健,岳健偉. 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張力修補腹股溝疝的手術效果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 2013(28): 168, 169.
[2] 陳銳森. 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中的應用比較[J].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 2011, 32(4): 434-436.
[3] 駱菊英,張麗潔,羅慶玲. 臨床護理路徑在單側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3, 11(8): 687-689.
[4] 周凌陽,陳倫寬,陳侃松,等. 三種不同腹股溝疝手術修補方案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對照探究[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4): 619-622.
[5] 趙磊,劉春慶. 善釋D10補片前入路微創化手術修補腹股溝疝臨床體會(附118例報告)[J].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2(4): 955-957.
[6] 李林海. 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張力修補腹股溝疝手術效果研究[J].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4(10): 34, 35.
作者簡介
馬永文 男 1963年12月 回族 貴州平壩 主治醫師 主要從事;普外科